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原理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因果联系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价值取向:
使学生明白生活的智慧就在于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学习中要有探究的热情、勇气和信心,并且在生活中要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重点】
因果联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和方法】
思考提问和教师点拨法。
复习:
同学们听说过“蝴蝶效应”的原理吗?谁能给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原理的内容?
这个原理体现了什么哲理呢?
蝴蝶效应的原理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着的。
导入:
美国媒体声称洛杉矶污染物25%来自中国
美联社的这条消息称,“中国的空气污染影响到了邻近的韩国和日本,不过,直到最近研究者才意识到,其实中国空气污染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日韩,它已经到达了北美上空”。
美国环保署甚至作出了更惊人的估计:“在某些时候,洛杉矶上空的空气污染有25%都可溯源到中国。”。
对此报道的结论你是否认同呢?能不能说说你的理由?
美国的污染是不是部分地由于中国造成的,这就要看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联系。那么什么是因果联系呢?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板书)
1.事物因果联系的含义、特点和辩证关系(板书)
⑴因果联系的含义(板书)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哲学上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其他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作为引起者总是出现在先,结果作为被引起者,总是出现在后,我们常说的“事出有因”“前因后果”。可见,因果联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
设疑:那么,是不是说事物之间具有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归纳:如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虽然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构不成因果联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设疑:那么,因果联系除了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还必须具备什么特点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事物的因果联系既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一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只有这两个特点同时具备才叫因果联系,这就是因果联系的特点。
教师设疑:一种关系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才构成因果联系。这两个特点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起被引起的关系更重要。因为,事物之间光具备先行后续的关系,而不具备引起被引起的关系不能构成因果联系,而具有引起被引起的关系,一定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就一定是因果关系。所以,它是因果关系的本质特征。
⑵因果联系的特点(板书)
①先行后续
②引起被引起(因果联系的本质特征)
对于“污染事件”美方作出了他们的解释,中方也作出了反驳。
美方观点:
美国媒体在报道中还找到了研究人员,出示了“证据”。文章称,加州塔玛佩斯山州立公园空气监测站的研究人员克里夫说,他搜集到大量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它们是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烧煤的工厂、熔炉、柴油机和沙尘暴中飘来的。克里夫一直在塔玛佩斯山州立公园、太浩湖边多内峰等地的空气监测站进行研究。他发现,这几处的空气污染源都不是当地,沙尘中的成分与戈壁滩和其他亚洲地区的成分一致。克里夫说,亚洲地区1/3的污染是尘土污染,这是因为森林退化和干旱越来越严重,其他的污染还有硫磺、煤烟、金属颗粒,这些都是从煤、柴油和其他燃料燃烧中产生的。123
中国的空气污染物是如何到达美国的呢?美国研究人员解释说,亚洲空气污染物随着气流达到美国,亚洲任何地方的空气污染,在气流的影响下,在5天到2周的时间里都能穿越太平洋达到美国。
中方观点:
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对此予以否认:“这个事不太客观,结论有点令人怀疑。”他表示,空气污染物的传输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传输的客观规律都在研究之中,并没有确定性的答案。污染物万里迢迢到美国洛杉矶,其间有哪些变化很难说。能够精确测算出25%来自于中国,更是令人怀疑。
你认为哪一方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呢?
你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⑶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板书)
因果联系 原因 结果
区别 含义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时间顺序 在先 在后
地位作用 主动,引起者 被动,被引起者
联系 互相依赖 原因离不开结果,结果也离不开原因。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关系中是结果
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①区别
教师分析:正因为原因和结果有这些严格的区别,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们混淆。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我们不能随意颠倒原因和结果的顺序,否则,将会闹出笑话。例如:在“侵略者侵略,被侵略者反抗”这个因果联系中,因果就不能颠倒,否则,将是非常荒谬的。
设疑:原因和结果能否相互分离呢?
②联系
分析:第一,原因离不开结果,一定的原因必定引起一定的结果;同样,结果也离不开原因,一定的结果必定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二者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环境污染在工业排出的废气废水中是结果,在危害人体健康中就成了原因。损害人体健康在环境污染中是结果,在影响工作和学习中就成了原因。可见,一种现象,在这一场合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说明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是转化的第一种情形。
学生活动:
小游戏“因果链条”,老师说出一个结果,看那个组的同学能把这个因果链条尽可能地接续下去,接续最多的一组为获胜方。
如:小刚迟到了-因为昨晚没睡好-作业写得太晚-基础不扎实-上课听讲不认真……
例如: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中,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是因,消费是果。而消费反过来也影响生产的发展,能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是因,生产是果。可见,在这一关系中,它们是互为因果,这是转化的另一种情形。
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互为因果的例子呢?
【特别注意】
因果之间的转化是存在着一定的条件的,这种条件不具备时,因果之间的转化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并非任何一个因果联系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设疑:掌握这一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2.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⑴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前面提到的“蝴蝶效应”是混沌理论的重要成果。但它还需要人们给予进一步的科学论证,究竟美国的污染和中国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还需要两国的科学家对污染的原因,污染物的传输规律等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否则只能是感情层面的对峙和抗争,谁都缺乏说服力。123
请看
福寿螺该怎么吃?
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至4000双筷子,我们一年要吃掉2500万棵树
日本奢侈地消费中国森林,一次性筷子99%来自中国
设疑:
你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⑵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任何事物都含有其根源,而导致一次次损失,一场场事故,一次次灾难的,往往是人为的原因――因某个人缺乏自觉性和责任感,某个环节没有做到位等。一个小小的失误,便可能酿出一场大祸。如果我们对某一事物当作原因来看待。预见它可能产生的后果。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的结果,必然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危害。
同学们我们应该明白,人的智慧就在于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学习中要有探究的热情、勇气和信心,在生活中要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课堂练习】
1.(06,广东政治卷,28)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从哲学上看(bd)
a.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
b.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c.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
d.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2.(05,北京卷,35)漫画和成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与图10漫画反映相近哲理的成语是(a)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XX年,江苏卷)近几年来,“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识。“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已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战略。上述材料表明(b)
①科技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因果联系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互促进的③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④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4.(XX年,北京文综卷)近两年,全国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都在100万起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XX多亿元。安全就是效益。这个事实说明(b)
a.有失误必有安全事故 b.安全事故是经济损失之故
c.有安全必有利润 d.安全与效益互为因果关系
5.(XX年,广东.河南卷)XX年10月,广东南海石化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40多亿元,年产乙烯80多万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大的工业合资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广东的产业升级,带来巨大的石化下游项目投资机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对我国石化工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这一项目的建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双方可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
c.整体和部分之间不可分割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2016.html
-
[哲学常识考试题库]《哲学常识》第七课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详细阅读
《哲学常识》第七课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难点】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 识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所包含的意思。 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要求学生掌握错误原因;⑵能力方面: 提高抽象思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教...
-
[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第二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节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第一框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从容说课第一,框主要讲矛盾特殊性及其表现。从总体上看,本框所讲的道理没有太大的难度,通过学生自己读、议,基本可以理解。老师的讲,主要在导入,处理重、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内在联系以及组织引导学生的议和练等几个环节上。第二,在教学...
-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4 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课堂探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米,...
-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思维导图]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详细阅读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课本知识整合(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政府依法行政(1)内涵:依法行政就是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各项事务。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注意: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
-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案详细阅读
一、考点整合 (一)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理解:(1)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讲的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既不是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
-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思维导图】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详细阅读
高二政治 ◆必修3 ◆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讲案 学习目标课标考纲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内容目标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重、难点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基本观...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2)文字的作用、意义(3)史学典籍(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5)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6)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7)不同区域的文化(8)各民族文化◇理解:...
-
[七上数学第一节课视频]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详细阅读
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掌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用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通过“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高学...
-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第二框题社会历史的主体详细阅读
第二框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提示:(1)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