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散文思维导图】2019届高三语文散文阅读1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
作者:门开美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散文大致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和议论明理类。
一、技巧指导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人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把握文章的脉络。
3,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4,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鲜明突出。
5,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
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写出精炼确切、符合要求的答案。
二、方法点拨
(一)理解重要词语
1,命题角度: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
答题思路:
(1)本义人手,追根溯源。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下文找到相关语境。
(2)关键句子寻线索。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
(3)思路延伸得情感。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并找到答案。
2,命题角度: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词语
答题思路:
(1)明确词语地位。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要看清它是文章的标题还是主旨词。
(2)分析结构抓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看清作者写了几个层面。
(3)抓关键词句,概括要点。从体现几个层面的关键旬、关键词人手,概括答案。
3,命题角度: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
答题思路:
(1)审清题意明区域。看清答案从段中找,还是从全文找。
(2)整体把握,分清层次。给段落或文章分层,找全词语的内涵层面。
(3)锁定关键词。由体现词语层面的关键词概括出答案。
4,命题角度: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
(1)结合文意定层面。结合文意,分清该词语包括几个层面的意思。
(2)立足全文,锁定区域。找出体现词语各层面意思的区域,锁定关键句。
(3)归纳概括。从关键句中找出体现词语各层面意思的关键词,归纳并概括出答案。
5,命题角度:需要概括含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
(1)明确地位,审清题意。分析题干要求,看清需要概括含义的词语是文章的标题还是段落中心词。
(2)分清层面,概括信息。立足全文,分清词语包含的各层面意思,总结概括出含义要点。
6,命题角度: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指代义) 123
答题思路:
(1)理解词语本义。所谓词语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理解其本义,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其特殊意义。
(2)圈定特殊语境。即圈定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如此,方能理解词语特殊含义产生的环境。
(3)联系语境分析。联系特殊语境中的内容,如背景、目的等,进而分析其“潜台词”,从而获取词语的特殊含义。
7,命题角度:运用了修辞的词语(修辞义)
答题思路:
(1)理解词语的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
(2)联系语境析修辞。任何修辞离开了具体语境,便不能发生作用。故要联系题干中要求解释的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有效阅读区间),分析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格。
(3)瞻前顾后断深意。在有效阅读区间内,该词语的前或后皆有对其进行直接阐释的句子、段落。抓住了这些阐释性语句、语段,便找到了打开词语修辞义大门的钥匙。
(4)概览全文看表里。若在有效阅读区间内没有对需释义的词语的阐释性语句、语段,可联系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表)写什么,实际(里)写什么,而后由表及里,联系修辞方法分析该词的修辞义。
8,命题角度: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答题思路:
(1)锁定有效阅读区间。根据题干提示,找到需要解释的词语在文中的对应位置,缩小搜索答案的范围。
(2)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高考现代文阅读文本的相关区间中,一般都有与试题答案相对应的阐述性、表述性词语、句子。抓住它们,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
(二)表达技巧鉴赏
1,从题干及选项中获得答题的信息
要善于揣摩命题人的意图,找到答题的切入口,从而准确地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区间。
题干中常常会指明问题的区间和考查目的及要求。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很快找到答题的切入口。
2,从内容上把握答题要领
解答表达技巧类试题时,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侧重内容的一般是为了证明观点或增强表达效果;侧重形式的一般会问使用什么手法和表现方法。回答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具体,不可笼统地“贴标签”。
3,语言力求准确、精炼、概括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要考查形式,所以组织好答题语言,把筛选整合好的内容准确、精练、概括地表述出来,显得非常重要。
(1)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
(2)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从适宜的角度作答;
(3)语言表述力求精炼;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首先要理解、把握作品的基本语汇、句段、结构、章法;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表述能力,懂得一定的写作技法;再次是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归纳能力,根据整体阅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作品的相关内容。
(三)理解表达作用
1,人称表达类
命题通常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或行文中人称的变化,或称谓的变化。
解题思路:
(1)确定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2,修辞方法类
(1)确定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等;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等;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等。 123
(3)确定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具体作用。
3,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的具体表达方式命题。
(1)确定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的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定指定语段运用的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行文段落类
解题思路:
(1)确定指定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作用,确定答题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
5,表现手法类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6,物象类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作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如下:
①开头结尾的谋划;②详略主次的安排;③行文线索的贯穿;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思考角度:
①勾连上下文的线索;②对内容的充实;③对主旨的深化、升华;④寄托的思想感情。
相关教案
- [高考三国演义名著简答题]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边城》、《哈姆雷特》
- [2019高考语文全国一卷答案及解析]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3
-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_2019届高考语文讲座复习教案
- 【全品高考第二轮专题语文答案】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 2019安徽高考文综卷及答案|201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_2019届高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正确使用词语2
- 锤炼思想写得有文采|《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教案
- 【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设计】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 【2019高考语文全国二卷作文】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学常识典故复习25
-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术语)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详细阅读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详细阅读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详细阅读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详细阅读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详细阅读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详细阅读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详细阅读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详细阅读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