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_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1949年召开的讨论成立新中国问题并通过《共同纲领》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答案:d
解析:《共同纲领》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的。
2.如图所示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与发展的里程碑之一。这项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                 b.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
c.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                 d.xx年政协会议召开
答案:b
解析:1949年新政协召开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3.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c.全国政协的成立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答案:a
解析:注意审查题干中的关键词“民主政治建设”和时间限定,用排除法,应选a项。
4.(xx山东济南实验中学高三考试,12)下图是为纪念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在当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其发行年代应该是(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答案:c
解析:一届人大1954年召开,“当年”发行,答案为c项。
5.与西方相比,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    )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西方国家实行两党制,但一个执政党一个在野党,相互攻击与竞争。中国则是中共为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相互平等、团结、合作。
6.下列叙述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不相关的是(    )
a.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c.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d.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答案:b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xx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不相关。12
7.(xx山东威海质量检测,5)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答案:b
解析:一届人大召开于1954年,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8.下列关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其受到破坏
c.《共同纲领》曾起代行宪法的作用
d.利于调动各阶级、阶层的参政议政热情
答案:d
解析: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而非“各阶级、阶层”。
9.最早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早作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更加明确。
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1)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2)以上制度最具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是哪一个?简述其形成及发展过程。该制度建设有何意义?
(3)我国有几个省级自治区?试列举(至少三个)。
参考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过程:1949年新政协召开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形成;1949—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前,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大职能;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该制度遭到破坏,“文革”期间政协工作瘫痪;“文革”结束后该制度恢复,1982年中共又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3)5个。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内蒙古(其中任意三个即可)。
解析:该题属于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依据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955.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