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二语文漫谈散文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漫谈散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体裁特点,掌握散文写作的要点2、通过通过阅读感悟补充资料,理解优秀散文的艺术特色3、让学生感受到散文写作并不难,从而喜爱写作散文二、教学重点:掌握散文写作的要点三、教学难点:理解优秀散文的艺术特色四、教学设想:本文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谈论散文。作者先从散文是一种怎样的文学体裁谈起,接着谈到世界各国散文的发展情况。又缩小范围谈我国五·四以来文学的发展情况,重点指出白话散文的发展是最成功的。然而,我国白话散文的创作还是有很多问题—— “散”、“随”,不构思,不推敲。作者认为优秀有散文应该是怎样的呢?一、真情;二、散文语言优美。三、结构谨严。表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上,所以可学学八股文的结构;三、散文的风格可以多样,但最忌平板。针对文章以上内容,结合学生学习能力,预计学生必能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点。但对作者所谈的优秀散文创作的理解未必有较深刻的认识,故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从而为学生今后写散文打下基础。五、教学过程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一)  导 入   回顾积累的知识点,回答文章体裁的四类分法,谈谈记叙文、说明文等超出四分法范围的原因 语文学习中,我们总会涉及到所学文章的体裁。如果把文章的体裁分为四大类,那么它们是?而我们又经常会讲某某文章是记叙文、说明文等,这不是超出文章体裁四分法的范围吗?同学们的理解是:我们来看看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理解。 引入学生对文章体裁四分法的回顾,激发学生对散文这种文章体裁的认识和探讨。(二) 作者简介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作介绍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学大师季羡林,请同学们自己介绍。让学生知道季羡林是国学大师,今后有机会可拜读他的文章可会点      (三)感悟、理解散文的写作要点1、学生回答阅读本文的一点所得,并沿着老师的追问,深入理解2、学生如果回答到这点,则再讲讲诗歌和骈文是怎样的文体(要简略)  3、如果学生回答到这一点,则读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意识到散文写作不能“散”、“随” 4、学生读教师所展示的三篇范文片段,加强对这一点的理解,并指出选文所流露的作者情感。5、学生读《醉翁亭记》片段,感受欧阳修经营语言之匠心6、学生读本文开头,你觉得本文开头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学生感悟、回答7、学生读所展示优秀散文的结尾加深感悟  8、学生再读《荔枝蜜》一文的开头和结尾,感悟其波澜1、读了本文后,你理解了作者所谈到的哪一点?(教师要适时追问) 2、教师预设以下内容a、散文是一种怎样的文体①诗歌    用韵    节奏举例:《关雎》《静夜思》《再别康桥》②骈文,四六文举例《哀江南赋序》b、世界、我国散文的发展情况①白话散文是五四以来发展最成功的文体②白话散文创作中的“散”、“随”,不构思、不推敲的问题及原因c、创作优秀散文必须抒写“真情”1、《李将军列传》片段2、《荔枝蜜》片段3、《过秦记》片段123 d、散文的语言优美,如行云流水①“真情”是散文之神,而语言则是散文之肉e、散文结构谨严①开头:高屋建瓴、提纲契领、平缓、陡峭②作者本文是否也一样?③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④举例《望岳》《荔枝蜜》《背景》⑤八股文结构——严谨 f、散文风格可多样,但忌平板,应有波澜,例如《荔枝蜜》的开头与结尾1、学生回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由此问可提纲本堂课内容,并由此追问,深入理解散文写作要点。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打乱教学预计。 2、a和b部内容推进速度要快,因为这还不是重点。     3、c、d、e、f四部分重点从实例出发让学生感悟优秀散文创作的方法要点。  4、教学中使用ppt展示举例的散文片断。通过朗读及教师点拨,让学生感悟。(四)总结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本文谈了散文的体裁;散文的发展及现状;散文的创作应:一、真情,二、语言优美,三、结构严谨,四、风格多样,不平板。同学们应通过实例感悟优秀散文的创作要求,去写出自己的好文章。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季羡林散文(选择推荐)2、  构思、写作一篇散文。   一课时完成教学附举例诗文: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4、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5、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庾信的《哀江南赋序》)6、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李将军列传)7、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8、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239、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0、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0937.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