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笔记]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说课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继农业之后,就是工业,它不单是一场生产的变革,而且给社会带来了空前无比的变化,所以人们称现今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社会为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出现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已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使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各地景观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速度之快、扩散之广、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
工业生产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者微生物变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来说,只要具备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材料、设备等即可进行工业生产。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决定了工业内部的联系,工业联系又为工业区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影响工业发展的各个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如资源的日趋枯竭,使开采成本提高,“三废”的排放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某种产品出现世界性生产过剩、市场疲软、价格下跌等等,都会导致工业转移,在新的合适地区产生集聚,这种集聚往往是同类产业的大汇总,为了降低成本,开发新技术,形成了专业化产业区,又为了共同生存,加强环保,所以着力改善整治周边环境。
教学重点
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联系。
教学难点 工业联系。
教具准备工业区、居民区布局与风频图,工业联系和产业链、某大企业景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和师生共同学习,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联系当地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现状,理解工业联系的必要性。
3.学会应用列表、循环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使用辩证的、全面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逐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工业是相互联系的,具体到某一企业,则受到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和环境容量的制约,而这些因素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必然会依据条件的改变寻找最低运费点布局工业,这就会引起工业的迁移和工业集聚。
推进新课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1内容后,自主学习并思考:
1.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的轨迹如何?
2.为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为什么仍由少数发达国家控制?
生 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后回答。
问题1: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的轨迹:1851~19xx年,英国→德国。1879~1930年,德国→美国。1950~1990年,美国→日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发达国家→东亚、拉丁美洲。20世纪80年代,→中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问题2: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传统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②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环境压力日益沉重。③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所以劳动密集型工业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师 (强调)提醒一个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企业的同时,要严格审核工业的“三废”排放量和其他污染问题,防止盲目引进,以防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机会转移污染工业。123456
问题3: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因其产品性质特异、利润丰厚、经济效益好,不仅具有广泛的品牌效应,有些产品还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安全问题,因此,发达国家一直维持着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师 这是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p72材料,小组讨论,完成1~2题。
问题1:(1)原因: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的市场需求量大增。②相比于高端产品而言,电视机生产已不属于高新技术,再加上日、美两国国内市场的饱和,这类工业也逐渐向中国迁移。③中国三大品牌电视(长虹、tcl、康佳)生产技术日臻完善,产销两旺,所以在世界所占的比重上升。
(2)影响电视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①市场;②知识和技术。
问题2:原因:①资源供给方面,美国内地、墨西哥、东南亚等地资源丰富,材料供应充足;②以上三地劳动力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工资水平却低于美国硅谷;③市场需求量和环境容量都很大。
师 (总结归纳)同学们的评点精确到位。近年来,地理高考中简答题比重逐步提高,要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审视具体问题,总结要点要逐条、有重点地列出,同时要注意语言简洁、书写工整。
(展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专业镇分布”图)
师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由于实行了开发区在税收、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里独资引进或合资合作建设了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凭着技术先进,依托国际市场,经过20多年的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其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广州市、深圳市国内gdp分别居我国计划单列城市的第3、4位。
板 书:
三、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思考: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浙江温州等地区专业化生产程度很高,已形成了“一县一品”“一镇(乡)一品”的生产格局。试分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 专业化生产,使同一个工业部门的企业相对集聚、分享了专业化协作、专业化商场营销网络、社会化服务等好处,上下游配套工业得以健康发展。专业化服务部门也随之兴起,所在区域呈现出该种工业的文化氛围。
[合作探究]
讨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专业镇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发展特色?
学生分四个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要点。
原因:①历史基础较好,广州自清朝起就是对外开放的商埠,对外联系较密切。②改革开放的政策惠及该地。③毗邻港澳,经济辐射作用强。④著名侨乡,华侨、港澳同胞回乡投资建设,带动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⑤企业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先进,国际市场把握较准确。
发展特色:专业化生产,同一工业部门的企业相对集聚,“一县一品”,“一镇一品”。
(承转)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产生废弃物,不同的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在性状上有很大不同。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厂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因而成为工厂的区位因素之一。
 板 书:
(四)工业与环境
课件展示:
“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示意”图。123456
 
  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示意

读图思考:
1.污染物排放量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之间有什么关系?
2.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污染工业正在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是否合理?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1:污染物排放量少,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较高。随着处理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在逐渐变小。
问题2:不合理。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企业行为。地区之间的有关环保法规,污染治理费用、对污染治理的要求差别很大,农村地区治污费用少,治理要求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追逐利润,将污染企业转移到农村,应该受到环保法规和部门的有效制止。
生阅读教材p74“循环经济与环保产业”。
师 (1)为了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生产过程必须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转变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
(2)开发清洁技术,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无氯纸,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国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1.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玻璃瓶、塑料袋
b.废铜烂铁、破布料
c.旧报纸、易拉罐
d.烂菜叶、果皮
2.1996年6月5日以“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为主题的活动日是 …(  )
a.世界环境日 b.世界地球日
c.世界气象日 d.世界粮食日
答案:1.d 2.a
师 要求学生做p74~p75两个活动,完成问答及填空。
生 活动1:(1)①水泥厂、酿造厂对大气都有污染,其区位选择条件应是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说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其中酿造厂对水源也有污染,还要考虑布局在河流下游区。②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均对水源产生污染,其区位选择条件应是市区河流下游。③化工厂、炼油厂均对大气有污染,其区位条件也应该是市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④发电厂、钢铁厂的主要污染物有废气、废渣,所以应选择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的远郊。
(2)在淮河流域陆续关闭一大批污染严重的造纸厂,虽然会给当地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牺牲一点局部利益,但是还淮河以本来面目,一条清澈的淮河,却保全了淮河流域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
活动2:(学生填写)(1)墨西哥、捷克、匈牙利。
(2)江苏、浙江、广东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课堂小结
现代的文明社会,几乎无时无处不与工业生产有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现代工业,就没有现代文明。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工业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产生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为污染最终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的,绿色gdp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出现的。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
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的新变化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是因时、因地、因条件而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分别如下:
(一)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气候和水文。因工业需要建造厂房、安装设备、建造职工宿舍,一般是需较平坦的平原地区,但如果位置重要、海运方便,或者矿藏丰富,也可以“创造”合适的地形,如香港、日本太平洋沿岸,劈山填海造陆;再如中国攀枝花,劈山造地,都用人工方法创造了工业用地。123456
(二)资源条件。早期的工业企业受原料、燃料产地的影响十分显著,但是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超高压输电技术、集装箱和巨型运输船的出现,使工业逐步摆脱了区域资源条件的束缚。以钢铁工业为例,市场、技术、劳动力素质、便利的海运条件已越来越成为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如日本濑户内海沿岸的福山、上海的宝山、意大利的塔兰托、鲁尔区在莱茵河河口鹿特丹建立炼铁厂等等就是实证。
(三)市场条件。商品经济的特点,即一切为了消费者,所以市场决定工厂应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早期那些易损坏、易腐烂变质的产品多接近市场,但随着保鲜和冷藏技术的成熟化,这些产品也可以在原料地加工,远销海内外。例如蒙牛牛奶、伊利牛奶、三鹿牛奶保质期均可达8个月,畅销全国各地。
(四)劳动力条件。采矿、冶炼、伐木、纺织、服装、成衣,这些工业确实需要大量男女劳力。但是随着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换言之,是劳动力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这就是许多第三产业愿意在经济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周围布局的原因。
(五)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德国鲁尔区从初期成长阶段到转型和再生阶段的发展史,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经济上,人们追求的是“绿色gdp”的增长;生活上,人们追求的是高质量。所以,不光是一些拒绝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感光器材厂、it产业,就是一些普通企业也追求环境洁净的区域。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调查一个具体工厂的区位选择因素。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小论文,班级交流。
活动与探究二
活动与探究课题的题目:纺织工业和服装制造业的发展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精略估算自己穿过的服装面料、款式、花色有多少种,再了解父母、祖父母像你这样年龄时所穿的服装面料、款式、花色有多少种。通过对比,谈谈你对纺织工业和服装制造业发展的认识。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调查访问,查阅材料,汇总成编,或上网查询。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写一篇小论文,班级展览评比。
●追踪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据此回答(1)~(3)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
a.制糖厂         b.造船厂
c.瓶装饮料厂        d.高级时装厂
(2)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3)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答案:(1)c  (2)d  (3)b
2.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123456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服装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奶制品、制鞋
答案:bd
3.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据此回答(1)~(2)题。
(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
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2)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
a.原材料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答案:(1)a  (2)d
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种工业生产厂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原理回答4~6题。
 
4.该工业的布局属于(    )
a.资源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答案:b
5.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
a.飞机制造工业       b.机车制造工业
c.瓶装饮料工业       d.高档时装工业
答案:c
6.美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位于图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答案:c
7.下列各组食品,其加工厂靠近原料产地的是(    )
a.鲜奶、蔗糖        b.面包、食盐
c.鱼干、饼干        d.豆浆、酱油
答案:a
8.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       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答案:cd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9~13题。
9.该厂产品可能是(    )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
答案:b
10.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
答案:b
11.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
a.本地化         b.全球化
c.城市化         d.工业化
答案:a
12.该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上集聚,主要有利于企业(    )123456
a.快速交货,及时应变市场变化    b.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c.集体快速转移生产地点     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答案:ab
13.要吸引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以集群方式布局工厂的地方,应当(    )
a.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      b.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提供广阔的市场       d.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
答案:bd
二、综合题
14.读“东亚工业区域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的分布及污染工业迁移方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以来,a国工业由__________密集型转向__________密集型。图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利用这种变化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
(3)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在图中b处建立经济特区有哪些优越的地理条件?
(4)图中污染工业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有利:岛国,多优良港湾;不利:能源资源不足 
(2)劳动  技术  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并利用本国本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3)毗邻香港,水陆交通方便,背靠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有名的侨乡。
(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污染工业的法律约束较a国小,环境成本低,a国借助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之机将污染大的工业转移出去。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6032.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