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课】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说课型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教案 2014-08-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在历史进程中我国人民作出的郑重选择,是由党的性质、宗旨等决定的。

②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既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2.能力目标:①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对中国近代史各种政治力量和出现的种种建国方案进行比较鉴别作出的理性选择,初步学会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了解郑培民等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依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

③确定为教学重点的理由是:为学生进一步掌握党的性质与宗旨架起知识桥梁,深化对党的领导核心与执政资格和执政能力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确定理由:高一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历史比较分析能力(仅有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还不够),对此难以完全接受。当今世界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但面临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复杂国际形势,巩固完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经受严峻考验。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主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预成目标

新中国诞生前夕三种政治力量较量

①引导学生预习教材第62页的三个历史镜头,完成几个问题。

②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

自主预习,查找关键词,联系历史知识。

通过三组镜头的分析与比较,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历史分析的能力,提高对中国共产党地位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查找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地位确定的依据,从而让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与意义,明确中国共产党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

自主预习,认知历史,明确现实。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确立的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

弹性化教案

①科学执政与科学发展观关系如何?

②民主执政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如何?

③依法执政征收依法治国的关系如何?

教后体会或信息反馈

①执政资格(其中的“历史”、“法律”的含义是什么?)

②执政能力应如何不断提高?

③资格与能力这一对词对我们学习有何启示?

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不断更新。

教学方法补充或教学资料补充

①数据法(三组镜头、三种方案、三种执政方式、三个时间(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②分析比较法。

③演讲法(课堂):掌握三种执政方式。

④政史知识渗透交叉学习法等。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86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