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2019届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XX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6:正确使用熟语
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
“正确使用熟语”属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具体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能够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熟语。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辨析成语正误为主,大都采用四选一的客观选择题,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个别省份出现了将熟语与成语结合起来的混合考查题,并出现了一些主观题型。据此分析,熟语检测今后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及热点之一,选材将会更加贴近时代,同时,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的考查也会浮出水面,使得语言材料更加生活化和通俗化。
 
关口金题——【高考金题速传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XX年高考安徽卷)
    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 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解析】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使用无误。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 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这里属于对象误用。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这里属于感情色彩误用。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该成语不用来指境况艰难或危险。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XX年高考全国卷ⅰ)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解析】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使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使用对象错误。
    【答案】b。[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通关技巧—【备考方略巧点拨】

    1.语境分析法
    答题时,注意审视语境,瞻前顾后地考虑此处使用的熟语应具有怎样的感情色彩以及适用对象等。如: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1234567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解析】本题可采用语境分析法。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牵动人心。为褒义词,此处则是贬义语境。“怨声载道”形容群众普遍不满,“义无反顿”是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二者均不合语境。“怒形于色”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符合语境。【答案】d。【跟踪练习】
    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母校喜迎四十华诞,四十年来,母校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
    2.差异比较法
    熟语中有些意义相近,但侧重点不同,适用的场合也就不同。对这些熟语,答题时,就可以采用辨析差异的方法。如:
    下列各句中,加 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解析】本题可采用差异分析法。泥沙俱下: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在一起,好坏难分。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多含贬义。额手称庆: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多用于贬义。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捉襟见肘:①形容衣服破烂;②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义项②与“顾此失彼”意思颇为相近。
    【答案】d。
    【跟踪练习】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a.新近,历时31个月、耗费2亿巨资修缮的恭王府邸又对外开放,前往祈福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b.一贫困县耗资千余万元邀请明星举办大型演唱活动,而一些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却因财政困难而搁浅。(刻不容缓)
    c.真正达观的人遭遇打击,心理仍能保持平衡状态,身处困境,仍能安之若素,且能乐对困境,昂然进取。(随遇而安)1234567
    d.《定风波》颇能显示苏轼的豪放气概:任凭它风吹雨打,将一切打击与磨难置之度外,履险如夷,啸歌前行。(漠然置之)
    3.语法分析法
    有些熟语题,其实属于语病题 ,常见的有表意重复、搭配不当、自相矛盾等。如: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 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然而,中国观众似乎只对俄罗斯芭蕾舞团情有独钟。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最后任何人胜出,都在情理之中。
    【解析】该题可采用语法分析法。“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应是“博物馆的收费”。
    【答案】c。
     【跟踪练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最近一期的《瞭望 新闻周刊》有文章称“消费就是爱国”,乐毅撰文加以嘲笑:我从来没有想到量入为出的生活方式,居然会成为一种道德瑕疵。
    b.我们习惯于为一些宏大的思路击掌,却忽视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有可能带来制度影响的小变革。
    c.借鉴我国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一定要有选择,不能兼收并蓄,囫囵吞枣。
    d.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通关雷区——【考场失误细琢磨】
    1.望文生义
    熟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且多有典故来历,个别熟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稍不留意,就容易望文生义。如: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等量齐观”是将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的意思,本身为贬义,容易望文生义,理解为“一视同仁”。
    2.断取词义
    熟语意义具有整体性、凝固性,只凭借主观选取熟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作为整个熟语的意义,就会导致错误。如: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而该句只择取了熟语中“休”、“息”的意思。
    3.一知半解
    不少熟语,如果只知道其引申义,而不了解其本义,在这个熟语使用本义时,就易被误认为是用错了。如: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粉墨登场”本义指演员妆扮后进行表演,是个中性词。句中使用无误。1234567
    4.指鹿为马
    有的熟语与其他熟语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防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句中把它与语素完全相同,但语素位置不同,且语意相反的熟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5.褒贬颠倒
    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类,不明褒贬,就易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推波助澜”比 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6.张冠李戴
    熟语大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易出现错误。如: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此处用错了对象。
    7.谦敬错位
    谦词,只能对己;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谦敬错位。如: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句中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属于“谦词敬用”。
    8.功能混乱
    熟语由于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把握不准,就易出现错误。如: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走马观花”是一个动词性熟语,在句中应作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熟语,用来充当“感受”的状语。
    9.不明限定
    有些熟语只适用于特定的句式,辨识不清,就易出错。如: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熟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
    10.轻重失度
    有些熟语词义较轻,有些熟语词义较重,辨识不清,就易出现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等错误。如: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敌人,给自己留下后患。句中用来形容缺点错误,不仅对象不当,而且程度过重。
    11.表义重复
    熟语精练警策,言简意赅,如不注意熟语和句子中其他成分语义的比较对照,就易出现语义重复的错误。如: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引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的意思,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的“让人”重复。
    12.不合情理
    有些熟语从意义上看似乎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就有问题了,如不留意,就会陷入误区。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是慢慢行走就当着坐车的意思,而本句中描述的抢险形势甚是紧急,不会有“安步当车”的闲情逸致。1234567
通关演习——【高考冲刺大通关】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最近,美国权威杂志公布了19部世界最伟大的功夫片。其中中国功夫片入围14部,独占鳌头。在北京,许多外国留学生业余时间最喜欢看的也是中国功夫片。
    b.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没有断层,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基础非常深厚,汶川地震后中国国内的表现反映了这一点,在大是大非面前,所有地方主义都给爱国主义让路。
    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说,想起20年前成功推倒柏林墙的一幕,柏林人如今颇有些懊悔,以致如今的游客很难寻找到昔日柏林墙的蛛丝马迹。
    d.秦牧的《青年人应该怎样选择生活道路》,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开宗明义,点明“青年人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选择正确生活道路”这一中心论点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年,方滨兴将自己的专业视角聚焦在年轻人身上,为打造青少年绿色上网空间不遗余力地奔走。
    b.说形势,条分缕析;谈部署,具体而微。中国政府一系列刺激经济的举措,让中外记者印象更加深刻。
    c.“鲨鱼皮”(泳衣)的席卷之势,在世界体育用品制造业引起“公愤”。由于各国选手对“鲨鱼皮”趋之若鹜,使其成为其他竞争对手的“眼中钉”。
    d.神话固然有些虚无缥缈,但它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土壤里,体现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种以上的丹顶鹤常年生活在黑龙江松嫩平原的扎龙湿地,这对维护松嫩平原的生态平衡具有无可非议的作用。
    b.动漫作品是离童心最近的文化艺术,它的文化情结植根在 心灵最深处,对人的一生都起着潜滋暗长的影响。
    c.村东镇海尔专卖店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店已经出售了近300件“家电下乡”产品,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不仅坑骗了消费者,而且败坏了“家电下乡”的名声。
    d.“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一味地大行不顾细谨,不注重自身修养,小恶丛生,就会集腋成裘,铸成大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全班50多名同学中,他很不引人注意,也没有取得过什么好成绩,然而语文老师对他刮目相看,无论是课堂发言,还是即兴演讲,总是先叫到他。
    b.随着雅典奥运会的落幕,奥运冠军成了广告商们追逐的香饽饽,部分奥运冠军疏于赛场,忙于商场,电视广告中的出镜率已高得无以复加。
    c.新型激光疗法作为一种精确制导、定向爆破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许多血管瘤患者解除了心腹之患。
    d.这批优秀的研究生毕业了,却赶上经济危机,就业雪上加霜,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陷入危机,期待锦上添花。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1234567
( )
    a.汶川地震让许多人家园尽毁,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易地重建。一年过去了,大多数人已从灾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安土重迁,安居乐业。
    b.经济不景气,股市连连下跌,沪深股指都缩水了将近三分之二,许多人多年的积蓄就这样付诸东流了。

    c.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任何国家都不大可能“独善其身”,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有双赢的结果,“三人成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d.xx海外的资产陆续被曝光,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亿,他本人称这是政治献金,而媒体则说这是他搜括的民脂民膏。
    6.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政府对房屋售价控制不严,开发商很容易获得不合理的巨额利润;特别是由于监管不到位和征信体系的不完善,炒房者很容易捕获这种保障品,使低收入人群望洋兴叹。
    b.当下,求职之难,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如果大学生都能勇敢地面对,放下身段,从扫地开始,别人不愿干的我都愿意干,那么,将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c.教育公平备受关注,如果教育越来越“精英化”,如果“龙生龙凤生凤”成了冲不破的“怪圈”,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将失去“跳龙门”的梦想,社会将失去公平正义。
    d.医护人员被称为“白衣天使”,他们以救护病人为神圣天职,以维护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己任,使那些不幸走进医院的人们如沐春风,倍感温暖。
    7.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与家长的态度截然不同,银行界对发展大学生信用卡业务普遍抱有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这对培养这些大学生珍视个人信用、自我约束、理性消费的意识大有裨益。
    b.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不绝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c.今年年初,政协委员对市里28个部门一一进行调研评议,当面锣对面鼓地敲出52条整改意见。
    d.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与人类相似,今后可仿此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更卓有成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
    8.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赵一见人就说:“古 人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我这个人一辈子从不食言,绝对是一言九鼎。”
    b.赵工碰到健谈的钱工,喜笑颜开地说:“老伙计,可把我闷死了。近日可有什么高见?我正准备洗耳恭听呢。”
    c.面对同事送来的科研奖金,因为家中出事而中途退出攻关的杨技术员连连推辞说:“无功受禄,这多不好意思。”
    d.老李65岁才从单位退休,不过还是不断有人上门请他做事,但他总是笑着说:“老啦,我只有敬谢不敏啦。”
    9.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别人都说刘庆春如何如何了得,依我看,也不过如此,还不是因为他有幸忝列门墙于名师?1234567
    b.老兄,这是我第一次向您提出不情之请,你可一定要帮忙,就算给小弟一个面子了,好不好?
    c.其实,我哪里是刻苦,只不过我知道自己接受能力差,这又是一门很难学的专业很强的学科,于是便笨鸟先飞罢了。
    d.这几件东西是从我曾祖父 那儿留传下来的,虽然值不得几个钱,但敝帚自珍,我可是舍不得出手的。[来源:学科网]
 
通关目标6:
【跟踪练习】1.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与语境“一马当先”之类的意思不符)。2.b(“迫在眉睫”和“刻不容缓”都指事情十分紧迫,得马上去做。
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等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不绝如缕”意即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形容情势十分危急,或形容声音幽微不绝。c.“安之若素”中的“之”一般指不顺利、不如意的情况;“随遇而安”表示能适应各种环境,不一定有所指。d.“置之度外”形容不放在心上,含褒义;“漠然置之”指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用在本应自己关心处理的事情上,含贬义)。3.d(“芸芸众生”与“所有”重复)。
    【通关演习】1.d(开宗明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不合语境。a.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b.大是大非: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c.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2.b(具体而微:事物内容已大体具备,只是规模或形状小些。不合语境,此处应使用“细致入微”。a.不遗余力:不留存剩余的力量,意思是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此处使用正确。c.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用来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含贬义,此处使用正确。d.虚无缥缈:形容虚幻渺茫、不可捉摸或不可靠的事物。此处使用正确)。3.c(鱼目混珠,拿鱼眼睛来冒充珍珠,用来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符合此处语境。a.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用来表示做得妥当。不符合此处语境,应使用“无可替代”。b.潜滋暗长:指思想、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滋生发展。“影响”,强调的是变化,此处应该使用“潜移默化”。d.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用来比喻积少成多。多含褒义,不符合此处语境)。4.b(a.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应用“另眼相看”。c.心腹之患: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d .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这里应用“雪中送炭”)。5.a(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与句意不符。b.付诸东流: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c.独善其身:做不了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d.民脂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6.d(如沐春风:同“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成语中的“春风”不再是本义,而是比喻义。现多指受到老师的教导)。7.a(b.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很好,说话不间断,且一般作定语。c.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的商讨和争论,语境不妥。d.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这里与成绩无关)。8.a(一言九鼎:敬辞。别人说话顶用,受到大家尊重。b.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c.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d.敬谢不敏: 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9.a(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b.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c.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d.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祖父那儿留传下来的,虽然值不得几个钱,但敝帚自珍,我可是舍不得出手的。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986.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