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24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课程标准】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课标解读】

把握欧共体出现的原因、过程、一体化的表现;把握欧盟的成立背景、过程、特点和影响。注意欧共体虽不是本部分的主体,但应注意作为背景知识全面把握。

【考试大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知识梳理】

一、背景

1.可能性:欧洲有着共同的            和              。

2.可能性:

①近代以来,各国                 连绵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地位一落千丈,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②美、苏以欧洲为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二、过程

1.建立(1952--1967):欧洲共同体

(1)经过:

①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              ,1952年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

②1967年,                、                 和                 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结果:欧共体经济走向一体化

①1968年,              建立,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②1968年,欧共体               基本得到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成员国农业的发展,为欧共体实施更多共同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

③1985年,欧共体提出建立            ,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1993年,正式开始运作。

2.深化(1967--1993):欧盟成立

(1)背景: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

(2)进程:

①1991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了《                 》,将欧共体改名为           。1234567

②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具有                   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

③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        ,        年1月1日正式启用。从而使欧洲一体化成为                        的进程。

3.扩大(1993—今):成员国增加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欧盟经过几次扩大,成员国不断增加,到xx年已达    个。

、意义

1.欧洲一体化符合               和             的利益。促进了欧盟各国的发展。

    2.欧洲一体化反映了20世纪下半期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它改变了             ,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3.欧元的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的发展。

【知识拓展】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世界经济关系格局呈现的特点、趋势产生的原因和趋势之间的关系

(1)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特点: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关系: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经济区域集团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验和条件,并加强了全球经济的依赖关系;③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全球化;④总之,两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并行发展。

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第一,渐入“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与严酷现实中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

第二,二战后,美国、苏联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只有联合,才能重新树立欧洲的新形象。

第三,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存在着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才能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四,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走进高考

例1. (08北京卷,2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①经济一体化发展②政治联合加强③法德实现和平④民族矛盾消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34567

解析:a。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理解能力。二战结束后,西欧国家在面对美苏争霸所带来的威胁,为了求得自身的安全,不受美苏争霸所带来的影响,加强了联合。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但不可能消除西欧国家间的民族分歧和矛盾,所以④表述错误,应排除。

例2.(xx年广东文基,35)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①对付苏联威胁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③抵消美国优势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考查基础知识,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对付苏联的威胁和抵消美国的优势。②④的说法明显错误。

例3.(xx年广东单科,23)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解析:b。1960年代,西欧国家复兴,法国拥有原子弹,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这对原来的两极格局是一个冲击。

4(xx年上海卷)欧元是当前欧洲许多国家的新货币。它的发行与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4分)

问题:

(1)欧元的发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即

                    。其前身是在西欧“共同市场”基

础上建立的                。

(2)简述欧洲一体化的内容及其演进趋势。

(3)这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欧洲联盟(或欧盟);欧洲共同体(或欧共体)

(2)内容: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统一大市场.货币一体化.经济政治双重实体。趋势:从规模上看,不断扩大,从最初的6国发展到现在的25国;从内容上看,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3)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加强它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推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主要是因为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各国逐渐消除意识形态的差异     d.各国政治经济利益趋于一致

2.下列哪一件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           b.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1234567

c.欧洲联盟的成立                      d.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

3.欧盟总部设在

a.巴黎           b.伦敦              c.布鲁塞尔          d.罗马

4.看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的英文名是euro

b.欧元的设计特点是多门窗、走廊和桥梁的图案

c.其象征意义是欧盟成员国开放、团结与协作的精神

d.欧元的启用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5.下列关于欧共体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b.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集团

c.有效的遏制了一些大国对本地区的经济渗透  d.有利于增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6.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非政府的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7.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1988年5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xx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货币。”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8--10题

8.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①经济区域化进一步发展②欧盟各国的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③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强④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9.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得以出现的根源在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知识经济的发展                      d.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10.欧元的启动对这一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  b.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

c.有效的保护了区域经济的独立发展      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11.(xx上海历史,13)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1234567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12.(xx上海历史,32)右下图为欧盟驻华使团设计的一张题为“祝欧盟生日快乐”的贺卡。这一设计的寓

意是

 a.今年正逢欧盟成立50周年大庆

 b.招财进宝是民间祈福的一种习俗

 c.用中国民俗表达对欧盟繁荣的期盼

d.欧盟的生日恰好是中国农历金猪年

13.读上面《欧洲共同体》图,哪两个国家关系的

和解为欧洲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4.下列有关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而成立的    

b.是美苏“冷战”的直接产物

      c.推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            

d.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15.xx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种种所占比重(%)

    

材料二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增长率(%)

     

    材料三  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它的基本内容是共同市场和共同的经济政策形成,核心是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确

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

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

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xx年,又同意接受匈牙利等10个中欧国家入盟。

——关绍纪、陈庆军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纲要》

回答:

(1)通过材料一分析,与二战前相比,战后西欧和美国在经济实力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这一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发生了怎样变化?

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罗马条约》相比内容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4)通过以上美国、欧洲实力的变化对你有哪些启示?(4分)

17.对欧盟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欧洲人中有不同看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xx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xx年的近10万亿美元。1234567

                      国际在线xx年05月30日

材料二  在日前上海欧洲学会举办的“世界经济现状、前景与挑战”研讨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德国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勒教授发表了专题演讲,认为世界经济发展已进入不确定时代,东亚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新的独立增长中心。------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xx年后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指出,西欧经济的增长率仍将低于美国,这是因为欧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过去对西欧统一会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期望值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欧元启动后欧元区的出口也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德国的结构改革比较迟缓,影响了欧洲经济的表现。欧盟东扩对欧洲经济影响不会很大,因为欧盟与东欧早有协议,东欧产品可以进入欧盟国家市场,所以东欧国家入盟后较之以前几乎没有差别,区别只在于它们是法律上的欧盟成员还是事实上的欧盟成员。

                                     《国际金融报》(xx年10月30日第四版)

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中,持乐观和怀疑态度者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请依据材料扼要阐述。

(2)请依据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欧盟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

24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bccdb   6―10 bccba     11—15  ccabc     

二、非选择题

16 . (20分)答案要点:

(1)(8分)

变化: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居世界垄断地位;(或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或西欧各国实力严重下降,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膨胀)(2分)

原因:二战中西欧各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二战后西欧各国失去广大殖民地;美国的经济在战争中未受到破坏,并利用战争大发横财:充分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新兴工业。(4分)

影响: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或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美苏势力均势的基础之上,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2分)

(2)(4分)

变化:美国经济发展速度下降,除英国外西欧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2分)变化:西欧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或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上三足鼎立的一足。(2分)

(3)(4分)

变化:从经济上的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合作。(2分)

意义: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形成;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4)(4分)

和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注意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与交流。(4分)(注:答案只要符合史实、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7. (1)①乐观者。态度: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理由:经济增速、人均产值和经济总量都有很大提升。②怀疑者。态度:xx年后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对欧盟未来经济发展前景不能抱有大的幻想。理由:西欧经济的增长率仍将低于美国;欧元区的出口增长没有达到预期;欧盟东扩不会给欧洲带来较大的市场。1234567

(2)提示:学生只要答出下列其中的一种观点就够了。且答案不仅限于此,学生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①乐观。欧洲走上联合之路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欧盟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欧洲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成为与美、日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之一。欧元启动必将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一时的发展受挫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分悲观。②怀疑。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拿破仑、希特勒的短暂“统一”,但从未有什么大的成就。20世纪欧洲的联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国间的分歧和矛盾。对欧盟抱过高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从国际经济界统计的数据即可证明。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647.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