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专题】高三政治辨析题专题复习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概论】
所谓辨析题,就是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或现象,有辨有析,辨析结合,或有辨有评,辨评结合。需要辨析的观点或现象以及辨析评论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当根据试题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就辨析题而言,首先,我们应明确这一题型它所要考察学生的能力是什么,也就是出这么一种题型的目的是什么,弄清楚了这一点,对于我们确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辨析题这一题型它要集中考察学生的什么能力呢?简言之,辨析题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思辩能力,也就是辨证思维能力。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做辨析题,而不能陷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正是出于这一意图,在近几年的高考辨析题中,基本上已经没有了那种全对或全错式的了,因为它无法考察学生的思辩能力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论证正确点,分析错误点,澄清模糊点,补充不全点。具体步骤一般是:⑴确定辨析点。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的层次,找出辨析点,然后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判断。结合辨题的具体特点,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分析,明确每个层次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准确回答辨析题的前提。但是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⑵分析必然点。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即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和观点,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以及怎样才是正确的;⑶展开讨论点。如该命 题是不正确的,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在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欠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是有正确成分等;⑷补充遗漏点。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关系的成立缺少必然性或条件性等,针对辨题的这些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正确的观点或结论。
【题型分析】
题型一 单向辨析型辨析题
题型特点
这种辨析题的特点是,题目所给的观点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都必须分析说明其中的理由。一般来讲,此题型在辨别正误上难度不大。但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如果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就会因要点不全而失分。
解题对策
对策一:解答观点正确的辨析题。这类题表面上看似乎不难,既然命题正确,那么就把观点正确的理由定上去就行了。为了迷惑考生,辨析题常常列出几个表面上矛盾但 实际上却是正确的观点。为此,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熟悉掌握书本上的观点、原理、概念以及时政方面的相关知识。解答这类辨析题,首先要指出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再说明理由和分析原因。
对策二:解答观点错误的辨析题。其特点是辨题对事实、现象进行错误的归纳和概括,最常出现的错误是“以偏概全”或“一点论”的观点。从表面上看,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作全面分析,辨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解答这类辨析题,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作出判断),然后说明理由和原因(展开分析),最后提出正确的观点。
【例题】XX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250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天文学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决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划为“矮行星”。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太阳系九大行星论被修改了。12345
辨题:真理是可以被人为修改的。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规律是客观的,真理必须如实反映规律的客观性。因此,人们不能随意修改真理。 (3分)(2)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太阳系行星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可以修改的。(3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3分)(4)综上所述,辨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
【练习】XX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XX年1月1日起废止。
辨题: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后,我国农民将不再交税。
题型二 正误混杂型辨析题
题型特点
正误混杂型,即命题既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具体说有以下五种情形:(1)题目内容总体上是正确的,但其中包含着错误的或不合理的因素;(2)题目内容总体上是错误的,但其中包含有正确的或合理的因素;(3)题目由一个正确的前提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或者由一个错误的前提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4)题目的内容正误并列存在;(5)题目包含多层意思,每层意思都正误混杂。
解题对策
对策一:避免单向的思维。在分析辨题时,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既要善于用正确的原理、概念去分析命题的正确和错误,又要树立多层辨析的意识,逐一分析观点中包含的多层意思,全面理解各层意思间的关系。因此在解答正误混杂型辨析题时,不必在开头匆忙作出判断,其判断可体现在整个答案之中。
对策二:辨析题除了判断以外,重点是对所给命题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理由。在这类题中,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观点,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首先,针对每一个辨析点,分别指出其合理、正确的因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合理的、正确的(指出其合理、正确的依据);错误的因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错误的(指出其错误的依据)。其次,总结对各辨析点的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提出命题的正确倾向。
【例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于XX年8月24日经过投票表决,多数人赞成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遭到“降级”。
辨题: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大多数人的意见。(11分)
答:(1)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5分)
(2)“大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大多数人的意见仍属于人的认识范畴,人的认识不能判断自身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3分)
(3)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即是真理,最终是要被大多数人接受而成为大多数人的意见。(2分) (4)所以上述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
【练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要促进新事物的发展就必须否定旧事物。
题型三 附加条件型辨析题
题型特点
命题内容所列举的材料理论观点是孤立的、抽象的,不能予以直接肯定或否定,在一定条件下正确,在一定条件下错误,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在附加特定条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解答此类题时,不能笼统地表态,要根据不同条件作具体分析,应根据题中的具体观点进行具体的讨论,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的分析。12345
解题对策
对策一:补充遗漏点。此类辨析题中的观点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补充遗漏点就是对命题没有给出的条件进行针对性的补充。
对策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生在解答该类题时,不能直接作出判断,而应分清情况,分别指出在什么条件下该命题是成立的,在什么条件下该命题是不成立的,要避免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以偏概全。
【例题】背景材料: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辨题: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
答:(1)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如果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道德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是正确的。
(2)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人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是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智力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的观点是错误的。(4)因此,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应该做到既要有良好的知识文化内涵,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5)因此,辨题观点是不科学的。
【练习】XX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此次个人所得税法在两处进行了修改: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扩大了纳税人自行申报范围。辨题: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公民个人有利,对国家不利。
题型四 理由不全型辨析题
题型特点
这类辨析题把结论成立的部分条件(理由),当作了全部条件,认为只要具备了题目所给的这些条件(理由),结论就能成立。在这类辨析题中,题目所给的条件(理由)本身没有错,但仅仅依靠这些条件(理由),题目观点还是不能成立,这类题目的缺陷就在于没有认识到结论成立还需要其他条件。
解题对策
解答这类辨析题可采用层层设问法,首先弄清楚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其次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是否正确;再次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是否足以推出结论,若不能,还需要哪些条件;最后补充所需条件,并得出结论。
【例题】只要人人讲奉献,整个社会就能和谐发展。
(1)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3分)(2)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人人讲奉献,才能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也是人生真正价值所在。(3分)(3)社会的和谐发展,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2分)(4)社会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2分)
【练习】只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就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题型五 辨中套辨型辨析题
题型特点
这种题型一般以复句的形式出现,题目中包含两层含义甚至两层以上含义。前一个观点本身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也可能正误混杂,前一观点又是后一观点的条件(前提),后一个观点可能正确,可能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
解题对策
解答这种题型,首先,必须认真审题,弄清题目到底有几层意思,逐层辨析;其次,对每层意思的观点先辨后析(或先析后得出结论)。“辨”即说明该层意思的观点正确还是错误,或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析”即运用政治、经济、哲学原理说明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即指出其理论依据;再次,明确坚持正确的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及危害(这个步骤有的题目不作要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345
【例题】创新需要实践,大胆实践就能创新
(1)创造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1分)创新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问题、获得新知识,使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才能使实践的创造性真正发挥出来。(2分)(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1分)人们要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2分) (3)实践具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1分)大胆实践不是蛮干,创新要获得成功,要解放思想,还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2分) 所以,认为大胆实践就能创新是不科学的。(1分)
【练习】减免农业税,能够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理论小结】
1、解答辨析题的要领和要求
(1)如果题目用古汉语、格言、俗语等作材料,先分析其含义,明确题中所述概念。
(2)审清题目到底分几层意思,以防漏答。
(3)对每层意思的观点先辨后析(或先析后得结论)。“辨”即说明该层意思的观点正确还是错误,或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析”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哲学原理说明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即指出其理论依据。
(4)指明坚持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这个步骤有的题目不作要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种题型是各种题型中较难对付的一种,辨析题是对某个观点或论断进行判断和分析的试题。必须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先对题中观点逐层分析,再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哪些对,哪些不对,或在什么情况下正确,在什么情况下不正确的结论(即属于不确定式中附加条件型辨析题)。由于一些学生受传统答题方法的影响,不善于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结果造成答案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导致严重丢分。这种题型答案的基本要求是:辨清题,再说理,辩证分析最要紧;扣原理,抓实际,最后点质别忘记。要对辨析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必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有理有据地分析或论证问题的是与非,对与错。
2、具体回答时应注意下列具有共性的要求:
第一,凡属于单一的肯定或否定的辨析题,一般先表明辨别的观点,是对还是不对。然后再全面和具体地分析肯定或否定的理由。凡属于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的辩证否定的辨析题,一般不要先表态,应在具体分析时加以肯定或者否定。
第二,不论哪一类辨析,在具体分析问题时,都必须有针对性地阐明辨别的理论根据,并依据辨别的理论根据来具体分析题目的观点或材料对错之处,或者哪些对或不对;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对,在什么条件下不对等。
第三,根据辨析题的具体情况要求,必要时指明题目中的观点或材料的问题所在。
辨析题的基本要求是“辩、析、评”。“辩”,即审清题意,找准、找全辩点。“析”即寻找理论依据,并结合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分析要紧扣题意,全面、透彻、符合逻辑,理论和实际要有机结合起来,防止两张皮、相互脱节。“评”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所辨析的问题,联系重大社会现象,从社会价值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时要根据辩题性质,对正确的东西评析其社会积极意义;对错误的东西要指出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从而对辩题得出结论。12345
3、解答辨析题的三个步骤
第一、对题目的观点,明确指出正确还是错误,或哪部分正确、哪部分错误,或在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
第二、说明题目观点正确与否的理论依据,并用有关理论分析题中正确的为什么正确,错误的为什么错误,或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
第三、指明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和危害,这是对题中观点的照应。
解答辨析题最基本的在于读懂题目。找准题目所涉及的课本知识,以此为理论依据去主导答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608.html
相关教案
- 2019天津高考政治_2019届高考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学案
- 2019天津高考政治_2019届高考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解析复习
- [2019高三政治备考经验总结]2019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必备教案
- [高三政治第一轮教案]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 高中三年级数学|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一轮复习教案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公式】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归类分析(2)
- 高考政治漫画类选择题|2019届高考政治漫画类选择题复习教案
- 2019年高考政治卷一卷答案|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高考政治大题哲学考点_高考政治考点专项:哲学联系的观点复习教案
- [高考政治中华文化知识点]2019届高考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学案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详细阅读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详细阅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详细阅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详细阅读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详细阅读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详细阅读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详细阅读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详细阅读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详细阅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