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答案】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

高二政治教案 2014-08-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自发、不系统的,具有朴素的特点。哲学是经过哲学家的思维劳动把         、          的世界观加以          、              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要靠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                   的学问。世界观和            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         决定          ,           体现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总之,哲学是         和        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                    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             和最                 。        
联系:哲学是对       、      和      知识的      和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        和            
的         。
4.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               
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      标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二是                      的问题,即                      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标准。
5.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                ,先有       后有         ,                。
6.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                ,         依赖于         ,               。
7.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一标准是对                       问题的不同回答。
  凡认为                       ,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                       ,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            和           两大阵营。
8.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是                          。
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          、               、           。
直接理论来源是             ,批判地吸取了                        的合理内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和                    基本内核。
9.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            、             和             。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             、             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这一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
                  、                    ”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              。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梳理
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                                       的           。它概括了宇宙间                              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2.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3.了解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
关系: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             和             ;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
4.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          、            和         。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          、           和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        的同时,也肯定         的存在。物质世界是   
         与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和            。
5.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所谓规律,就是                                              。规律是         ,是不以             ,它既不能被创造的,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6.理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         和      的基础上,根据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7.运用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规律的         和         要求我们,必须         ,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 规律客观性哲理

★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哲理
8.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
一切物质都具有       的特性(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              (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人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的要还是            的产物。
人脑             和              ,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                 。
9.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需要有                  的          。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                          ,都是         通过生活和      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10.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                          。因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11.理解意识的作用
作用:一是人能够                       。意识活动具有          和          ,具有              和              。二是人能够                        。
  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       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此外,意识对于                                  。
12.运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做事情要                             ,从                   出发,
经过         ,找出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意义:这是我们                          ,也是无产阶级政党                                             。
(3)要求: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                   ,它要求我们不断           ,           ,以             的精神探求事物的               ,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                              结合起来,把                            结合起来。
★ 物质决定意识哲理

★ 意识反作用哲理

★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哲理

13.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是                                    。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实践是以     为主体,以           为对象的           ;其二,实践是一种                 ,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14.理解实践的特点
三个特点:(1)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2)                   。实践是一种         、            改造           的活动。
(3)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                     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                  。
15.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因为:
(1)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          ,它们都是实践的产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不断提供               。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           。
(3)                         ;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          和         产生的结果加以       ,从而检验认识是否                                   。
(4)                                。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属。
16.了解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含义:真理是标志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
(2)特点: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②真理都是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③真理都是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                  的统一。(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脱离具体对象,来谈对它的正确反映,是毫无意义的)
17.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①认识具有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再从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            。认识的对象是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作为认识基础的             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③认识具有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或                。
18.运用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是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哲理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哲理

★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哲理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梳理
1.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
2.理解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                                                            。
3.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
(1)联系是          。a.任何事物都处在               ;b.每一事物内部                              ;  c.整个世界是                            。(2)联系是        。联系是                      ,                    。它要求我们,要从                         ,切忌主观随意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3)联系是               。它要求我们注意                    ,一切以                     。
4.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辩证关系:①相互区别:整体居于          ,      
              ,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      
               ,部分               整体。②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       
         起       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指导意义:我们应当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                        。
★ 联系的普遍性哲理

★ 联系的客观性哲理

★ 联系的多样性哲理

★ 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哲理

6.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普遍性:            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
7.理解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                         ,是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                    的趋向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8.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        。因为新事物是          
            、                           ,它克服了旧事物中                    东西,汲取了其中                       ,并增添了                             。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           、          
  的过程。
9.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指                      ,是一种                    的变化。通常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     、       、      和       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   质变是指                   的变化,是    
                           ,是一种                   的变化。           、    和
        的破坏,都是质变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
10.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相应必须掌握的教材内容: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         ,质变是量变的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指导意义:要          、           ,积极做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         ,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 发展普遍性哲理

★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哲理

1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世界是          和            的,联系的        是矛盾,发展的           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
12.理解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             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     。
  矛盾的同一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          ,            ,双方共处于
                 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           
                 。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          的倾向和趋势。
1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即事事有矛盾;                         ,即时时有矛盾。 指导意义: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14.理解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                         ;二是                      
                       ;三是                                 。
15.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辩证关系:①相互联结。一方面,                之中,并通过          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②在不同的场合可以              。  指导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
                     ,是                                            的哲学基础,是                              的理论依据。
16.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                          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               、                              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并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17.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              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           ,又           ,并在                     。
18.运用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          ,又要看到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              , 又要看到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
           ,“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              ,要抓住      。我们要坚持               相结合的方法,反对       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9.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20.运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                                                     。重要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a.是我们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b.是我们                                     。
★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哲理

★ 矛盾普遍性哲理

★ 矛盾特殊性哲理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哲理

★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哲理

★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哲理

★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哲理

2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辩证的否定,                  ,即              ,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
22.运用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       ,做到           ,           ,           。我们不仅要                      ,  还要                                    ,不断实现                         。
★ 辩证否定观哲理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梳理
1.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                          ,对社会发展起             作用。
2.了解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在这一生产活动中形成的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在生产方式中,            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                                 。
4.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5.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                  之间的矛盾。
6.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的矛盾,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          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加以解决。        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使               ,                。
7.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是               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               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8.运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                      ,
                  ,                    。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是:            ,
                   ,                ,                。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哲理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哲理

9.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                                                     ,
  即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10.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人的价值就在于           ,就在于                                ,即                                                        。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           。最根本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                                 。
11.理解价值观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           ,对         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           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a.价值观对                                           。
  b.价值观对                                          。
12.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          ,                     。(2)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要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                 ,牢固树立                  的思想,把                、                   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13.运用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人只有在        中,在            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        中社会。只有正确处理                、              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哲理

★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哲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6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