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节】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析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以及相互关系;

2.知道什么是水循环;

3.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

4.能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重点

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2.能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思路

复习引入→复习地球的外部圈层,引入水圈

案例分析→引入长江为案例,分析水体相互关系和水循环 

         案例内容        学习目标

     

     长江流域水体的分布地球水体的类型 

     长江水源的来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动力、类型归纳水圈的特点 

     水的三相如何变化,水的空间分布如何变化水体之间通过水循环的环节相互联系,并伴随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长江各水体的作用,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的分析水循环的意义 

     引用黄河断流案例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归纳总结 

★学习过程与方法

[复习引入] 在第一章我们学过地球的圈层结构,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这当中能以固、液、气三相并存且能相互转化的是哪个圈层?水圈里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回答)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水不仅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这一章我们将探讨和学习地球上的水圈的基本运动规律和水资源对我们的影响。今天首先让我们一起探讨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案例分析] 打出以下歌词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设问和读图分析]

1.你能说出这首歌曲的歌名吗?请你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长江的地理特点。

2.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长江属于哪一类水体?读长江流域地形图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试在图上指出长江流域上存在哪些陆地水体?

结论:(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陆地水体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生物水、土壤水、沼泽水。

3.读图思考、讨论:长江的水源来自哪里?歌词里为什么说“你是无穷的源泉?”

 回答:(1)长江的水源来自冰川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其中最主要是来自大气降水。

(2)大气降水是来自大气水,而大气水是来自海洋水和陆地水的蒸发。

(3)水蒸发的动力来自:太阳辐射

(4)海洋水通过水汽输送(大气运动)到达陆地上空。12

(5)长江水最终流入海洋,这说明水完成了从海洋à陆地à海洋的水循环的运动过程。这种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此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这一循环过程使长江水源源不息,并且不断得到更新。

4.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水循环是通过哪些环节完成的?你认为哪些环节对我们人类影响最大?今年入秋以来我省出现大旱是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结论:(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

5.请在《评价手册》上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

6.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三相是通过哪些环节产生变化的?水在空间分布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结论:(1)液态水通过蒸发变成气态水,气态水通过降水变成液态水或固态水,在三相的转变过程中,使能量得到不断的转换,也使各种水体得到不断更新。

(2)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空间分布也在不断变化,从海洋à大气à陆地(生物圈、岩石圈)à海洋,说明水循环使水在四大圈层中不断转换,同使也通过水循环使四大圈层紧密联系在一起。

7.假如你是太平洋中的一滴水,有机会通过水循环到长江流域进行一次旅行,请你说一说你的经历及沿途的所见所闻。(注意水的形态变化、流速变化和地形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出示长江干流地形图和上游、下游的景观图,思考为什么长江的上、中、下游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回答:长江属于地表径流,长江能塑造地表形态,上、中游河流侵蚀形成峡谷,下游河流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8.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不断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2)联系四大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调节全球水热平衡,还塑造地表形态。

([活动:讨论] 课本p60活动题,通过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并举出实例。

结论:1.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护水资源。)

[板书]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循环—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类型:海陆间大循环、海洋循环、陆地循环

三、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不断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2.联系四大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调节全球水热平衡,还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护水资源。)

[布置作业] 完成《评价手册》p63-64 第1、2、3题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6091.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