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塾师_闺塾..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张连生

《闺塾》【一】
学习目的
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重点
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难点
1.这出戏在杜丽娘性格发展中的作用
2.戏中反理学的内容是如何表现的。
学习方法
解析、鉴赏
学习过程
一、点拨: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土,开始进入官场,目睹江南各地连年水旱,“西河尸若鱼,东岳鬼全瘦”、“督理荒政”的大官,“贪赃宴乐,扰害饥民”,以致社会动荡不安,遂于万历十九年(191)上《论辅臣科臣疏》,弹劾执政者申时行,希望朝廷整肃吏治,”以新时政”。结果,不但意见未采纳,反由南京贬至广东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做典史。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在遂昌作过一些抑制豪强、整顿税制的工作。后因不附权贵,时遭排斥,陷于苦闷徬徨,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家。此后专心创作,连续写出《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三部戏曲,连同旧作《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因所居名玉茗堂,又称《玉茗堂四梦》。“四梦”中最突出的是《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通过戏剧讽刺腐败政治和反动理学,具有积极意义。作品重在表达主题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不受曲律限制,后有不少模仿者。形成戏曲创作中的“临川派”。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闺塾》是《牡丹亭》的第七出(全剧共五十五出),是后世经常上演的剧目,称为《春香闹学》。春香是杜丽娘的侍女,陪伴丽娘读书,她对老学究陈最良迂腐思想十分反感,总要寻些事来嘲笑陈最良,反对封建教条。杜丽娘对陈最良的教育也很反感,但出于礼貌不像春香那样公然反抗。她在塾中读《关睢》一诗,唤起她对爱的渴望,引起她感春、伤春的情怀。《闺塾》中三个人物各有性格特点,展开维护封建礼教和反对封建教条的冲突十分自然,语言风趣。
二、作品简介:
课文节选了《牡丹亭》的第七出《闺塾》(近代演出本叫《春香闹学》)。
《闺塾》描写杜丽娘听老塾师讲课的情景,用老塾师的迂腐守旧衬托侍女春香的活泼、机智、勇敢,以及丽娘内心对自由的渴望。老塾师以《诗经》中的诗作为对丽娘进行封建道德教育的教材,然而诗的内容恰恰引动了丽娘的思春之情。这是对封建教育的绝妙讽刺。课文分四个场面:一是课前,二是讲诗,三是模字,四是课后。
三、主题:
剧本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闺塾》【二】
学习目的
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重点
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难点
3.这出戏在杜丽娘性格发展中的作用
4.戏中反理学的内容是如何表现的。
学习方法
解析、鉴赏
学习过程
一、释疑解难:
《闺塾》这出戏在杜丽娘性格发展中有何作用?
杜丽娘本是在严格的封建官宦家庭和腐儒陈最良教育训导下成长的少女,性格温顺,但她深居闺阁,生活空虚。处于青春时期,内心感到寂寞,有难言的精神苦闷。因此当塾师陈最良向她解释《关雎》,灌输“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封建教条时,却激发了丽娘与封建礼教相悖的情思,叹惜人不如鸟,鸟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之所爱,而她却不能。可以说,《闺塾》一出,《诗经》中热烈的情歌开启了她的心扉,唤起了她青春的觉醒。在春香的影响下,她做出了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行动,瞒着父母去游园,全剧的情节从此迅速展开。当她游园时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更感到良辰美景虚度的苦闷。她长期被关闭的心扉打开了,被压抑的情思激荡了,她渴望着爱,在生活中得不到的爱,就托之于梦中的少年,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大胆地追求她理想中的爱,终于和她思念中的人结为夫妻。她的反抗性格一步步形成,而《闺塾》一出正是她由温顺到反抗这种转折的起点。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末)听讲:“关关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贴)怎样声儿? (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贴)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末)胡说!这是兴。(贴)兴个甚的那?(末)兴者,起也。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 (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旦)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1.①文中涉及的三个人物是
②“是了。不是昨天是前天,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这几句表现出了什么语言特点?刻画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最良的话表现出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②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③在《闺塾》中也提到了《关雎》这首诗,在陈最良看来,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主题?
答案:1.①陈最良、杜丽娘、春香 ②语言特点是:诙谐、幽默 人物性格是:开朗、直爽、伶俐、敢说。 ③封建、迂腐。
2.①比兴的手法。②表现出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的向往。③是吟咏“后妃之德”,是“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3941.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