大力发展军民融合是维护国家主权_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案(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学案

历史:  专题二 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学案(人民版必修一)
复习:1840年以来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并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几次战争的画面。)
通过预习及学习应掌握: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时间        结果                                   
意义                         。
2、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和           都力图向中国 新疆扩张势力,竟相勾结和支持         政权,企图利用它来达到期支解中国新疆的目的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方针是“         ,           ”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是在       年。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年
★关于伊梨问题解决的背景是由于左宗棠在      建立了抗俄军事事基地,由         
出使俄国具体交涉伊犁问题。终于在1881年双方签订了《            》,中国收回伊犁,
但沙俄割去了中国西部约        平方公里的领土。
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黄海海战中,清军中涌现出的著名爱国将士有:海军提督         ,致远号管带     
经远号管带          靖远号管带        。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根本原因是             
★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爱国志士       和         领导的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     
  并肩作战,在台湾由    到    英勇抗击日军。通过《            》,清政府将台湾割
  让给日本。此后台湾在日本统治下整50年,直到       年回归祖国。1234
4、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发生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义和团是      和       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1899年发动起义的领导人物是  
      。而清政府派         任山东巡抚,血腥镇压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                                                  
主观原因是:                                                      。
根本原因是:领导者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应得出的基本认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思考题:如何正确看待“扶清灭洋”这个口号?(提示:应一分为二来分析)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内容标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知识与能力: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 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1234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 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 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 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
■教学过程: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
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
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
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导入新课。
    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
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
●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
    2、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3、经过:(略)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慨。
    4、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 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 、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竟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 新疆的工具。
                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3、收复伊犁: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
           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4、新疆设立行省:1884年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234
   1、黄海海战: 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发生于1894年9月
●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海战经过:由学生自己阅读后,形成感性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甲午海战》的片段,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军民的大无畏精神,重点应让学生掌握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结果: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引导学生分析书上的图表,说明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是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但舰船损失程度大体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而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可以设问全军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结合书上的地图去理解,最后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设问:为什么会兴起?)
  1、 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
运动中心转移原因 :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
发展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清政府对义和团 被迫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
● 义和团发展表现:
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尤其是清政府对外宣战,           标志着义和团运动到达了顶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此处可设问: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
●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这里可以稍加拓展)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阴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
☆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
最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基本的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课后思考: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这个口号?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975.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