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目标: 1、学生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陆地自然带的水平方向分布规律并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2、学生运用“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说出陆地自然带的垂直方向分布规律并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3、阅读“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相关图表资料(亚热带地区的水田图、温带地区的草场图),分析、说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4、通过学习,举例说出人们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难点: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教材分析:教学思路:结合景观图片或视频,明确自然带和地域分异的概念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体现—陆地自然带以非洲大陆为例,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赤道到两极分布规律及成因以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为例,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沿海向内陆分布规律及成因列表归纳比较陆地环境地域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地域图”,说出山地垂直分布规律及成因教学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启发式讲授为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赏景观图片,说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2、学生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陆地自然带的水平方向分布规律;3、学生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结合景观图片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教学流程:

解读课标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板书并明确自然带概念观看景观图片,说出地理环境的差异从事实中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原因展示课件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非洲为例,分析说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分析归纳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展示课件,分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板书:读图分析并说明原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深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原因展示课件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分析说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分析归纳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展示课件,分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板书:读图分析并说明原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深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小结:出示表格(见附表)学生填表总结检查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提问:我国西北地区种草好还是种树好?利用资料说明理由。阅读p98页活动资料,回答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板书设计(见后)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运用“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说出陆地自然带的垂直方向分布规律并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2、阅读“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相关图表资料(亚热带地区的水田图、温带地区的草场图),分析、说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通过学习,举例说出人们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流程:

解读课标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我们学习了哪些地域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回忆上节课内容承上启下,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运用“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说出陆地自然带的垂直方向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指导学生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思考以下问题:1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 2分析说明分布规律及其原因。3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选用)板书:展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引导学生比较自然带谱的数量多少和基带的差异。读图分析,回答问题从地形、海拔高度变化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小结:出示表格(见附表)学生填表总结检查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提问: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阅读p99页材料,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提问:你还能举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吗?发言培养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出示课堂练习(见课件)。做练习检查本章节知识落实情况章节小结板书设计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差异— 热量垂直地带性山地:海拔差异—热量、水分由沿海到内陆:海陆差异—水分附表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更替方向

形成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6035.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