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_2019届高考语文模块分类复习6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
五、辨析并修改病句
教学建议
“辨析并修改病句”在近XX年的高考中年年出现,已成为必考题型之一。分值一般不少于3分。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辨析病句,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修改病句,通常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学习本专题时,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熟悉六种病句类型,其次要在辨析和修改的实践中总结规律和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操作时,可通过“问题磁场”激发兴趣,通过“案例探究”学习方法,通过 “知识归纳与拓展”总结规律,通过 “备考创新训练”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通过上述几个步骤让学生读文章时形成“咬文嚼字”的习惯。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选取几例典型的病句,既突出考查的重点、难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究解疑的欲望。使用时可让学生自己思考,“诊断”病因,提出修改意见,若意见有分歧,可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拓展,明确解题要领,解除疑难。
二、问题磁场
1.下面的句子有毛病吗?若有你能说出它的毛病究竟在哪里吗?
当民族危急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点拨]此句“病症”比较隐晦,需仔细辨别、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分析时可采用紧缩句子成分法,就会发现“命运”是“拯救”的宾语,而不是“担当”的宾语。“担当”的宾语残缺,应该在句末加上“的重任”。
2.下面这句话看似语意通顺,结构完整,它是否有毛病?
近几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点拨]此句考查的是“搭配不当”的毛病。“加快”的宾语是“速度”和“规模”,“速度”可以与“加快”搭配,而“规模”则不能与之搭配。可在“规模”前加上“扩大了它的建设”。
3.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里的一句话。读者通常是不会怀疑它有语病的,现在请你仔细检查一下,看它是否有毛病?如果有,请指出来。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点拨]这句话犯了逻辑错误,即“饱”与“尝一尝”自相矛盾。“饱”不止是“尝一尝”,“尝一尝”不可能“饱”。这类语病比较隐蔽,不咬文嚼字,就很难诊断病因。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高考的重点、热点设置了4个案例,案例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解析部分侧重于解题思路的指导和对错解的剖析。使用时应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掌握不同类型病句的“诊断”方法,获得开启疑难之门的钥匙。
     二、案例探究
    [案例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XX年全国高考题)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123456789101112
    c.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解题思路] a句的“进入”缺少宾语。c句的毛病也可以说是成分残缺,缺少与“精简”搭配的“人员”之类的宾语,也缺少与“包括”搭配的词语“在内”。读b句,感觉“将……,进行的再创作”不通。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毛病是句式杂糅、结构混乱。
[正确答案] d
[评点与探究]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辨析成分残缺和结构混乱这两类病句的能力。宜采用紧缩法找出主干看搭配。a句的 “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中“进入”无宾语,应该在“进入”后加上“……的阶段”之类的词语;“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缺主语,它的主语应当是“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可这个语句并非上一句的宾语,一般说不能使下一句承接该成分而省略主语,这样最后一句的意思就不明确了。再如c句,“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这一语段中,“包括”和什么搭配?后面应加上“在内”。
对于像b句这样的复杂长句,可采用“语感判断法”多读几遍,因为句子长,修饰成分多,首尾不易顾全,因此不容易发现毛病。全句缺少谓语动词,应添加谓语动词“是”,改为“是将各地电视台……,进行的再创作”;如果不添加谓语,则应将“将各地电视台……,进行的再创作”“的”改为“了”,即把这一语段改成全句的谓语。
[案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解题思路]检查各句的主干可以发现a句“……也参加了学习”与主语“学员”不能搭配,并且属于多余的文字。d句“优质产品称号”与“工厂”也不能搭配。b句从语法上看不出语病,必须弄清“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的含义和相互间的关系,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判断。经过分析发现,该句犯了从属关系的几个概念并列的逻辑错误。
[正确答案]c
    [评点与探究]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搭配不当、成分赘余、不合逻辑几类病句的能力。a项错误是搭配不当。此句强调的中心是“学员”,到“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科技工作者”就可以了。如果加上“也参加了学习”。则句子成分赘余,全句不搭配。b项中“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有毛病,“报刊”中含有“杂志”,二者并列,不合逻辑。后面“一切出版物”包含了前边“报刊、杂志”并列使用,也属不合逻辑的范畴。由于在语法上看不出问题,所以很难发现毛病。d项前两句是正确的,主语是“这家工厂”,而第三分句“三次被授予省优产品称号”的主语应是“该厂的产品”,而非“这家工厂”。修改的话,应把第四分句的“产品”提到第三分句前。   123456789101112
[案例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看清题干的要求,领会命题的意图,从表意是否明确这一角度来逐句检查,就不难发现毛病。c句的“差点儿就没及格”容易被认为是句意不明。
    [正确答案] c
    [评点与探究]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这一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
a项中“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这样,句中“他”既可能是嘉宾,也可能是别人。b项中“和”当连词讲时,原句可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一人去做某事;“和”当介词讲时,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去干某事。d项中“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按照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知识顺序分类讲解,形成知识网络。教师使用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从理性上加深认识,让学生通过本栏目的学习、研讨,丰富其语法知识和逻辑知识,总结规律和方法。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该部分知识点属于《考试说明》中“修改并辨析病句”部分,能力层级为d级。
要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首先要掌握病句的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1.成分残缺
    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以致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不准确,这叫做成分残缺。如:
    ①从大量的观察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察。
    ②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跑来。
    ③这个节目表达了同学们要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汇报。
    ④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⑤如果能掌握各种类型的调查报告的特点,有助于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抓住中心,突出重点。
    ①句由于用介词而造成主语残缺;②句后一分句缺少谓语;③句后一分句缺少和“表达”搭配的宾语。④“相当时间”内缺少必要的定语。⑤这是一个假设复句,缺少与“如果”相呼应的关联词语。
这类病句的修改方法有二。一是删去某些词语(主要是介词),是残缺的成分出现。例①可删去“从”“中”,让“事实”作为主语。二是补出残缺的成分。例②在“突然”之后,补上“发现”或“看见”; 例③在句末补上“的决心”之类的宾语;例④在“相当时间”内补上定语“长的”;例⑤在“有助于”前加上与“如果”搭配的“就”。123456789101112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等。修改这类病句,主要采用更换或增删的方法。如:
    ①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汽车和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②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我的脑海中。
    例②句中主谓搭配不当,“汽车”不能“放弃休假”,改为“……汽车整装待发,3000多名……”。例②“品质”是抽象的东西,和“浮现”不搭配,后半句可以改为“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③《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了一代新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
    ④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例③“奠下”和宾语中心“实绩”不能搭配,可以改为“为新诗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改为“显示了新诗运动的实绩”。例④中“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
    ⑤我们有吃苦耐劳的人民,又有优裕的自然资源。
    ⑥要掌握走私犯活动的规律,以便稳准狠地识别和打击他们。  
    例⑤是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优裕”不能修饰“自然资源”,宜改为“丰富”。例⑥是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稳准狠”不能修饰“识别”,可改为“更好地”。
    ⑦他的学习成绩是全班最好的学生。
⑧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例⑦主语“成绩”与宾语是“学生”不搭配,可以删除“学生”,或把“是全班”放在“他”之后,去掉“他”字后面的“的”字。例⑧“世界”不能是“过程”,可以改成“世界发展是一个……过程”。
    ⑨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就”不能和“只有”搭配,应该把“就”改为“才”。
3.重复累赘
由于多加了某个成分而使意思不清楚的毛病叫做成分多余(赘余)。如:
    ①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
  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②现在渔民选出了自己的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和生产管理。
    ③参加修建拦河大坝的劳动大军,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
    例①后一个“我们”多余,应该删去;例②有“负责掌握”累赘,删去一个;例③“进行施工”,动宾搭配得很好,再加上“任务”就多余了。
    ④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⑤听了小宋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李芳。
    ⑥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庭里,就不时发生出来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⑦他小学毕业,就回乡参加生产,所以很能干,也吃得苦。
例④删掉“无声的”;例⑤“心里”和“由衷”重复,删去一个;例⑥ “出来”多余,应删去。例⑦分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去掉“所以”。123456789101112
 4.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指在一个句子中,组成这个句子的某些成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当而造成的一种语病现象,包括句子词序不当、句子成分次序不当、分句之间语序不当等。(多个词语间的次序排列问题,放在“连贯”专题讲)
    例1:“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句中“两千多年前”不能修饰“新出土”,而应放在“文物”之前,修饰“文物”。
    例2:“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句中定语抢了状语位置,“广泛”是修饰“议论”,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广泛的议论”。
    例3:“我把外头空地上的一块一块的砖码了起来。”句中“一块一块”应修饰限制动词“码”,表示码的方式,作状语,放在“码”字前。
例4:“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看到长远目标,看不到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句中“如果”要放在“我们”的后面。
例5:“黎明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学校很突出,而且在班级也是拔尖的。”这句话的毛病是,递进关系复句的两个分句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黎明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级是拔尖的,而且在学校也很突出。”
    5.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有两种情况:一是两式杂糅,一是前后牵连,两式杂糅就是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有时不注意,把两种不同的句式生拼硬凑在一起,造成句子结构混乱的语病。前后牵连是有一种情况,须两层意思来表达,本来应该先说完第一层再说第二层,但是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头一句的后半段又作为第二句的开头,不停顿地说下去,硬把两句结在一起,从而造成语病。
    第一种:句式杂揉
    例1:“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这句话既想用“曾被…… 束缚的”这种格式,又想用“在…… 束缚下” 这种格式,结果两种格式杂糅在一起。可以去掉其中的一种,改为: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或改为: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例2:“小说《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合写的。”这句话既想说作者是谁,又想说小说是谁写的,因此可改为:小说《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扬益言。或改为:小说《红岩》是罗广斌、杨益言合写的。
例3:“一个人学习进步的快慢,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或说“一个人学习进步的快慢,关键在于内因”;或说“一个人学习进步的快慢,内因起决定作用”,二者杂糅在一起说就不妥了。
    第二种:前后牵连
    例4:“她个子不高,剪着短发,虽然不到四十岁,但已是鬓染银丝记载着生活对她的磨砺。”“鬓染银丝” 是前一句的结尾,又是后一句开头,牵连在一起,造成语病,修改这类病句的基本方法是把它拆为两句,即在“鬓染银丝”后加句号,在“记载”前加“这银丝”之类的词语,作为该句的主语。
    例5:“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前一句的结尾,又是后一句开头,牵连在一起,造成语病,修改这类病句可以在 “感觉”后加一个逗号,再加上“这种感觉”四个字。123456789101112
     6.表意不明
     指句子里使用了内涵不明确的词语,使语意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最常见的有指代不明、数目不确切、范围不确定等。
    例1:“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了一支烟。”句中的两个“他”分别指代谁,不清楚,可以用人名来替换。
例2:“吴长富今年22岁,是应届毕业生。”究竟是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生不清楚,应指明。
例3:“他抡起石头般大小的拳头。”“石头般大小”不明确。
    7.不合逻辑
    所有的病句都同意义有关,因而所有的病句都涉及逻辑问题。
    ㈠用错概念
    例1:写文章时,有些句子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好,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
    例2:《东方红》这部史诗里有不少民歌,它大胆吸收了民间音调中健康、明朗、清新的因素。
    例1用错了概念,应当将“句子”改用“事物”这个概念。例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范围太小,可改为概念外延大一些的“音乐”或“曲调”。
    ㈡大小概念并列
    例3:他们演出了文艺节目,打猴儿鼓、耍狮子、打篮球、表演武术等。
    “文艺节目”包含了“打猴儿鼓、耍狮子”,可以改为“他们演出了打猴儿鼓、耍狮子等文艺节目,进行了打篮球、武术表演等活动”。
    ㈢自相矛盾  
    例4: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例5:在宣传工作中,我亲眼看到劳动人民过去所受的痛苦。   
    例4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改为“多少人死难,他是幸免的一个”。例5亲眼看到”应改为“体会到”。
    ㈣一面与两面不协调
   例6:“党员的反映情况真实与否,是一个党员对群众负责的标志之一。”“真实与否”有“真实和不真实”两面意思,后头的话只有一面意思,这就造成了不协调,反映情况真实,是党员对群众负责的标志,不真实又怎能成为标志呢?可在“党员”后面加上“是否”二字或去掉“与否”。
    例7:“我们能不能记住抗日战争中日军的暴行,关系到我们不忘国耻,努力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能不能”,包含“能”与“不能”两面意思,后头都只有一面意思。应删去“能不能”或在“不忘国耻”前加上“能否”二字。
㈤否定不当
    例8:“在登山之前,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事故。”“防止不发生事故”成了希望发生事故,可见多用了“不”。
例9:“我们在数学竞赛中获集体第一名,这怎么能不使我们这个班四十八位同学不高兴呢?”两个否定词“不”,又加上反问,有了三次否定,意思是否定的,就是“不高兴”,恰好与原意相反,两个“不”应删去一个。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所选的例子涵盖了高考中涉及的两种考查形式(选择题、主观题),六种语病类型,侧重于对近几年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训练,意在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诊治”病句的能力。训练时,要注意归纳总结,以加深理性认识,做到融会贯通。123456789101112
    二、备考创新训练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只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同企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结合起来,知识就不愁有用武之地。
c.摩托罗拉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d.联合国曾将90年代定为减少自然灾害XX年,以期通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解析]a项词序不当,应为“令现代人无法拒绝”。b项语意与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应当是“知识就不愁没有用武之地”。c项“研制开发”与后面三个短语搭配不当。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b.科技界的同志对这一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职业培训中心举办的机电、缝纫、烹饪三个短训班,开设了汽车与摩托车维修、服装裁剪、中西式菜肴制作等课程,深受学员欢迎。
d.这套网上航班查询系统和民航总局计算机订座系统相连,具有及时、准确、信息全面等特点。
解析:a项中应将“耕种的”中的“的”去掉。b项中“表示”与“兴趣”搭配不当。c应将“开设了”中的“了”改为“的”。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在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上,做了不少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xx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
c.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不断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
d.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
解析:a项“在……上”中间不能插入动宾短语,且与“条件”语义也不搭配。b项中语序不当,应先“理解”后“贯彻”。d项句子要强调的是许多乐迷的承受力不高,应改为“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的票价”。
 答案c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曹雪芹晚年在西山白家幢完成了《石头记》的写作,但始终无力付梓印刷。
b.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是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臂,手指就会被染做蓝色。
c.“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辛弃疾在北固山上,极目江天,喟然长叹。
d.“心在天上,身老沧州”,濛濛细雨中,陆游骑着瘦削的毛驴,辞别剑阁,踏上了东归路。
解析:a项中“始终”表从开始到最后,但语境中无此时间过程。“付梓”即印刷之意,与语句中“印刷”重复。答案a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铜、铅、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b.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c.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
d.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并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解析:a禁锢:束缚,强力限制,用于此不妥当;后部分句序不当,应把“一般”放在“它们”后面。b项应把“是”删去。c项句子结构不合理(“仲裁庭……是……教育手段”)。答案d123456789101112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b.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c.心理健康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d.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解析:a项句式杂糅“关键在于…造就…人才”或“加速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应删去“是十分重要的”。c项应在“起着重要作用”后加“的记载”。d项删去“能否”。
答案b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名美国华裔女学生和同学开发了全球三颗最迷你的卫星,只有手掌般大小,斯坦夫大学已同意把迷你卫星发射至地球轨道。
b.读自己的书,可以动手画出重要的地方;倘是借阅的,不能做记号,可以摘记下来。
c.那时人们将更加重视教育,苦恼的也不是进不了某个大学,你可以在自己的屏幕上看到最优秀的教师为你讲课。
d.苹果中含有大量叫栎素的防氧化,这种物质可以保护人的肺部不受大气污染的影响。
解析:a项中语序不当,“三颗”应放在“全球”之前。c项中主语不一致,“苦恼”分句可改为“你可以不必为进不了某个大学而苦恼”。d项中“氧化”后应加“物质”。
   答案b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走进新建的师范学校的实验大楼,我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来学习。
b.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c.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120辆消防车、  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d.在大量药品广告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保健品来提高和增长孩子的智力。
解析:a项定语“新建的”和“师范学校的”位置颠倒;c项“消防车”同“放弃休假”“坚守”不搭配;d项“提高”和“智力”不搭配。
答案b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   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语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b.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   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
c.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    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d.发展家庭手工业,发展家庭养鸡养猪事    业,我村很快致富,人均收入XX多元。
解析:a项“报刊”包括“杂志”,“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b项:民歌”包括“情歌”;c项前面是两面,后面是一面,不搭配。
答案:d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睡前饱  食,三忌卧处挡风。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   又能否认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123456789101112
c.之华同志去世前,满心希望我能写一篇   有关秋白同志文学活动的文章,就像他写《<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一样。
d.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    不是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解析:b项“否定”“不”与反问语气构成三重否定,使意思反了;c项“他”是之华还是秋白,不确定,d项“这方面”是“欣赏”还是“创作”不确定。
答案:a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埃斯蒂帕克和科    罗拉多斯——普林斯克等著名游览区,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以上的游客。
b.这两年,不少名牌彩电的价格和前几年    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倍。
c.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人士    保守估计,直接损失在六干元以上。
d.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
解析:a项“以上”多余;b项“下降”与“一倍”矛盾;d项是15日还是15日之前,有歧义。
答案:c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局长嘱咐学校的几个领导,新学期的工   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b.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
c.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风亮节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d.他们在遇到因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了克服因难的信心。
解析:b项“一座是”与“四个大字”不搭配;c项“高风亮节”与“榜样”不搭配;d项第二个介词“在”应改为“从”。
答案:a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b.未来的教育不仅更加尊重自身价值的实    现,而且更加重视人自身发展的规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有错误不加以改正,如果是很小的错误,也可能酿成大害。
d.只有恪守学术道德,才能消除学术腐败,     净化学术界。
解析:a项“关于”应改为“对”;b项递进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次序颠倒了;c项让步关系的复句,“如果”应改为“即使”。
  答案d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红楼梦》写了那么多的人,就是因为作者和他所描写的对象长期相处,深深理解了他们的一切。  
 b.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    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c.国庆节,我和表姐来到了北京,游览了天坛公园。虽说是深秋,可公园里依旧到处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素洁高雅的菊花、雍容华贵的牡丹……它们争奇斗艳,互不相让。
  d.今年正月十五的灯会结束了,我和爸爸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呵,明月高悬,繁星满天,多美的夜色啊!
  解析:a项分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项菊花是秋天开放,而牡丹则在春天开花,它们不可能在一起“争奇斗艳”;d项“明月高悬”时绝不会“繁星满天”。b项“高低”是两面,“增长”是一面,但由于储蓄额的高低都是增长,所以并没有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123456789101112
  答案:b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夜,静悄悄地,月光透过玻璃照在写字台上,与灯光辉映在一起,显得更加明亮。
    b.汽车快速行驶在公路上,我透过车窗向外望去,远处麦田里的农民伯伯正在辛勤地劳作,他们的眼里露出对丰收的渴望。路边的农舍里搭满了葡萄架,一串串还没有长熟的葡萄,像一棵棵翡翠似地招人喜爱,偶尔有一两颗熟透了的紫色的葡萄点缀其间,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c.1984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射击名将许海峰为我国夺得了首枚奥运金牌,实现了我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d.什么时候出现月食呢?这取决于太阳、 地球和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只有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才会出现月食现象。  
解析:a项在灯光明亮的屋子里是看不到照在写字台上的月光的,更不用说“与灯光辉映在一起,显得更加明亮”了;b项凭一双肉限是看不到“远处”的“农民伯伯”的眼神的,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对点缀在葡萄串上“的一两颗熟透的紫色的葡萄”也是不可能看到的;d项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会产生日食现象,而非月食现象,当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中间时才会产生月食现象。
    答案:c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XX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b.不久前,一位读者对我的作品给予了一种极不寻常的肯定,他毫无恭维之意,没有使用一个让人忘乎所以的形容词。
c.中国进军世界杯决赛圈的夙愿得以实现,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实在是加大基础建设、解决一些多年难以纠正的弊端,最终把中国足球纳入成熟的职业体制。
d.目前短消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    努力将现在的sms(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2.5g的mmms(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解析:a项双重否定不当,应把“否则”改为“如果”;c项谓语“是”缺少宾语,应在“职业体制”后加“的难得机遇”;d项应把“文字”和“图片”位置颠倒。
答案 b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激励国足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经过    全体职工激烈的讨论,最后决定一次性悬赏100万。
b.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c.部分市县政协委员认真座谈了李瑞环同志的讲话,认为这个讲话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d.市委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制止了群众揭    发的少数单位违反财务制度、请客送礼的错误做法。
解析:a项缺主语,且搭配不当,国足怎能“悬赏”;b项语序不当,“同时”前后要颠倒一下;c项歧义,“部分”限制内容不明。
答案: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123456789101112
b.为了中国电视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走过了十年开拓进取的路程。
c.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我公司的当务之急。
d.市领导在检查某市属国营企业工作时,提醒他们要向竞争对手南方企业学习。
    解析:a项应在“议论文”后加上“能否做到”;b项中“为了”改为“为”;c项中“培养”改为“提高”。
    答案:d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家长和老师对我寄予很高的厚望,我定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b.看到孩子们活泼健康地成长,我从内心里由衷地高兴。
    c.随着文化观念的解放,大陆对张爱玲的创作也日渐重视。
    d.大观园非常酷似清朝的恭亲王府。
    解析:a项中“很高”与“厚望”部分重复;b项中“从内心里”与“由衷”重复;d项中“非常”与“酷似”部分重复。
    答案:c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校一方面要把这次春游的有关情况和要求讲清楚,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自觉遵守纪律,不要到处乱跑。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苏联小说对我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
     c.今年这个村的棉花生产,由于采取地膜  育苗,又狠抓了早管早收,所以普遍长势良好。
     d.一般来说,语文学科的知识水平越高,学科外知识越丰富,则思维越准确、敏捷,领悟能力、分析及推理能力就越强。
     解析:a项中前后不对应,应把“一方面”放在句首;b项中主客体关系颠倒,应紧跟在“我”后面加“来说”;c项中“棉花生产”与“长势良好”搭配不当。
    答案:d
    21.下面语段有四处不妥,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①我国北方地区去年春天遭受13次沙尘暴侵袭的情景令人没齿难忘。为了解决沙化急速加剧这一紧迫问题。②我国将出台防沙治沙,以维护生态安全。③如何确立防沙治沙的法律地位,是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措施。草案规定。④国家在沙化土地所在地区建立政府行政领导生态保护政绩考核制度,对本辖区生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政府行政领导不得继续担任原职或晋升。
  参考答案:① “没齿难忘”改为“终生难忘”②“防沙治沙”后加“的法规”③删去“如何”④“生态质量”后加“恶化”
    22.下面一段句子中六处有语病,请标出四处,标好序号并加以修改。
    节食和强制限食,并非与肥胖作斗争的好办法,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的营养。英国的经验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每道菜要有很大间歇,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含量增加,饥饿感就会减少。英国人的科学进食法就这么简单,这也是英国人体态优雅的结果所在。123456789101112
a.(只填序号)         修改:                          
b.(只填序号)         修改:                          
c.(只填序号)         修改:                          
d.(只填序号)         修改:                          
参考答案:“科学的营养”(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改为“科学的营养法”。“每道菜”(表意不明)改为“各道菜之间”。“避免不过量”(不合逻辑或滥用否定)删掉“不”。“一块小食品”(语序不当)改为“一小块食品”。饥饿感就会减少(搭配不当)。“减少”改为“减轻”或“消失”。“优雅的结果所在”(不合逻辑或因果倒置)改为“优雅的原因所在”。(任选四句修改)
23.下面一则擦玻璃器的广告在语言表达上有毛病,请加以改正(不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本产品根据玻璃导磁原理而制造,是随着城乡高楼大厦逐年增多的今天,普遍存在着擦玻璃难和窗外擦玻璃危险等问题。为此,本公司特向用户推荐这一理想产品。
 改正:                                                                [答案]a本产品根据玻璃导磁原理制造。随着城乡高楼大厦逐年增多(或“在城乡高楼大厦逐年增多的今天”),普遍存在着擦玻璃难和窗外擦玻璃危险等问题。为此,本公司特向用户推荐这一理想产品。b随着城乡高楼大厦逐年的增多,普遍存在着擦玻璃难和窗外擦玻璃危险等问题。为此,本公司根据玻璃导磁原理制造了擦玻璃器,特向用户推荐。  备课资料汇编      一、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 XX年春季全国高考题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b.水稻基因组在已知的各类植物基因组中是最大的,共4.3亿对碱基,约为人类基因组的七分之一。      c.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延长东南亚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贫困人口造成伤害。     d.不久前,中国入世谈判代表龙永图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就入世后人才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答案]a XX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答案:修改为: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XX年全国高考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解析]用语感认识法,可发现b句的“万一”和“若”语义重复;用检查“枝叶”法,发现c句缺少与“针对”呼应的词语,d句则犯了定语(平均年龄仅20岁)与中心词(作品)搭配不当的错误。[答案] a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值得特别重视。做题时一般先从成分是否残缺、搭配入手。 修改病句,也是经常出现的,常常放在b卷中的语言运用题中。病句题来源于当前的报章杂志,内容大都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有的文字侧重于书面语,有的文字侧重于口语;有的是消息,有的是政论文字等等。     二、语句正误辨别的方法     1.语感判断法。     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形成的对用词造句规则的感性认识。可将语句默默地读几遍,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意思不清晰的地方,就可能是语病所在。这个地方就应该特别注意,作仔细检查。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枝干梳理法     即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如:“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用紧缩法,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事情卫星可完成,“事情”不能说“完成”,只能说“做完”,这儿犯’搭配不当的错误。 压缩主干之后,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就要针对枝叶”(定语、状语、补语)看看有没有问题。看看句子是否存在重复赘余、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局部的搭配不当等问题。如: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这一句子压缩后没发现问题,再仔细审视定语与中心语“研制开发”的关系,发现“新技术”不能‘研制”只能“开发”,所以不搭配。      3.造句类比法      对于一些一时拿不准是否有语病,语感上觉得别扭,用语法分析也比较困难或结构繁杂的句子,可以仿照原句主结构造几个常见的句子,进行类比分析,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是否有语病且在哪个地方。如“他有浓厚的虚荣心,不愿去扫街道。”划线处是否有毛病?由于“浓厚的爱国心”、“浓厚的上进心”都没有这种用法,所以划线处也是不当的。      4.逻辑分析法       如果从语法上找不出毛病,那就要用逻辑上进行判断。如“我读电影”,在语法上并无错,但不符情理。再如“是否刻苦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前提之一。”语法上无毛病,但逻辑上不对应。     三、病句修改“四字诀”   近几年的考题往往在第ⅱ卷中有简答题的语病修改,一般常用的方法是:  补:成分残缺的要补上。  删:多余的词或短语要删除。   换:用词、用语不准确、不恰当、不得体,要用新的内容加以替换。 调:语序前后不恰当、不连贯,要加以调换。 

1234567891011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991.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