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拍服装出租]第五节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演练本校及自己家庭的防灾、减灾方案。
2.能力目标:全组同学能够相互协作,根据统计资料在中国图上绘出中国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并能讨论分析出它们的分布规律;能通过讨论确定并演练本校和自己家庭的防灾、减灾方案。
3.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够根据统计数据和有关图像感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优秀学生能够简单说明原因;每个学生能够在一分钟内至少说出我国三个地震多发的省和两个火山分布区。
教学理点
帮助并指导学生在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演练学校及家庭的防灾、减灾方案。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真正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使每一个学生学会有用的防灾、减灾方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电视机,中国政区图和红色即时贴圆片及参考资料(各组分组而坐,各组桌面均有配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录像】唐山大地震现场实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利用《中国地理》教学软件中有关片段)。
【教师引导】哪位同学经历过地震,地震时是什么样?大家说一说。
【讲解】通过刚才这段录像和大家的讨论,我oj可以感受到地震灾害是来势凶猛和残酷无情的。地震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地震的分布和发生有无规律可循呢?
【板书】第五节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讲授新课】
【提问】初一时我们学过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分市,有谁还记得?
【板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提问】根据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你们能否分析出中国是一个多震国,还是一个少震国?为什么?
【板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
【讲解】的确,我国是一个多震国家,请同学朗读课本本节开始方框中的文字内容。
【引导】中国的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儿?
请你们阅读参考资料,这是近几十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你们各组能否在5分钟内用红色即时贴在中国地图上把这些地区标出来?比比看,哪组完成得快?
【提问】能不能根据你们自己的图总结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哪个省大震多?地震多分布在什么地带?(可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震带多分市在板块交界处和山前凹陷地带。)
【读图】请大家看课本第38页的图3.23“我国的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请各组根据这幅图补充你们自制的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板书】主要地震带:
东南部的台湾省和福建沿海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提问】我们生活的北京是多震区,还是少震区?
【板书】——北京位于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上
【讲解】北京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北京有三大断裂带,其中有一条断裂带在石景山区,那就是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而我们学校就位于这条断裂带上。
【板书】——我校位于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上
【讲解】大家看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紧张,其实,只要我们充分注意防灾、减灾,地震就不那么可怕了。
例如,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中24万同胞罹难,但是距离震中唐山市仅100千米的青龙县却因为防灾工作做得好,竟神话般地无一人伤亡,创造了罕见的奇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1996年第9期《青年文摘》中的《唐山大地震中的奇迹》。12
再例如,1975年海城7.3级地震,九度区某医院房屋保存完好,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基岩地基上的某建筑物(楼房)保存完好(可向学生展示《地震问答》中的实物照片)。
【提问】显然我们学校的选址是不合适的。那么,目前我们应该怎样防震呢?(引导学生从震前预报、震发时躲避方法和震后间隙的撤离路线三方面讨论。)
【引导】现在咱们来实际演习一下震发时的躲避方法。
师生共同演习。
【提问】你家里应如何防震呢?你能不能把你想到的防灾措施填入下表,回家后再补充上实施情况?
【板书】
【讲解】请大家回家后动员全家人进行临震演习,下节课请大家汇报演习情况。
【提问】你知道长白山上白头山天池吗?为什么湖泊会出现在山顶呢?你知道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吗?为什么五大湖泊会相连成串分布呢?
【讲解】请看书上有关这两个湖泊的插图,插图下有文字解释。
【板书】二、火山的分布
【讲解】我国的火山有600多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不过,近几年来仍在活动的火山却很少。最近喷发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
【板书】三、泥石流
【提问】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提问】请你观察“中国地形图”,我国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泥石流?
【课堂小结】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灾害的发生和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人类能够及早地防患于未然,就能把灾害降到最小程度。
【课堂练习】(略)
【布置作业】请大家回家后动员全家人进行临震演习,下节课请大家汇报演习情况。板书设计
第五节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
主要地震带:
东南部的台湾省和福建沿海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北京位于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上
——我校位于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上
二、火山的分布
三、泥石流
小资料
近几十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6.8级。
1966年3月22日16时11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6.7级。
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7.2级。
1967年8月30日12时22分四川省炉霍地震,震级6.8级。
1969年7月18日13时24分渤海地震,震级7.4级。
1970年1月5日1时42分云南省通海地震,震级7.7级。
1972年1月25日10时06分台湾省东边海中地震,震级8.0级。
1973年2月6日18时37分四川省炉霍地震,震级7.9级。
1974年5月11日3时25分云南省昭通地震,震级7.1级。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省海城地震,震级7.3级。
1976年5月29日20时23分云南省龙陵、潞西地震,震级7.5级。
1976年5月29日22时00分云南省龙陵、潞西地震,震级7.6级。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地震,震级7.8级。
1976年7月28日18时45分河北省滦县地震,震级7.1级。
1976年8月16日22时06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级7.2级。
1976年8月23日11时30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级7.2级。
1981年1月24日05时13分四川省道穹地震,震级6.9级。
1985年8月23日12时41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地震,震级7.4级。
1988年11月6日21时03分云南省耿马、澜沧地震,震级7.6级。(摘自《地震问答》)
12
相关教案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详细阅读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详细阅读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详细阅读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详细阅读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