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_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教材分析】1.内容综述2.课标要求:◆了解区域的含义。◆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3.教学内容详解:◆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能归纳出区域的主要特征,并用简洁的学科科学语言表达。◇能举出说明该区域特征的地理事象。◆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比较两个级别相当的自然区或经济区,理解由于不用区域的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人地关系的差异,造成发展条件的差异,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的差异。◆以某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某一经济区为例,分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变化,导致的区域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的差异、人地关系的差异。◆举例说明区域之间的联系。◆通过两个特征差异明显的区域比较,说明区域联系的必要性。4.知识结构【教学过程】〖板书〗一、什么是区域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联。例如,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有哪些地理特征?〖板书〗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板书〗2.“区域”的特征:⑴层次性。⑵差异性。⑶整体性。⑷可变性。⑴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又如珠海市既是广东省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等。(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3)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4)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会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首先学习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板书〗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我们通过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图1.1和图1.2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条件。〖板书〗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异同〖阅读〗p2-4,完成下表:地理环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不同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相同点〖板书〗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阅读〗p3-4,填写下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区域经济发展农业地理环境类  型农作物熟  制其他部门农作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生长和分布深受环境的制约,清楚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前提,明确自然环境的特征是关键,把自然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对应进来,就能够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这也充分体现了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原则。〖板书〗3.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阅读〗p4第二段,填写下表:区  域优越的地理环境生产活动长江三角洲(1)(2)(3)松嫩平原〖课后作业〗:p4活动〖板书〗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我们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板书〗1.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读图〗图1.3,阅读p5第二段,填写下图。〖板书〗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阅读p5—6,理解下图在农业社会,粮食生产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克服了自身的限制性条件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地。〖板书〗3.工商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p6,理解下图〖阅读〗p6〖小结〗:通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对不同阶段农业发展的不同,使我们认识到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不是说随着人类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加强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关键要看区域在一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练习〗: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c.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适合在松嫩平原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3.列表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全年降水量温度带干湿地区农业生产耕地类型耕作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4.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②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③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④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左图示意昆明附近产业转化的构想,ⅰ表示烟草业的变化,ⅱ表示鲜花业的变化。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⑴该地区发展花卉业(“彩色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⑵该区域发展花卉业的其他优势是:     。⑶要解决保鲜、开发新品种等问题,从而使花卉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是   。⑷该产业转化的意义有: a.减少运输成本;
  b.使卷烟的产量增加;
  c.既有益生态,又美化生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5983.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