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雷雨》学案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学习重点: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二、了解《雷雨》的有关情况
曹禺(1910-1996),原名              ,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  
                        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三、复习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          、           、         、       、          ;
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                 、                     ;
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                      、                             ;
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             、            、                       ;12345678
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1)   那么作为一部话剧作品,它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或者说要素,是什么? 
                                             
    (2)戏剧语言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3)  这里的戏剧冲突又指什么呢?
                                                     
四、 找出课文节选部分的人物,并分析人物间的关系
 
       周朴园: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
                                      
    鲁侍萍:下层劳动人民代表
第 二 学时
一.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戏剧语言(主要指人物语言)的一般特点:
1、普遍了解个性化语言 
2、进一步了解潜台词
3、再进一步掌握动作语言和前两种语言的运用
二、戏剧语言的种类
1、舞台语言:                                                                                  12345678
                                                                             
2、人物语言:                                                                
三、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
1、高度个性化---
2、丰富的潜台词---
3、富于动作性---
四、什么是个性化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例:
葛朗台---
周朴园---
守财奴的语言
“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 ”
“啊,是真金!金子!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 … … ”
(什么性格?)
周朴园的语言    梅家的一个年轻的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忽然投水死了。

周朴园、鲁侍萍性格分析
个性化语言举例(一)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个性化语言举例(二)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    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五、什么是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 水生嫂:“你总是很积极的。”
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
                                                                           12345678
“我不想去,我婆婆非要叫我去看看不可,有什么看头啊”   
               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
                                                                           
潜台词分析(一)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潜台词分析(二)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潜台词分析(三)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外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一、潜台词练习    下面对鲁侍萍的话外之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1)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a、①你这样狠毒,哪管我母子死活。   ②哪是什么亲戚,别骗人了。  ③她还活着,就在你面前。     ④看你现在怎样对待她。
b、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③她没有死,现   在就立在你面前。   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c 、①你只管剥削人的大事吧。      ②你真的是她的亲戚吗?       ③谁需要你给她修坟墓?      ④你现在打算怎样对待她? 
d 、①你哪有心思管我们的事!      ②你哪配做她的亲戚!          ③人活着,就在你面前!     ④你怎么不认识我?
【课后练习】
1.选出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汗涔涔(cén)  伺(sì)候     虐(nuè)待
b.怜悯(lián)  弥(mí)补     谛(dì)听12345678
c.沉吟(yíng)  惊愕(è)      固执(zhí)
d.仆(pú)人                 烦躁(zhào)       雪茄(jiā)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剧本巧于安排戏剧冲突,结构慎密,语言具有个性。
b.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
c.侍萍,你不要太固直,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
d.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3.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周朴园: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
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周朴园: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表示解释说明)
d.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解释说明)
4.下面对《雷雨》节选部分构成戏剧冲突因素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纠葛。
b.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纠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血缘纠葛。
c.周鲁两家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纠葛。
d.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
5.对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项是(不限一项)[    ]
a.鲁侍萍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只能用哀叹来表达对凄苦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
b.一方面,鲁侍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c.鲁侍萍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她这样说完全是对这种不公平世道的极度愤慨与谴责之辞,表现出她的觉醒与反抗精神。
d.这是鲁侍萍作为一个劳动妇女彻底觉醒的标志,是她向封建势力与不幸命运的大胆的挑战。
6.下面的各项是对周朴园给侍萍一张五千元支票的情节的理解,试选出正确的项(不限一项)。[    ]
a.这体现了周朴园对曾被自己凌辱遗弃的侍萍的内疚和忏悔,从而表现这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家的人性尚未完全泯灭,以避免反面人物脸谱化。
b.表现了周朴园在听了侍萍的诉说后,开始认识到是自己毁灭了她的青春和前途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体现了他的大方、仁慈,说明其将负责她今后的生活。
c.表现了周朴园想用金钱赎罪从而求得心灵的安宁的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
d.体现了周朴园急于用金钱来解除对他的名望、地位和体面的威胁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e.体现了周朴园的虚伪自私,表现其金钱至上的腐朽丑恶灵魂和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
f.“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这个动作与周朴园想用金钱来“赎罪”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鲁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骨气和内心的极度悲愤。
7.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情和神态,下面所缺的四个舞台说明选哪一项最恰当?[    ]
周朴园:(①)你来干什么?
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侍萍:(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12345678
侍萍:(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a.①忽然严厉地  ②怨愤  ③冷冷地  ④悲愤
b.①忽然严厉地  ②悲愤  ③冷冷地  ④怨愤
c.①冷冷地  ②悲愤  ③忽然严厉地  ④怨愤
d.①冷冷地  ②怨愤  ③忽然严厉地  ④悲愤
8.选出加粗词在文中的意义[    ]
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a.归根结底       b.结果
c.毕竟           d.到底
9.课文中,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感到吃惊,接连追问,下面是从中摘出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的发展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忽然起立)你是谁?  ②哦,侍萍?(低声)是你?  ③你——你贵姓?  ④谁指使你来的?  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⑤②④
c.③②⑤④①       d.⑤④①②③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雷雨》中的一段对话,回答10~13题。
周朴园  (在门口)你叫什么?还不上楼去睡?
繁  漪  (骄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  (见侍萍、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繁  漪  (拉四凤向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周朴园,向四凤)叫爸爸!(指着侍萍,向周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  太太?
繁  漪  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  萍  (难堪)爸爸,我——
周朴园  (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繁  漪  (惊)什么?她是侍萍?
鲁侍萍  (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  (冷冷地)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  不,不,(低头)啊!天!
……
周朴园  (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  萍  (疯狂地)不是她!爸,不是她!
周朴园  (严厉地)混帐!不许胡说!她没有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  萍  (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  (郑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向侍萍)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既然你又来了……
鲁侍萍  不,不!四凤,我们走!
周朴园  (暴怒地,对周萍)跪下,认她!这是你的生母。
鲁四凤  (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侍萍不语。
10.下面句子重音标错的一项是[    ]
a.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b.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c.什么,她是侍萍?         d.你还不上楼去睡?
11.“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一句中“怎么——”的正确含义是[    ]
a.询问周萍是怎么回事。
b.根据舞台提示“明白地”可知,周朴园自以为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想责备周萍又考虑到场合不对而没有将话说出。
c.打断周萍的话,显示家长威严。
d.周朴园急于想知道侍萍为什么回来,故急忙改口。12345678
12.鲁侍萍为什么打断周朴园的话,说了一句“不,不!四凤,我们走!”[    ]
a.对周萍不认她这个生母的失望。
b.对这个家庭的憎恨。
c.感到自己与四凤受了繁漪的愚弄和利用。
d.保护四凤,不想让四凤重蹈自己的覆辙。
13.在“周萍认母”一出戏中,周朴园的态度由沉痛到严厉,由严厉转郑重,由郑重变暴怒,这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
a.冷酷自私,残忍虚伪。表现了封建家长的作风。
b.周朴园虽冷酷自私,但此处却表现出了他对侍萍的真情实意,是真情的流露。
c.周朴园将他对侍萍的忏悔表现在了他的行动中,他对周萍所说的话,实际上是说给侍萍听的。
d.周朴园是个喜怒无常的人,是这个家庭里的暴君。
下面是从课文中摘录的周朴园的部分台词。试按剧情的发展调整顺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谁指使你来的?
②无锡是个好地方。
③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④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⑤你来干什么?
⑥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14.调整后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15.周朴园以上的六句话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____________。(只填序号,下同),第二层次包括________。
16.上面两个层次有着明显的不同语气,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周朴园丑恶的品质与性格特征。从下面的短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写下列表格。
①自私残忍  ②极力称赞  ③惶恐不安
④威逼埋怨  ⑤世故老练  ⑥始乱终弃
⑦虚伪狡诈  ⑧假仁假义  ⑨忆念旧情  ⑩随便自如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30年来错综复杂的 和 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和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不,不,不用。”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和灵魂的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玩弄过的漂亮的使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的信条,撕出了侍萍的性格,撕出了她30年风雨中磨炼出来的精神。12345678
17.“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移就
18.选文第一段两个方框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血缘关系,性爱纠葛    b.暖昧关系,阶级矛盾
c.家庭不和,父子冲突    d.劳资冲突,性爱凌辱
19.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混血儿”?(40字内)

20.剧中人物都有自己个性的语言。侍萍这简短的话语中,展示了什么样的心情;周朴园的三个“不”勾画了他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1.侍萍撕了周朴园的支票后又冷冷地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充分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什么样的感情?(2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段文字末尾,剧评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有力地评论了侍萍这一很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动作和语言,试根据上下文,填写这些方框里的词语。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丁________

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1043.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