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球》观后感_第一章《行星地球》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与老教材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每章后围绕本章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增加了“问题研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侧重点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引导师生探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而且还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基本理念。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小时侯都会望着星空苦思冥想:星空当中,还有我们人类的邻居吗?在梦中,常常幻想着自己插上翅膀,飞向宇宙空间寻找外星人。随着人类共同的探索,可能有生命有火星、木卫二、土卫六-泰坦,但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这些天体离我们很遥远,所以人类必许依靠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
拓展材料1:月球是太空时代的“第一站”
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以后,人类便进入了太空时代。科学家们想探测第一个天体就是月亮。今天,宇航观测已证实了并大大扩充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古代传说中的琼楼玉宇实际上是一个荒凉死寂的世界。月球上没有大气,因而也就不会有风;没有液态水,也就不会有雨,没有天气变化,就不会有像地球上风雨的侵蚀作用,月球的外貌总是保持不变;没有空气传播声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无声世界;月亮周围没有大气,即使在太阳照射的“白天”,天空仍然是黑暗的。
月面上主要有两种地形。一种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被天文学家称之为月海。月球上有22个月海,其中3个位于月球背面,4个跨越正背两半球,其它15个均在月球的正面。说是海,其实一滴水也没有。另一种地形是为数众多的环形山和林立的山峰。大多数环形山是约40亿年以前形成的。在月球上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直径小于1千米的则不计其数。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中国的海南岛还大。最深的环形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阳光总也照不到它的底部。较为年轻的环形山,一般都具有辐射纹,从望远镜中看,就像是一些棕树叶子盖在月面上。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有12条之多,最长的一条达1800千米,在满月时看去颇为壮观。辐射纹的成因尚无定论,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陨石轰击月面造成的。月球上最长的山脉是亚平宁山脉,蜿蜒640千米。除此之外,月球上还有陡峭的峭壁和弯曲的裂缝(宽的叫月谷,窄的叫月溪)。
拓展材料2: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xx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12
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四大科学任务: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
拓展材料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试验可膨胀月球基地组件
 
nasa试验可膨胀月球基地组件国防科技信息网图片
据美国太空网站xx年3月28日报道,nasa正准备试验一种可膨胀结构,某天它可能将用于建造月球基地。试验计划在nasa兰利研究中心进行。
     该项目负责人说,目前该结构还只是一个概念验证器。该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可压缩成较小体积进行发射。
这个可膨胀结构由多层构造组成,看起来像一个笨拙的白色有腿机器人。主体部分直径约3.6米,高约5.5米。体积约为45.3立方米,并与一个可膨胀气闸相连。可膨胀结构只是nasa计划的月球基地中的一种。nasa计划将月球基地用作火星探索的试验场所。nasa表示将从2020年开始在月球进行可膨胀居住舱的试验。nasa将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从xx年末或xx年初开始,在南极洲开始类似可膨胀结构的试验。
      除nasa外,还有其他私人公司在进行月球基地的研发,包括位于美国奥斯汀的斯通宇航公司(stoneaerospace),该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建造一个月球采矿站,用于在xx年勘探冰冻水及其他资源。另外一家公司,比格罗宇航公司计划发射可自由漂浮的太空舱,从而创建一个轨道居住地,到xx年底,容纳最多三名太空游客。(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曲佳钱钱)(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重点分组探究:
1.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想一想地球有生命的条件及地球与月球的环境不同。可参考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活动)
2. 我们可以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生物圈2号”实验材料,与地球生存环境中遇到的问题相比,可以从那些方面采取措施)
3.世界各国探月工程越来越多,想一想,为什么月球会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月球资源思考)
提示:选择几个朗诵好的学生,朗诵典型材料,能使其他学生拓展想象。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6104.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