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学案三(旧人教版高二下)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21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禅(shàn)让 宫阙(quē) 解剖(pōu) 粗鄙(bǐ)
 b.暂(zàn)时 辟(pì)路 琐(suǒ)碎  啮噬(shì)
 c.杀掠(luě) 舟楫(jí) 显赫(hè) 上溯(shuò)
 d.涨(zhàng)价 恬(tián)退 轩冕(miǎn) 卓(zhuó)著
2.下列各组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编篡    降格以求    天真磬露    夸大其辞
 b.国萃    数见不鲜    奋世嫉俗    根深蒂固
 c.濒临    心悦臣服    莫名其妙    吹毛求疵
 d.俯瞰    直接了当    实至名归    泱泱不乐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上海“申博”成功,离上海“几步之遥”又风情万种的杭州,自然是游客们除上海
       以外的首选。
 b.经过3年多努力和发展,被天津老百姓拍手称快的“民心工程”——首批31所示范
       性高中建设已基本完成。
 c.一样是古装的动作片,一样讲究宏大场面,一样追求豪华阵容,一样都是本国电影
      有史以来的最大制作,一样都有炙手可热的章子怡,是“纯属巧合”,还是借鸡下蛋?
 d.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这一石破天惊的创举,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又一次空前解放,出现了崭新局面。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迅的杂文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灯下漫笔》的出处《坟》即是鲁迅
       先生的前期杂文,前期杂文还有《热风》等。
 b.“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起,至《明史》结束,共24部正史,全部采用纪传
       体例编写,其中有通史,有断代史。
 c.雨果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
       界》《九三年》等。
 d.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是宋朝的林逋,因为隐居在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以种
梅养鹤自娱,故得名。

二、(12分)
 阅读下面节选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                  。 1234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动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5.填入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品不比岁月少。
 b.作品比岁月还多。
 c.岁月不如作品多。
 d.岁月比作品少得多。
6.对“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强烈赞美死亡的伟大和价值。
 b.作者认为平等和自由才是值得追求的。
 c.讴歌赞美巴尔扎克曾追求过的自由与平等。
 d.显示作者独立而强烈的哲理性思考。
7.对“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
 b.让人悲哀,让人觉得似乎是黑暗已经来临。
 c.并非无言的结束,而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d.比常规的结束语如“永垂不朽”要具体、生动。
8.下面对文章的评述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今天,他安息了”运用讳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惋惜之情。
 b.“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独立成段,加强语气。
 c.“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表明作者对巴尔扎克辞世的无可奈何。
 d.从第四自然段开始,读者分明能读出作者充满辩证的、积极的生死观。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234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碑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
                                          (《旧唐书•孟浩然传》)
9.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
 a.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振:赈济
 b.年四十,乃游京师           游:旅游
 c.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     匿:藏匿
 d.君与韩公有期               期:约定
10.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尝于太学赋诗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维以实对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c.朕闻其人而未见也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d.欲荐诸朝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11.下列句子中补出的省略成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座嗟伏,(浩然)无敢抗
 b.会(韩朝宗)故人至,剧饮欢甚
 c.张九龄为荆州,(浩然)辟置于府
 d.“业已饮,遑恤他!”(故人)卒不赴

12.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孟浩然以诗而名,赋诗时,曾令所有在座的人惊叹,无人敢与其抵抗。
 b.“不才明主弃”既有谦,又有敬,谦敬非常得当,“明主”此处指“玄宗”。
 c.符载请求新到任的节度使,应克服困难,为孟浩然修补破损了的墓碑。1234
 d.樊泽听从了符载的劝告,在凤林山南重新为孟浩然刻了墓碑。

第ⅱ卷(105分)
四、(15分)
13.翻译文段中画线句子为现代汉语。(5分)
(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译文:
(2)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
 译文:
1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处。(任选2句,4分)
(1)                      ,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2)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水至清则无鱼,                      。(班固《汉书》)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诗后的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本诗颔联历来被认为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试从表达技巧角度作简要说明.

(2)诗歌末尾句暗含“临渊羡鱼”的典故,请分析其在诗歌中运用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a项中的“阙”音为què,c项“掠”音为luè,“溯” 音为sù;
d项“涨”音为zhǎng)
2.c(a篡磬b萃奋d接泱c臣) 
3.a(b“拍手称快”多用于仇恨得到消除;c“炙手可热”用于说权势很盛;d“石破天惊”用于说议论新奇惊人)
4.c(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不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二、5.b  6.d   7.b    8.c
三、
9.b(意为“游学”);
10.d(均是兼词;a项分别是介词“在”“到”;b项分别是“拿、用”“因为”;c项分别是“却”“并”)
11.c 
12.a(“无人敢与其抵抗”理解不正确)
四、13.(1)你不曾经求过为官,我也未尝放弃你,为什么诬陷我(弃“不才”)?
(2)前任节度使想再修筑大点的墓,(但)全州的官员,听到风声后都很担心。
(注意(1)中的“奈何”结构,(2)中的“更”“搢绅”等词语)
14.(1)疏影横斜水清浅(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人至察则无徒
15.(1)主要采用衬托的手法,用宽广的湖面衬托湖的浩瀚,用而下句“波撼”二字也衬托了湖的澎湃动荡。(2)①选自《淮南子》的典故原句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诗歌反其意而用,表明对张大人执政非常高兴,也十分钦佩,不过自己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只有徒然的羡慕之意,从而向张大夫发出求谒的信号。②典故又与全诗所写的洞庭湖相呼应,贴切自然。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1050.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