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时政热点汇总|2020届高考时政热点历史学科解读:中国谋划新经济版图一年连批7经济区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XX届高考时政热点历史学科解读:中国谋划新经济版图  一年连批7经济区
【背景材料】
近日,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今年共批复了7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获批数量是前4年的总和。
XX年1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随后,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7个规划。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
【课标链接】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知识梳理】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会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农村人口多,农村关系整个政局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原先经济体制农民缺乏积极性,农业落后。
(2)最早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四川。
(3)特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4)作用:它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内容:核心内容是增强企业活力。
管理体制方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所有制改革方面: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实行以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实行以股份制的现代企业制度。
(2)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国有资产大幅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12345
3.改革与发展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告诉发展。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三.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1.1980年,先后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1984年,进一步开放连云港、南通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3.1985年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XX年,加入世贸组织。
(二)格局及特点:到90年代中期,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原因:原有的计划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二)过程
1.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中共十四大: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化、系统化。
4.xx大的内容: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内容。
5.XX年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特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衡运行。
2.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
【热点训练】
1.小明在看我国一伟人的著作时发现以下经典语录,摘抄如下:
语录一: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语录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语录三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必由之路  语录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
结合材料回答:
(1)该语录出自哪一伟人之口?他开辟的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什么?
(2)“一国两制”天才发明解决了哪些历史遗留问题?
(3)改革的作用是什么?w.w.w.k.s.5.u.c.o.m
(4)基本路线的制订依据和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九月三十日,中国国家xx专程前往安徽凤阳县和蚌埠市奶制品企业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
材料二:见下图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三十年前,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村民率先实行“大包干”,迈出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步。这个“大包干”是中国农民哪一伟大创造?
(2)从图表中我们得出了什么信息?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说说有何感想?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是什么?
3.读图回答问题。
 
(1)请你给上图写一个标题
(2)上述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图意,给第三幅图片加上标题,在我们身边类似的变化还有哪些?请列举一例。
4.材料一:XX年10月12日,中共xx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文件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比XX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12345
材料二:《决定》指出要从“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1)农村改革是从哪次会议后开始的?中国近30年农村改革的重大政策有哪些?
(2)结合材料说明推进农村改革将会产生哪些积极意义?
(3)结合材料二,党和国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确保材料一中基本目标任务的完成?
5.材料一:1978年以来,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我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两大历史性的跨越,今后,我们还将实现两大发展目标,将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材料二:“梦幻般的增长速度,生产的日用品可以塞满全世界货架”。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三。的确,有史以来,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能与中国媲美。这都缘于我们走对了发展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我们将在什么时候实现哪两大发展目标?
(3)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缘于走对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迈进这一道路的标志是什么?
6.材料一:谈起改革开放,我们会想起小岗村承包土地的契约在中国大地卷起的波澜,也会想起深圳小渔村的辉煌变迁。
材料二:XX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今天,世界500强纷纷在中国设立总部。
材料三:城乡人均纯收入统计表
年份 城镇(元) 乡村(元)
1978年 343 134
XX年 13786 4140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材料一的变化与什么历史转折有关?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什么基本特征?其有哪些表现?
(3)材料三中的数据让我们喜忧参半,请说出喜在哪里?忧在哪里?
(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什么?
7.开学初,福州市某校学生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风云激荡八闽大地”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信息收集】
◆第一小组通过实地采访收集到以下信息
据当年“秘密分田到户”的亲历者李宏响回忆,1977年,临海黄坦公社皂树村第三小队偷偷分了田;1980年以后,他们已经正大光明种“自己的田”了。
(1)皂树村为什么能实现从“偷偷”分田到正大光明种“自己的田”的转变?
◆第二小组通过上网查阅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1998年8月8日,台州民营企业生产的吉利牌家用汽车投产下线。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生产的第一辆汽车。
信息二:XX年,经国务院批准,玉环大麦屿港区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 在此之前,该港已先后开辟了至印尼、日本、韩国、越南、挪威的航线。
(2)从以上两则信息中分析,这些成果分别得益于国家的哪些政策?
【成果展示】
◆第三小组负责把收集到的信息资料通过分析整理,用展板形式展示成果。
 
(3)请为第3篇章设计篇名,并根据你设计的篇名谈谈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信息?
【活动启思】
(4)通过参与上述活动,你一定有了许多感悟。请谈谈参与这类活动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何启示?
8.20多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了,中国从此有了全世界羡慕的中国速度。20多年前,18位村民在协议上按下的历史性手印,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今,xx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农村又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12345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的“一声惊雷”指的是什么事件?
(2)“18位村民在协议上按下历史性手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我国的哪个省份?他们在协议上做出了怎样的一个创造性的决定?
(3)中国农村的改革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什么影响?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材料二

材料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继续实施新型显示器、宽带通信与网络、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摘自xx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变化的必要性。 
(2)分析材料二中图1到图2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现今工业化建设的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1)邓小平  改革开放  
(2)香港和澳门回归
(3)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显著赠强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
(3)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1)赶集的变化(标题切合题意皆可)
(2)①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等
(3)儿子赶集点鼠标,变化(略)
4.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免除农业税等
②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③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答到2点即可)
5.(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2)2020年全面小康;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经济全球化。(2分)表现为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球化。
③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
④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7.(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改革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出其中一点即给满分)12345
(2)信息一:国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或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信息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3)篇名应朝成就篇、展望篇等方向作答。信息收集建议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作答(至少两个方面)。
4)建议从转变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等角度回答。
8.(1)十一届三中全会或改革开放或对外开放。
(2)安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的温饱问题,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9.(1)特点: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或重工业发展比轻工业快)。必要性: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
(2)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或“深圳速度”)带动人们思想的解放;用实践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和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3)新特点: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结合。(答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即给分)原因:科技革命的要求;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改革开放创造的有利条件。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774.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