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_第十二课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复习内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对中国的危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及对中国的危害
复习重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复习难点: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内容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自主学习:
一、 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          后,蓄谋侵华。
        导火线:朝鲜爆发         
2.过程:
    爆发:    年      海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清军陆战失利,退出      。
    黄海战役:中方损失略大,但           。        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     ,              日军控制黄海       权。
    进攻中国:日军进攻      半岛和      半岛,占领      、      等地;      年初日军攻占        ,          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      年4月被迫签订《          》。
       (1)割:                                                                 
    内 (2)赔:                                                                 
容 (3)开:                                                                  1234567
       (4)允:                                                                 
    影响:使中国的      和      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                  大大加深。
      巨额赔款                                                                   
      新通商口岸                                                                 
      允许投资设厂                                                               
      刺激列强的侵略野心,列强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战争引发列强          ,使中国          加深,           日益高涨。1234567
1.背景      年打着“          ”的        运动在      地区形成高潮。
        列强借口镇压            ,发动侵华战争。
2.过程:
(1)爆发:    年6月,                        八国联合发动战争,由    向      进犯。
(2)顽强阻击:        和清军      官兵在      和      英勇抗击侵略者。
(3)攻陷北京:    年7月,        率领八国联军占领      ,8月攻陷      。
(4)妥协投降:        携        西逃,并命令清军镇压        ,部署与侵略者“      ”。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
  内容:(1)赔:                                                                
       (2)设:                                                                
       (3)拆:                                                                 1234567
       (4)惩:                                                                
       (5)改:                                                                
  影响:(1)巨额赔款                                                            
       (2)“          ”成为列强侵华的          。
       (3)清朝腹地      至        地区置于列强          之下。
       (4)列强通过      加强了对          的控制。
       (5)清政府成为            统治中国的      。
       (6)标志着中国      陷入                     的境地。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
材料1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
这个规定对日本最大的经济作用是:
材料2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1234567
这篇檄文反映的史实是:

材料3 1995年4月,中国台湾百人团来到日本,在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举行纪念会,说《马关条约》让台湾脱离中国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
①材料2和材料3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②试结合《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及当代史实,谈谈你对材料3的认识。

2.写出以下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①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_______________
③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____________
④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____________
⑤ “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 ____________
⑥“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____________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中华民族不畏列强进行艰苦的抗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重大侵华战争?战后同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哪些主要条约?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请列举四例说明中华民族的抗争主要有哪些。这些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3).这段历史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在今天的和平时代,我们应该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有哪些?

知识检测: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2、《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通商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d.设立总理衙门
3、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反应是
a. 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提时事”四字
b.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
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5、《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1234567
6、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7、在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下列条约全部含有赔款项的是(  )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虎门条约》、《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8、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9、《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0、《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11、“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2、“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知识拓展: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在19 世纪70年代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但也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世纪晚期后,西方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1)、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1234567
(2)、经济上: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 自然经济 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3)、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提出了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
(4)、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5)、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其二,经济上出现了办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653.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