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理解]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幽默艺术

高二政治教案 2014-08-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幽默源出于拉丁文Humor(原意是动植物里起润滑剂作用的液汁),今引申为语言交谈的润滑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幽默艺术,主要是指用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 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教学艺术,成为教学语言的幽默大师。
    一、幽默性语言艺术的主要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大家之所以重视教学语言的幽默性,是因为幽默性语言具有以下作用。
    (一)幽默性语言具有吸引作用,可以引起学生注意
    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被一些无关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幽默性语言可以引起 学生注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幽默性语言可以将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结合。学生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听讲、思索,学好思想政治课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二)幽默性语言具有协调作用,可以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活动,而且同时伴随着师生之间情感的交 流。学生如怀着课业负担、升学压力等因素造成的紧张心理进入课堂学习,决不会对学习产生浓烈兴趣。幽默性语言的含蓄深刻、轻松自然,给人以温和友善之感,这对于缩短教师应用教材与学生心理之间、情感之间的 差异和距离是十分有益的。幽默性语言起到了调节气氛,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和氛围的作用。
    (三)幽默性语言具有激发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相对于其它学科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只是平 铺直叙地按教材内容讲解,容易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幽默性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深刻,既令人发笑,又促人深思,可以起到保持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倦,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 学习动机的作用。
    (四)幽默性语言具有诱导作用,可以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原理、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抽象思维能力、社会生 活阅历等原因又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幽默性语言能给学生指明清晰思路,并诱导学生按照这一思路自然地深入到课文中去,产生顿悟,从而形成教师循循善诱于前,学生孜孜以求于后的局面。
    (五)幽默性语言具有陶冶作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幽默性语言含蓄委婉,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是一种艺术。它是高雅的,不是嬉皮笑脸,轻薄逗乐,也不 是哗众取宠,低级趣味。它是人们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外显,是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持之以恒,对学生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质,养成健全的人格。 这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之一。
    二、幽默性语言艺术的主要技巧
    教学中,幽默性语言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形式可归为以下几类。
    (一)妙语开场法
    妙语开场法就是指教师开始授课时,用妙言隽语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中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 主要是在学生注意力被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所吸引,教师“投其所好”,以获得情感上共鸣,集中学生注意力。如有一位教师去上课时,教室里还在议论着上节课的数学测验。于是,这位教师改变了原来的新课导入  设计 ,在黑板上写了a÷b=a×1/b,并问同学们在什么条件下这一等式成立?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他们纷纷回答说在b≠0的条件下成立。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指出:“在b≠0的条件下,‘除’就可以转 化为‘乘’,这种转化从哲学上说就是矛盾的转化,我们今天就学习矛盾。”这就自然地组织了教学,导入  了新课。用这种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比简单生硬的批评,效果要好得多。
    (二)抑扬顿挫法
    抑扬顿挫法就是教师在陈述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轻重、快慢、停顿等方法取得幽默效果的方法。如在讲“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主观臆造的联系”时,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模仿街上算命先生的模样,戴上眼镜,板着指头,装模作样的卡算。然后装出惊喜的表情夸张地说:“你的命真好——啊——(停顿)。明年一定能 (重音)上大学(停顿),30岁发大财40岁官运亨通50岁荣华富贵……(连句快速)”,把全班同学都逗笑了 。稍后,语气一转,正色道:“‘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这是臆造的联系。”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哲理,也懂得了看相、算命、占卦,纯系诈骗钱财的封建迷信勾当。
    (三)诗词歌赋法
    诗词歌赋法就是运用诗词、歌谣、对联的风趣诙谐而取得幽默效果的一种方式。诗词、歌谣、对联的音节 匀称,节律感强;语言凝炼集中,概括力强,尤其适用于教学语言。如在讲农村联产联包责任制时,用过去是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现在是“一年到头不敲钟,从种到收不记工,队长不再乱点名,农民干活满天星”。这就能有力地说明农村改革前后的变化。再如,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知识和毕生追求真理时,可活用一首名诗,改为“财产诚可贵,金钱价更高,若为求知故,二者皆可抛”。由 于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音乐性,又改用得恰到好处,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学生颇感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俚俗故事法
    俚俗故事法就是运用俚语、俗语、谚语、典故、寓言、相声、歇后语等来说明事物的一种方法。俚俗谚语 虽属“下里巴人”,也不乏熠熠生辉,给学生以听觉上的别开生面,思维上的别开洞天。寥寥数字,短短一语,好似画龙点睛,胜过滔滔不绝。一位教师为说明道德是依靠人们自觉和社会舆论来维持的问题,引用了“诗 训不孝子”的故事:一位姓陈的老大爷与一儿媳、一孙子同住,由于儿媳不孝,致使老人衣不暖身、食不饱腹。一年腊月临近春节,老人饥寒交迫。一个同村人深感同情,写了中堂:“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 ,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把祖孙三代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诗贴出去后同村人议论纷纷,儿媳感到内疚,终于到老人面前赔礼。这个故事生动有趣,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懂得社会舆论对于道德的维持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五)随机发挥法
    随机发挥法就是把新鲜的、新颖的事例信手拈来,结合教学内容,临场发挥的一种方法。有一位教师在讲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时,一阵突然来的大风把教室的门重重关上,使全班同学因受惊而分神。教师立即引导学生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分析这一突发事件。这一随机应变和发挥在当时特定条件下产生了特殊的幽默效果,把 一场虚惊很自然地变成别具特色的理解哲学原理的辨析会。
    (六)形象比喻法
    形象比喻法又叫打比方,就是运用某些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抽象费解的内容,使所说明的道理 具有趣味性、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在讲到资本家由于采用新技术使资本家在获得了更多剩余价值时,有的学生提出“新的机器设备能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对这一观点的理论说明较抽象,也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剩余价值概念,明白剩余价值来源之后,反问了一句“如果张××用棍棒打死了一只鸡,你认为打 死鸡的是棍棒吗?”许多同学心领神会,不禁大笑。这一比喻既新奇又恰当,幽默风趣,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七)以拙获巧法
    以拙获巧法就是用笨拙方法去说明某一深奥问题,使人顿悟的一种方法。教学语言,为能获巧,虽笨拙亦 可。如有一位教师在讲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时,出其不意地叫前排的一个同学拿出“笔”来,该同学连续三 次拿出不同类别的笔,都被教师否认。那位同学被弄懵了,学生笑声切切,似乎在笑老师辞不达意,连笔都讲不清楚。这时,该教师重重地说:“我要的是笔。”略作停顿,正色道:“不是这种笔。”这句话刚一出口, 学生笑声嗄然而止。“这种说法和要求对不对?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之间是共性 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奥秘关系,不讲自悟。
    (八)活用数字法
    活用数字法就是通过数字的不同组合并赋予某种特定含义以说明某一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中如果数字用 得巧,老道理在新形势下就会获得新的活力,使学生听起来新鲜、有趣,产生极强的教育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在讲到德、智、体要全面发展时,有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一道数字怪题"3-1<0",这道题令学生瞠目结舌。当 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就与学生娓娓而谈:“这个"3"代表德智体,这个"1"包括思想政治课在内的德育, 3项缺一不可,即智育体育全优,失掉德育就会出危险品,就会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不是吗?当年冯大兴以优异成绩、强健的体魄考入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由于灵魂丑恶,谋财害命,结果成了社会罪人。所以我说 3-1<0,有没有道理呀?”“对,对!”这道题寓哲理于数字之中,诙谐而不俗,得到了学生的交口称赞。
    (九)词语变用法
    词语变用法就是把学生熟知的成语、术语等灵活恰当地变用或借用,以说明事物现象和本质的耐人寻味的 方法。如讲到台湾的纯外向型经济时说句“美国打个喷嚏,台湾就会发生感冒”,借医学术语说明台湾地区的经济与美国的关系,寓庄于谐,简练地使平淡的内容增彩添色,又收到了表达的特殊效果。
    (十)漫画欣赏法
    漫画欣赏法就是通过欣赏漫画来领会个中奥妙和道理的一种方法。一般说来,漫画直观、生动,富有幽默 感,而思想政治课抽象、单调,具有平淡性。运用漫画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如韩树英同志主编的《通俗哲学》一书就有20多幅漫画,一直为不少教师所采用,更多的教师 还从报纸杂志上去收集。有位教师在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时,运用了一幅名为“没有那么大的嘴,何必接那么长的腿”的漫画。漫画画的是一只鸭子和一只鹤,鸭子要吃鱼,便学鹤的样子,把腿接得像鹤一样长。结果,由于鸭子嘴短,反而吃不到鱼。这幅漫画说明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否则会弄巧成拙。教师利用这幅漫画引申讲 解,使学生轻易地理解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
    (十一)有意差错法
    有意差错法就是对名词、概念、观点表述书写故意出差错,歪曲它的本来含义,从而起到以误辅正的作用 。有的教师在讲到“法人”这个概念时,故意望字生义地解释:法人就是法国人;法人就是犯了法的人;法人就是有法术的人……一连串的错误荒唐的理解,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当学生在笑声中认识到这些解释的荒谬后,再认真陈述概念的真实意思,往往可以给他们留下深刻记忆。
    三、幽默性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幽默性语言艺术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自己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
    科学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准确无误地使用概念,恰如其分地遣词造句,科学逻辑地传道、授业, 令人信服地答疑解惑。在教学时,教师要反复锤炼自己的语言,做到幽默要以其规范性、科学性为前提,从而准确传达教学信息。
    (二)教育性
    教育性要求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幽默性语言艺术的教育性,体现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和 义务。幽默的材料和语言的教育性取决于它的思想性,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幽默应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各种不同问题,敢于触及学生中的热点和难点,注意他们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各种不同思想 变化,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本着正面引导的原则,用新颖活泼的方法,令人信服的事实进行教育,既能解决学生模糊认识,又能收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美感性
    美感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运用语言时要善于发挥汉语优势,在语音、语速、语调、语句上富有美感和趣味性 ,在内容上雅而不俗。那种以制造“噱头”哗众取宠,以挖苦打趣赚取笑声,以及所谓俏皮的浅薄语言只不过是一种庸俗趣味,除博人一笑外,不能给人以精神的享受,以美的享受。
    (四)愉悦性
    愉悦性就是要求幽默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使人轻松、愉快、爽心、舒情。幽默是笑的艺术,没有可笑, 也就没有幽默感。要使教学语言具有幽默性,所表现的内容就要求或为矛盾百出,或为怪异乖戾,或为荒唐滑稽,或为巧智奇思,或为愚不可及。幽默所表现的这些令人发笑的内容,是现实生活各种矛盾和现象的折光, 是其中可笑可怪成分的放大。这种幽默所引起的笑,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就会实现情感交融,形成愉悦性教学氛围。
    (五)启迪性
    启迪性就是幽默性教学语言要寓庄于谐,通过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通过幽默,使学生在笑声中得 到启示,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原理,意会到社会现实的矛盾,明辨是非、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懂得一定生活道理。幽默是严肃的,具有深刻的哲理。它总给人以启迪,令人深思,使学生在笑声中获得真知 和提高,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六)含蓄性
    含蓄性就是要求教师用诙谐的语言、形象化的方法暗示所说明的道理,启发学生思考,幽然默识,思而得 之。因此,它常常要借助比喻、双关、夸张、对偶、谐音、活用、移就等手法,这些语言手段的巧妙运用,往往产生委婉曲折、含蓄蕴藉的幽默效果。如果平白直露,不给学生一个想像和再创造的范围,味同嚼蜡,淡乎 寡味,还有什么幽默艺术可言呢?
    (七)适度性
    适度性就是要求幽默的运用要恰当,要把握“度”的原则。从质上看,幽默素材要恰当,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和教学要求,切不可不加选择地滥用。从量上看,歌颂和讽刺的比例要适当,应以正面教育为 主,以歌颂性内容为主。要以教学效果作为衡量幽默适度性的标准的重要依据。幽默是手段,本身不是目的。如果幽默没有分寸,便会舍本逐末,喧宾夺主。
    幽默不是雕虫小技,而是智慧和情感的体现,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只有对学生充满真诚的爱,只 有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把握,只有挖掘、积累幽默素材和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 中创造出幽默,并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38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