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 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③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 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 哲学的作用: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如何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a、区别:① 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 形成过程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它。
③ 特征不同。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b、联系:①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一经概括和总结,有了理论的形态,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是,就成了哲学。
② 哲学与世界现都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认识和研究的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a、区别:①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② 表现不同。世界观是怎么去“想”,是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怎么去“做”,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b、联系:①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自然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区别: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0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
4、什么是哲学(总结)
①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古人说“知人则哲”,就是其义。
②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③ 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如何认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哲学与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
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2)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
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注意:哲学并非都是时代的精华
<2>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是时代的产物。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并不是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面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进行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进行反映。因而,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只有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与社会变革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6、哲学的作用(功能)
⑴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⑵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⑤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⑶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怎样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
①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 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 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
③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荀况、范缜、德谟克里特、费尔巴哈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孟子、陆九渊、王阳明、柏拉图、贝克莱、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注意:并非凡是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科学的
3、如何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①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中国古代“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本原。德谟克里特“原子”,赫拉克利特“火”。
进步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在本质上是正确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局限性:首先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简单化了;其次,这种物质观在当时只是一种猜测,带有直观性,缺乏科学性论证。正是这种局限性,因此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取代。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进步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把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缺少辨证思想(机械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常见观点 评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王充: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
局限:
(1)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2)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如: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进步性: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
(1)仍然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
(2)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3)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见课本。
见课本。
4、如何认识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①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②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a、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常见观点 评价
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局限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都是错误的。
可取之处:
就唯心主义的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
客观唯心主义 中外“神创论”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分别是什么?
①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三大工人武装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③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其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
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
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也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邓小平理论
地位及基本内容:马克斯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地位:马克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意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如何贯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及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只有完整地理解它,才能正确理解其他地哲学概念和哲学原理。
3、理解物质概念时应把握的要点:
① 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只有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时要把握物质的可知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征——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征。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又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③ 要知道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中讲的物质是指有形的实体,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囊括了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反映的是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唯一特征。两者不能等同。
④ 要划清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对物质含义上的界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由实物构成,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则将物质同原子等自然科学物质具体形态等同起来。
⑤ 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而不是精神,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物质的东西,没有精神的东西。
5、世界是物质的
(1)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⑴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⑵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6、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二、如何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1、运动及运动的基本形式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按从低级到高级的形式排列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运动形式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可见,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要求:既要坚持辩证法的运动观,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又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反对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区别:① 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② 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怎样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与规则、定律不能等同;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定律、规则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主观的。
3、不能认为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可以给人带来积极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作用,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有利于规律发生积极作用的条件,限制规律发生消极作用的条件,使规律发生积极作用,造福于人类。但这不是规律本身有好坏之分。
4、规律的客观性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性是统一的:
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它是否起作用及作用的表现形式都与客观条件紧密相连。正因为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性才决定了人们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但决不是改变或创造规律本身。
5、任何规律都是变化发展的: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也是发生变化的。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① 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7、怎样理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要坚持按规律办事?
一方面,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应该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方法论: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一、意识
1、什么是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⑵意识是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产生的。
(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4)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5)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怎样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比如预先制订蓝图、目标和计划,这点和动物的活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②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
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同时,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
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
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论要求?(怎样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作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如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
② 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 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如何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边为现实的存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实践具有三个特点:
①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一方面,构成实践的三个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②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自然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③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 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 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又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什么?
一方面,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有区别的。(除了内涵的差异外,其地位也不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反映着客观物质性。)
另一方面,两者又是统一的。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
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三、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有哪几种?
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变革社会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四、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⑴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⑵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⑶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才能检验。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特征。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五、什么是真理?怎样认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1、真理的含义和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为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认识会有差异性(因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因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六、怎样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和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1、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⑴、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⑵、原因: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无限性。⑴、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⑵、原因:①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2、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什么是联系?如何理解联系的基本特征?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基本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
① 世界观: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个世界)
②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① 联系客观性的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事物按照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自在事物先于人类而存在,它们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 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④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多样性和条件性
① 世界观:事物的直接联系、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而事物的间接联系、外部联系、非本质联系、偶然联系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着不用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②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事物的发展,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有什么指导意义?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思维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其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首先,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观念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其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如何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1)、世界观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什么是发展?怎样理解发展?
1.发展的含义: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具有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世界。
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4、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则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即:时间标准(历史上的某些倒退现象: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现状标准,旗号标准。
5、怎样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①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第一个原因是最根本的。正因为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显示其生命力和优越性,在
社会领域里才会最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②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二个原因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汲取”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克服”“增添”反映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表明了发展。
③ 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三个原因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注意: 我们所说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所谓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的趋势。至于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正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样,它刚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6800多万名党员,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尽管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它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②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如:目前我们在大力提倡使用环保产品,但一些部门和地区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全社会的环境问题,导致“白色污染”仍十分猖獗,使得可降解饭盒难以推广。
③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他们只有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新事物的优越性及其与自己利益的一致性的时候,才会积极拥护和支持新事物。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6、什么是量变和质变?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是什么?
(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联系:
①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②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注:这里的“循环往复”并非简单地重复,而是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3)、方法论:
①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 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 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只有努力赢得优势,才能加快发展。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什么是矛盾?如何理解它的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①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性),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性);
② 联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对立双方的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c、总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
①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横向)
②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纵向)
(2)方法论: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 我们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二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区分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c、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含义、地位: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分析不同事物、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b、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
①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三、怎样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①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方法论:
①、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原理: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
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两者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
① 要分清主流支流,抓“主流”(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 不可忽视支流(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两点论”与“重点论”二者是紧密相联的。
① 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② 重点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③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什么是辩证的否定?如何理解?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一个特点。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汲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二个特点。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小结: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不是简单地抛弃旧事物,而是“扬弃”,既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又保留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并以此作为新事物发展的条件。因此,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克服什么,保留什么。批判什么,继承什么,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5、怎样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①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 既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1、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理论依据
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②.事物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理由了。
③.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内涵
①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①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②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4、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要求
①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如何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技术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2)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技术创新;
(3)知识创新又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4)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5)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折实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思维的重大意义。
创新思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我们在新世纪应对各种挑战,进一步认识、加强、提高自己,更好地肩负起领导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2)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①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
② 文化创新,就是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
总结: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及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方法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第一位)
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③ 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它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
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
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区别:
①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分别是什么?
唯物主义历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2)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其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四、什么是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五、人类社会两大基本规律是什么?如何理解?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社会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六、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1、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①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② 性质:非对抗性的矛盾
③ 实现方式:其性质决定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即改革。
七、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我国改革是以维护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政治制度为前提的,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性质,而只是改革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
八、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3、人民群众
(1)含义: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2)特点: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3)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 原因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必须的生活资料
② 地位
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方法论: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实际运用:① 坚持“以人为本”,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政绩的标准。
九、什么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的地位: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怎样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1、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1)含义: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特征: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3)注意:
①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 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不等同经济学上的经济的指向
2、怎样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1)贡献: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2)索取:
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3)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②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什么是价值观?如何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如何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首先,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其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总之,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我们应该社会主义的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方法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怎样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的含义: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2)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选择是指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3)二者关系: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2、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有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切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不同的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各不相同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社会地位、需要不同)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认识事物角度、立场不同)
五、怎样看待理解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1、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是?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1)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2)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六、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从创造的角度来看的
(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①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②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③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① 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② 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世界,积极投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从实现的客观角度来看的
主要把握三点,首先,明确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人的生存、发展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然后,从反面来论证: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最后,得出结论: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① 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② 人的个性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而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从实现的主观角度来看的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668.html
-
[哲学常识考试题库]《哲学常识》第七课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详细阅读
《哲学常识》第七课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难点】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 识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所包含的意思。 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要求学生掌握错误原因;⑵能力方面: 提高抽象思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教...
-
[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第二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节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第一框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从容说课第一,框主要讲矛盾特殊性及其表现。从总体上看,本框所讲的道理没有太大的难度,通过学生自己读、议,基本可以理解。老师的讲,主要在导入,处理重、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内在联系以及组织引导学生的议和练等几个环节上。第二,在教学...
-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4 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课堂探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米,...
-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思维导图]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详细阅读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课本知识整合(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政府依法行政(1)内涵:依法行政就是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各项事务。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注意: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
-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案详细阅读
一、考点整合 (一)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理解:(1)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讲的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既不是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
-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思维导图】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详细阅读
高二政治 ◆必修3 ◆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讲案 学习目标课标考纲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内容目标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重、难点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基本观...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2)文字的作用、意义(3)史学典籍(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5)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6)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7)不同区域的文化(8)各民族文化◇理解:...
-
[七上数学第一节课视频]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详细阅读
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掌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用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通过“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高学...
-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第二框题社会历史的主体详细阅读
第二框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提示:(1)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