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_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一、【教学目标】::
(1)辩证否定的含义(2)形而上学否定观
(3)肯定一切(4)否定一切(5)“扬弃”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1、辩证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三、【辅助教学】:
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框题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课堂探究: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探究提示: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教材中列宁的名言体现的是辩证的否定观,它是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根本对立的一种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这是因为: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思维拓展:(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的存在、保持事物的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它事物的方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它极力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所以它是属于肯定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它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竭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所以它是属于否定的方面。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事物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当事物的肯定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就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但是,经过双方的相互斗争,当否定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使其由原来处于次要的地位转化为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于是,旧事物被否定了,代替它的是新事物。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一个特点。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条件的,对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必然的,有积极意义的。但任何事物的存在又不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其存在的合理性就会逐渐丧失,由原来合理的变为不合理的,由积极的变为消极的,这时,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就逐渐发展为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于是否定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事物便由旧质向新质转化。可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通过否定实现的,不经过否定,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也不能产生,所以,没有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二个特点。1234567
否定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根本性的质变,因此新旧事物之问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辩证的否定并不是把旧事物简单地抛弃,而是既否定,又肯定,既抛弃,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就是说,被否定的只是旧事物中过了时的、消极的东西.对于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则肯定和保留,并加以改造、提高、吸收,使之成为新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例如,植物否定种子,就是吸收了,种子中的有用成分而成长为幼苗,并不断发展起来的。新的社会制度否定旧的社会制度,也保留了旧社会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一切积极成果。经过改造,作为新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可见,否定既是新事物代替了旧事物,同时又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既是使旧的过程中断,又是使新过程与旧过程相衔接,它是新事物和旧事物相互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环节的否定也叫做“扬弃”。恩格斯说,“扬弃”就是“既被克服又被保留”,就是说,在“扬弃”中,新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旧事物,不是化为绝对的无,而是战胜、克服旧事物,并把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吸取过来,加以同化,作为自身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事物如果抛弃了旧事物内部的一切东西,割断和旧事物的一切联系,就会使发展成为不可能。
◇课堂练习:
1.列宁号召青年要成为共产主义者.要成为和过去的旧东西实行彻底决裂的一代新人,然而他又说:如果你们试图从这里得出结论说,不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就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那你们就犯了极大的错误。
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帝,是既肯定又胥定,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我们青年要真正成为共产主义的新的一代人,就必须和过去l}j东西实行彻底决裂。
(3)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无产阶:级的文化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拒绝学习和吸取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在理论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因此,我们青年只有在实践中不倦地学习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知识,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真正成为;共产主义者。
解析:解答该题关键是能正确地审明材料。材料有两层意思,一是“决裂”,二是“掌握”,从哲学上讲就是既否定又肯定,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课堂探究:(1)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2)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探究提示:(1)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1234567
(2)辩证否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①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体现了旧事物向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也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③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全盘抛弃,而是要吸收并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④辩证的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既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又保留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并以此作为新事物发展的条件。否定不是简单地抛弃旧事物,而是“扬弃”。
5.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认为事物内部不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把事物看成是没有矛盾的绝对统一体,一事物是它自己,就永远不会转化为它事物。它不把否定看作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看成外力作用的结果。它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把否定看作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一笔勾销,没有任何的保留,否定一切;它把肯定看作绝对的肯定,肯定一切。这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根本错误的。因此,我们必须弄清它在理论上的错误和在实践中的表现,以提高我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1)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肯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它否认事物内部有否定的方面,认为某物就是某物,不可能变成他物,这就否认了事物的质变,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上,它对待旧事物的态度是不加批判的全部保留,只要继承,不要批判。
例如,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者,对于封建性的糟粕百般颂扬,对于先进的科学文化极力抵制,他们总向后看,以为什么都是古人的好;在对待向外国学习上,盲目地肯定外国的一切,无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反对学习要结合本国的特点一切照抄照搬。
(2)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另一种表现。它对待旧事物的态度是全盘否定,统统抛弃,认为新事物是绝对的新,它既不能在旧事物的基础上成长起来,也不会有旧事物的一点痕迹。这样,就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使事物的发展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实际上也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上,这种否定一切的错误表现就是只要克服,不要保留,只要批判,不要继承。认为否定就是对事物的绝对消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我们必须给予批判,坚持用辩证的否定观武装头脑。
6.辩证否定观的意义——革命精神和科学分析态度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任何书本知识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谁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1234567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既然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因此,我们对待过去的历史文化遗产既不能一概肯定,全盘继承,也不能一概否定,统统抛弃。而应当在批判的基础上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把批判和继承统一起来。
任何文化都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都有其本身发展的历史。马、恩、列、斯和毛泽东同志都十分珍视历史文化遗产,给以批判地总结,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吸收和改造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对人类先进思想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对待文化遗产。毛泽东也十分强调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这些。我们还只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认这一份珍贵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课堂探究:为什么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能够突破传统疗法,提高烧伤治愈率?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1)因为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不迷信权威意见,坚持独立思考,刻苦攻关,在重新研究和分析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用了与传统的包扎疗法相反的暴露疗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烧伤治愈率。
(2)这一事例体现的哲理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是肯定和否定、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这种对待事物采取“扬弃”的态度,就是辩证的否定观。
(3)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①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叉要在否定中看到肯定,防止和克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错误倾向。
对于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不能迷信,不唯书,既不能无批判地全盘继承。兼收并蓄;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既要反对复古主义,也要反对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
②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有革命批判精神。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课堂探究:(1)有没有永恒不变的自然和社会状态?有没有永恒的不再被丰富、发展的认识和真理?为什么?
(2)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还会向前发展吗?
◇探究提示:(1)实践和科学揭示,自然界中从宏观到微观,从大的天体到基本粒子,从基本生物细胞到高等的人类,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它的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各个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也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肤浅到深刻的发展的。无论是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还是对世界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认识,乃至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统统如此,概莫能外。 .1234567
无数事实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
(2)从发展的角度讲,人类社会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它也不会停滞不前;仍然会不断地前进、发展和完善的。
◇思维拓展:社会历史和人的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
1.辩证否定的革命批判精神。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因此,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1)事物的存在对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是有理由的、必然的。
任何事物在它刚刚产生的一段时间内,对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合理的,如,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尽管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极端野蛮和残酷的,但在它刚刚产生的一段时间内,它取代原始社会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进步,是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当时劳动能够提供剩余产品,战争中的俘虏不再杀掉,保护了劳动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促进了社会分工,所以奴隶社会的存在是必要的、合理的。历史上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它们刚刚产生的一段时间内,其存在都是必要的、合理的。
(2)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原来存在的理由就会丧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肯定的事物都会失去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失去自己存在的权力,失去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东西。奴隶社会对原始社会来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这种生产关系是以十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为基础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终因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丧失自己的合理性,被封建制度取而代之。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如此。
(3)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的发展从实质上讲,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转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转化,是新陈代谢。但事物的发展只有经过事物内部矛盾一方否定另一方,才会有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不否定旧事物,新事物就不能产生,事物也就不能发展。所以说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的发展都是经过一个一个的否定而实现的,可见,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方式进行的。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只有经过否定,事物才能向前发展,所以说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1234567
◇课堂探究:(1)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2)我们常说,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1)科学绝不是唯唯诺诺的好好生生,批判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精神。批判精神源于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为什么要怀疑?因为科学承认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为人对世界的认识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科学只能老老实实地、一点一滴地在实证的基础上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仅有观测的不精确,以及观测所依据的理论的可靠性等问题需要质疑,而且从事实跨越到假说和理论往往没有直接的逻辑通路,是一种理论尝试,需要对其前提、推演和结论作出批判性的反思。
(2)创新是需要勇气的。所谓不破不立,没有打破旧的框架、旧的体系的勇气,就难有理论上和实践中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破”和“立”是一种对立的统一。破是手段、途径,立是目的。没有破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立是在破的基础上的立,是不能离开破的立,它是对“破”的否定,但这种否定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1)创新就是对传统的突破,是在过去知识、经验、技能基础上的飞跃。
创新的科学内涵就是突破、质变和飞跃。创新是创造全新成果的行为与过程,就是总结新经验、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体说来,创新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规定性。
(2)从理论上说,创新就是首次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并且这种见解能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创新是理性认识的新飞跃。理论上的创新就是对概念、判断和命题进行新的归纳、概括和总结,从而提出不同以往的新的正确认识。
人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理论创新也就具有阶段性和过程性。尽管如此,阶段性的创新也能够用具体的社会实践来汪明其正确性,因为作为新的正确认识,创新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带有规律性的内容。任何创新都带有时代气息,都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都不可能离开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3)从实践上说,创新就是新发展、新创造,就是取得全新的创造性成果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发明与创造的过程、实际工作者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都属于创新。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出于对创新的强烈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有效地运用创造性的方法,通过脚踏实地的辛勤工作,在艰苦的社会实践中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实际上就是创新。1234567
“苟日新,弱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据称“创新”一词即出于此。
五、【板书设计】:第一框题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5.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6.辩证否定观的意义——革命精神和科学分析态度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的革命批判精神。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
六、【课后练习】: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714.html
-
[哲学常识考试题库]《哲学常识》第七课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详细阅读
《哲学常识》第七课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难点】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 识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所包含的意思。 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要求学生掌握错误原因;⑵能力方面: 提高抽象思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教...
-
[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第二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节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第一框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从容说课第一,框主要讲矛盾特殊性及其表现。从总体上看,本框所讲的道理没有太大的难度,通过学生自己读、议,基本可以理解。老师的讲,主要在导入,处理重、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内在联系以及组织引导学生的议和练等几个环节上。第二,在教学...
-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4 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课堂探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米,...
-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思维导图]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详细阅读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课本知识整合(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政府依法行政(1)内涵:依法行政就是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各项事务。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注意: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
-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案详细阅读
一、考点整合 (一)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理解:(1)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讲的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既不是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
-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思维导图】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详细阅读
高二政治 ◆必修3 ◆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讲案 学习目标课标考纲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内容目标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重、难点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基本观...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2)文字的作用、意义(3)史学典籍(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5)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6)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7)不同区域的文化(8)各民族文化◇理解:...
-
[七上数学第一节课视频]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详细阅读
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掌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用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通过“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高学...
-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第二框题社会历史的主体详细阅读
第二框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提示:(1)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