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女教师》ppt_《家庭女教师》课文解读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两个孩子现在单独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灯已经关了,她们之间笼罩着一片黑暗,只有两张床在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地发白。两个孩子的呼吸都很轻微,人家简直会以为她们都睡着了。[“简直”和“以为”表明她们并没有睡着,该睡觉的时间而两个孩子睡不着,暗示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喂!”一个声音说道。这是那个十二岁的女孩。她轻轻地、有些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地向黑暗里发问。“什么事?”从另外一张床上传来姐姐的回答。她比妹妹只大一岁。
    “你还醒着哪。好极了。我……我有件事想告诉你……”
    那边没有回答。只听见床上发出一阵窸窸窣窣(象声词,形容极细小的摩擦声。窸窣,xī sū)的声音。[没有语言,但有行动,说明姐姐已经响应她了。]姐姐撑坐起来,带着期待的神情向这边望过来,可以看见她的眼睛在闪闪发光。
    “你知道吗……我早就想跟你说……不过你先告诉我,这几天你不觉得我们的小姐有点儿怪吗?”
    另一个女孩迟疑了一会儿,沉思起来。“有点儿,”接着她说道,“可是我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她不像原来那样严厉了。最近我有两天没做作业,她也没说什么。再就是她有点儿那样——我也说不好。反正我觉得她现在根本不管我们了,她老是坐在一边,也不跟我们一块玩了,从前她老跟我们一起玩的。”[家庭女教师还没有出场,读者已经通过孩子的叙述知道她和原来有了不一样了,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说开头就通过两姐妹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借用小姐妹来写家庭女教师的变化,比直接叙述要方便得多。]
    “我看她很伤心,只是不愿意让人家知道。她现在钢琴也不弹了。”
    通过这一段对话,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出女教师与以往的不同。
    又是一阵沉默。
    接着姐姐提醒妹妹:“你不是有事要说吗?”
    “是啊,可是这事你谁也不许告诉,的确不许告诉任何人,妈妈也好,你的小朋友也好,都不许告诉。”[这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她很谨慎。]
    “我不告诉,我不告诉!”姐姐已经不耐烦了,“到底是什么事呀!”[写出姐姐的好奇和焦急。]
    “是这样……刚才,我们上床睡觉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我还没跟小姐道晚安呢。我的鞋都已经脱了,[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交代,因为只有赤脚轻轻地跑过去,才不会有声音,才不会被小姐发现。]可是我又跑到她房里去,你知道吗,我轻手轻脚地跑过去,想吓她个冷不防(没有预料到;突然)。我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地打开房门。起先我还以为她不在房里呢。灯亮着,可是我没看见她。突然——我吓了一大跳——我听见有人在哭,我一下子看见她衣服穿得好好地躺在床上,脑袋埋在枕头里。她在抽抽搭搭地哭,我吓得浑身直哆嗦。可是她没有瞧见我。于是我又轻手轻脚地重新把门关上。我身上抖得厉害,只好在门口一动不动地呆上一会儿。[女教师一直和她们在一起玩,看管照顾着她们,很大意义上比她们的父母更让她们亲近和信赖,而现在她却哭了,成人的哭在孩子看来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我”“浑身哆嗦”“身上抖得厉害”非常逼真地写出了小女孩的心理感受。]这时,我在房门外还清清楚楚地听见她在哭呢。后来我就赶紧跑回来了。”1234567891011121314
    她们两个又不吭声了。然后一个女孩轻轻地说了声:“可怜的小姐!”这句话在屋子里颤抖,就像一个阴郁的音符迷失在空中,接着又复归于沉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小姐妹俩在知道家庭教师哭泣时的迷惘和隐隐的担忧。]
    “我真想知道,她干吗哭,”妹妹又开口说道,“这几天她又没跟什么人吵过嘴。妈妈现在也不再没完没了地挑她的刺了。[“现在”一词说明女主人曾经经常挑剔她。]我们肯定也都没惹她生气,那她干吗哭成这样?”
    “我倒有点儿明白,她干吗哭,”姐姐说道。
    “干吗哭?告诉我,她干吗哭?”
    姐姐犹豫了一会儿,末了说道:“我想,她在恋爱了。”
    “恋爱?”妹妹惊讶地一愣,“恋爱?爱上谁了呢?”
    “你难道一点也没看出来?”
    “该不是爱上了奥托吧?”
    “不是奥托是谁?奥托难道没有爱上她?他上大学,在咱们家已经住了三年,可从来也没有陪我们出去玩过,他干吗这几个月突然一下子每天都陪我们出去呀?小姐到我们家来以前,他对我好吗?对你好吗?可是现在他成天围着我们转来转去。不管是人民花园、城市公园或者普拉特尔(维也纳的一座著名的公园,位于多瑙河和多瑙河运河之间),我们跟小姐到哪儿去,都会碰巧遇见他,总是碰巧。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连珠炮似的发问,活现出一个伶牙俐齿的小姑娘形象,也表现出她平时的细心,如果没有她平时的细心,后文的一系列偷听行为和心理变化便成为不可能,惟有细心敏感的孩子才多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大大咧咧的孩子便不会有这许多烦恼。]
    妹妹大吃一惊,结结巴巴地说道:
    “是的……是的,我当然觉得有点儿奇怪。可我一直以为,这是……”
    她的声音变了。[写出妹妹的吃惊和紧张程度,连声调都变了。]她不再往下说了。
    “我起先也以为是那样,我们这些女孩子都挺傻。可是我总算及时发现,他只不过是拿我们做幌子(本指商店门外表明所卖商品的标志,这里指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幌,huǎng)罢了。”
    现在两个人都沉默不语了。[她们想不出原因,一时便无语。]谈话似乎已经结束。
    姐妹俩已经陷入沉思或者已经进入梦乡。
    这时妹妹又一次无可奈何(没有一点办法)地在黑暗中说道:“可她干吗又要哭呢?奥托不是挺喜欢她吗?我一直以为,恋爱一定是挺美妙的。”
    “我不知道,”姐姐带着沉思神往的神情说道,“我原来也一直认为,恋爱准是非常美妙的。”
    在困倦欲睡的女孩的唇边又一次轻轻地、惋惜地吐出一声:“可怜的小姐。”[孩子们从直觉上得出女教师是受了委屈,她们对她很同情。]
    然后屋里一片寂静。
    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明写孩子们无意间窥探到家庭女教师的哭泣而引起的心理波动,暗写女教师被纨绔子弟奥托冷淡。
    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设计了一个睡觉前的场景,这样两个小女孩就可以毫无干扰地进行她们的谈话,而这篇小说也就自然而然地以小女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了。1234567891011121314
    第二天早上她俩不再谈起这件事情,可是,姐妹俩都感觉到,两个人的脑子里转的是同样的念头。她们两个互相绕着走,彼此躲来躲去,可是等到她俩从侧面打量女教师的时候,两个人的目光又不由自主地相遇在一起。[细节描写,逼真地写出了有了心事的小姐妹俩的心理活动,“两个互相绕着走,彼此躲来躲去”“两个人的目光又不由自主地相遇在一起”,作者就是通过她们外在的行动来表现她们的内心。]吃饭的时候,她们仔细观察奥托,仿佛这个在她们家里住了几年的堂兄是个陌生人。她们不跟他说话,可是在低垂的眼皮底下,她们一个劲儿地斜着眼睛瞅他,看他是不是在跟小姐打暗号。[侧重于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不跟他说话”是她们怕一张嘴就泄露了心底的秘密,从“低垂的眼皮底下”“斜着眼睛瞅”,写出小姐妹俩的狡黠。]姐妹俩都坐立不安。吃完饭以后,她们也不去玩,却心慌意乱地东忙西忙,瞎忙一气,[行动上的张皇失措正是内心慌乱的显示,而她们内心的慌乱只是想探出一个关于成人之间的一个秘密。]急于想要探听这个秘密。到了晚上,两个女孩中的一个只不过淡淡地随口问了一句,仿佛她对这事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冷淡,一点也不关心)似的:“你又看出什么了吗?”“没有,”另一个说了一句,就掉过脸去。两姐妹似乎都有点怕谈起这件事情似的。[心理描写,以她们所受到的教育,小孩子是不应该探察大人之间的秘密的。]就这样又过了几天,两个孩子默默地观察着,绕着圈子探索着,她们忐忑不安(心神不定,静不下心来,忐忑,tǎn tè)而又不知不觉地感觉到正在接近一个闪烁不定的秘密。
    几天以后,妹妹终于发觉,女教师在吃饭的时候,暗暗地向奥托使了个眼色,奥托点点头算是回答。妹妹激动得身子一颤。[写出妹妹的兴奋与紧张,早就希望证实她们的猜想,现在终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她在桌子底下伸过手去,轻轻地碰一碰姐姐的手。等姐姐转过脸来,她就用她发光的眼睛瞅了姐姐一眼。姐姐马上就会意了,立刻也坐立不安起来。[姐姐与妹妹同样的兴奋与紧张。]
    大家吃完饭刚站起来,女教师就对两个孩子说:“你们回屋去自己玩一会儿吧。我有点头疼,想休息半个钟头。”
    两个孩子垂下眼睛。她们小心翼翼地互相用手碰了碰,好像彼此都想提醒一下对方似的。女教师刚走,妹妹就一步蹦到姐姐跟前:“你瞧着,现在奥托要到她房里去了!”
    “那还用说!所以她才把我们支开啊!”
    “咱们得到她门口去偷听!”
    “可是要是有人来了怎么办?”
    “谁会来呀?”
    “妈妈呗。”
    妹妹吓了一跳,“是啊,那……”
    “我有主意了,你猜怎么着?我在门口偷听,你留在走廊里,要是有人来了,你就给我个暗号。这样我们就保险了。”
    妹妹噘(juē)着嘴,一脸的不高兴,“可是你到时候什么也不告诉我。”
    “全都告诉你!”
    “真的全都告诉我?……可什么也不许拉下啊!”1234567891011121314
    “当然,人格担保。听见有人来,你就咳嗽一声。”
    她俩等在走廊里,浑身哆嗦,心情激动。她们的心脏怦怦直跳。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两个孩子紧紧地挨在一起。[写出小姐妹俩的紧张激动,第一次发现女教师哭泣,毕竟是妹妹的无意所为,而现在她们决定要自己去探察一个大秘密,别无选择,只好偷听,而偷听在她们懵懂的意识当中是不光彩的——虽然如此,这件事情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期待和对自己偷听行为的胆怯使他们无比的紧张激动。]
    传来脚步声。姐妹俩赶忙跑开,躲进暗处。果然不错,来的是奥托。他握住门把,门随后又关上。[通过俩姐妹的眼睛写奥托的行动。]姐姐像支箭似的射了过去,贴在门上,屏息静气,侧耳细听。[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姐姐心情的急切。]妹妹不胜向往地望着这边。[这一句话写出了妹妹的心理活动:她很想在第一时间里亲耳听到他们都谈了些什么,但是她答应了姐姐,负责“警戒”,不能随便离开“岗位”。]好奇心折磨着她,使她离开指定的岗位,悄悄地溜了过来。可是姐姐生气地把她推开。她只好又去等在外面,两分钟、三分钟,在她看来简直像永恒一样的漫长。她焦急难耐,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姐姐什么都听见了,而她一点也没听着。她又急又气,几乎都要哭出来了。[很形象地描摹出妹妹的又着急又无奈又生气的心态。]这时那边第三个房间里有扇门砰地关上了,她咳嗽一声。姐妹俩连忙跑开,溜进她们自己的房间。进屋以后还上气不接下气地站了一会儿,心跳得厉害。[这件事真的很刺激,使她们紧张而兴奋。]
    接着妹妹便急切地催她姐姐:“好啦,快……告诉我吧!”
    姐姐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情。末了她非常困惑地、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事?”
    “这事真奇怪。”
    “什么事……什么事呀!”妹妹气喘吁吁地把这句话吐了出来。于是姐姐拼命回想。妹妹凑过来,紧挨着她,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妹妹急于打听事情的真相,很形象地写出妹妹的急切心情。]
    “这事真奇怪……跟我原来想的,完全不一样。我猜奥托进了房间以后,准是想跟她拥抱或者接吻,因为她跟他说道:‘别这样,我有正经事要跟你谈。’我看是一点儿也看不见,因为钥匙孔里插着钥匙,可是听却听得很清楚。‘出了什么事啦?’奥托接着问道。可我从来没有听见他这样说过话。你也知道,他平时说话总喜欢大叫大嚷,粗声粗气。可这句话,他却说得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我马上就感觉到,他不晓得怎么搞的,心里有点害怕。[平时的大叫大嚷、粗声大气,和现在的战战兢兢形成鲜明的对比,刻画出一个平时颐指气使遇事却胆小如鼠的公子哥的丑恶嘴脸。]小姐想必也看得出来,他在撒谎,因为她只是非常低声地说了一句:‘你早就知道了’——‘不知道,我一点也不知道。’——‘是吗?’她就说了——说得那样悲伤,悲伤极了——‘那你干吗一下子不理我了?一个礼拜以来,你没跟我说过一句话,你尽是躲着我,也不再跟孩子们一起出去了,你也不再到公园里来了。难道我一下子就成了陌生人了?啊,你早已知道,为什么你忽然远远地避开我。’他不作声,后来说道:‘我快考试了,我得好生复习功课,没功夫干别的。现在也只能这样。’这下她就哭开了,然后一面哭一面对他说,可是说得非常温柔非常动人:‘奥托,你干吗要撒谎呢?你还是说实话吧,你对我撒谎,你这样做应该吗?我对你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可是我们两人之间得把话讲讲清楚。你分明知道,我要跟你说什么,我从你的眼睛就看出来了。’——‘说什么呀?’他犹犹豫豫地说道,可是声音非常的微弱。这时她就说了……”1234567891011121314
    通过小女孩之口从侧面刻画出两人物形象:一个是自私懦弱的无责任感的纨绔子弟形象,一个是温柔无助的家庭女教师形象。小女孩的叙述不带什么感情色彩,但读者依然能够感觉到她的爱憎。
    小女孩说到这里,突然身子哆嗦起来,激动得说不下去了。[暗示下面将有什么让她害怕的消息。]妹妹更紧地偎依着她。“什么……说了什么呀?”
    “这时她就说:‘我不是有了你的一个孩子吗?’”
    妹妹像闪电似的吓了一跳:“孩子!一个孩子!这不可能啊!”[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妹妹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时的震惊、害怕。]
    “可她就是这么说的。”
    “你准听错了。”
    “没错,没错!她把这话又重复了一遍。他也像你一样,跳了起来,叫道:‘一个孩子!’小姐好久没吭声,末了说道:‘现在该怎么办呢?’后来……”
    “后来怎么啦?”
    “后来你就咳嗽了,我就只好跑开。”[读者和妹妹一样,也想知道“后来的事情”,但“后来”的内容是故事情节将往下发展的,门“砰地关上了”,妹妹“咳嗽了一声”,不仅为读者留下了悬念,也正是情节发展的需要。]
    妹妹感到非常惶惑,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前面:“一个孩子!这怎么可能呢?她又在哪儿有这么个孩子呢?”[妹妹感到惶惑的事情也正是读者想了解的问题,作者是借了小姑娘的嘴说出了大家的疑惑。]
    “我不知道。这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
    “也许在家里吧……在她上咱们家来以前。妈妈为了咱们俩当然不允许她把孩子带来。所以她才这样伤心。”[孩子天真的话语,让人在为女教师难过之时也为她们的天真所动容。]
    “去你的吧!那时候她还根本不认得奥托呢!”她俩又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地沉默了,一面苦思苦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可使姐妹俩非常烦恼。妹妹又开始说道:“一个孩子!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她怎么会有个孩子呢?她又没结婚。只有结过婚的女人才有孩子,这我是知道的。”
    “也许她结过婚了。”
    “你别发傻好不好!总不是跟奥托结的婚吧!”
    “为什么……?”
    姐妹俩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彼此因惊惧或无奈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一筹莫展。
    “可怜的小姐。”两姐妹当中的一个非常悲伤地说道。这句话一再出现,末了化为一声同情的叹息。同时,好奇心也一再燃起。
    “究竟是个女孩还是个男孩?”
    “谁又能知道呢?”
    “你看怎么样……要是我去问问她,……非常、非常小心地问她。”
    “你发疯了!”
    “怎么啦……她不是跟咱们挺好的吗?”
    “你在胡想些什么呀!这种事情人家是不跟我们说的。什么都瞒着我们。每次我们一进屋,他们就闭口不说了,尽跟我们瞎七搭八胡扯一气,好像我们还是小孩子似的,可我都已经十三了。你干吗要去问她呀,谁都不跟我们说真话。”[到底姐姐大一岁,似乎稍懂一些大人们惯常的手法,但从她的生气的抱怨中,我们不难感觉到大人们惯常的手法的失败,孩子们的不满。]1234567891011121314
    “可我真想知道一下。”
    “你以为我就不想?”
    “你知道吗……其实我最最不明白的就是,奥托居然会一点儿也不知道。一个人自己有个孩子,总是知道的,就像一个人自己有父母,也是知道的一样。”
    “他只不过是假装不知道罢了,这个流氓!他老是装假。”[孩子的态度非常鲜明,爱憎分明。]
    “可是这种事情他总不会装假吧。只有……只有在他想骗骗我们的时候,他才装假……”
    这一部分写小姐妹俩关于小姐的孩子的讨论,以她们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她们搞不懂事情的真相,这让她们苦恼,但隐隐约约地,在她们的内心起了愤恨的情感,恨奥托的装假,是个流氓;恨大人们总是瞒着她们,不说真话。
    这时小姐进屋来了。两姐妹立刻一声不响,假装在做作业。可是她们都从旁边斜着眼睛去瞅她。她的眼睛好像红了,她的声音比平时低沉,比平时颤抖得厉害些。[用孩子的眼光写小姐,奥托根本不忠于她的爱情,也不承担责任,她非常伤心痛苦绝望。]孩子们安静极了,她们突然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怯生生地抬起头来看她。“她有个孩子,”她们老是想着这个念头,“所以她才这样悲伤。”慢慢地,她们自己也悲伤起来了。[写两个孩子的善良的心理,她们很同情小姐,这也是人性之初的善念。]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她们听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的消息:奥托要离开她们家了。[这是他推卸责任的表现,他内心已经打定主意要抛弃家庭女教师了。]他跟他叔叔说,马上就要考试了,他得加紧复习,在这儿干扰太多。他准备到别处去租间房子住一两个月,到考完再回来。[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只是借口罢了。]
    两个女孩一听到这话,激动得要死。她们感到,这事和昨天的谈话之间有着一种秘密的联系。凭着她们敏锐起来的本能,她们感到这是一种懦怯行径,是一种逃跑行为。当奥托向她们告别的时候,她们态度粗暴,转过身去不理他。[她们的粗暴是一种不满和反抗,对奥托的逃跑怯懦行为的反抗和鄙视,在她们看来,这也是对小姐的声援。]但是,等他站在小姐面前的时候,她俩又斜着眼睛偷看。小姐的嘴唇微微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样子,搐,chù),可是她安详(从容不迫,稳重)地把手伸给他,一句话也不说。[通过孩子的眼睛写小姐稳重而自尊的形象。]
    这几天两个孩子完全变了样子。她们不玩、不笑,眼睛失去了活泼开朗、无忧无虑的光彩。她们心里又不安又不踏实,对周围所有的人都极端的不信任。她们不再相信别人跟她们说的话,在每句话里都闻出谎言和计谋的味道。[不成熟的心智容易偏激。她们已经目睹了奥托的欺骗、虚伪和自私,在孩子幼小的心里,以为成人世界就是这样善于伪装和作假的,所以,她们开始怀疑周围所有的人。]她们成天东张西望到处偷听,窥探别人的一举一动,注意人家脸上肌肉的抽动、说话语气的变化。她们像影子似的跟在别人背后,耳朵贴在房门口,偷听别人说话。她们拼命想从自己的肩膀上摆脱这些秘密织成的黑暗的罗网,或者至少透过一个网眼向现实世界投去一瞥。那种孩子气的信念,高高兴兴、无忧无虑的盲目性已经从她们身上脱落。然后,她们从郁闷的空气预感到山雨欲来,生怕错过了这个瞬间。自从她们知道,身边尽是谎言,她们也就变得坚韧而有心计,甚至变得诡诈起来,善于说谎。1234567891011121314
    这一节写小姐的遭遇给她们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刺激,他们失去了童年无忧无虑的快乐,怀疑周围的一切人和一切事,“变得坚韧而有心计,甚至变得诡诈且善于说谎”。
    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好恶未置一词,但从他平静的叙述当中,读者依然能够读出这件事给小姐妹带来的伤害,所以自能感受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自然而然引起读者对小姐妹的同情和怜惜,对奥托的愤怒和谴责。
    在父母面前,她们假装天真烂漫,稚气十足,一转身就突然变得伶俐机警。她们的性格大变,变得神经过敏、焦躁不安。她们的眼睛原来具有一种柔和而宁静的光芒,现在燃烧得极为炽烈,眼神也变得更加深沉。她们在不断的侦察窥探的过程中孤立无援,结果她们彼此相爱得更为深切。有时候她们感到自己实在天真无知,强烈渴望得到柔情抚爱,会突然间互相热烈地拥抱起来,或者突然泪如雨下。[人性都是渴望关爱的,小姐妹曾经的生活也充满了幸福,可是,经过奥托事件后,她们对生活的美好信心完全失去,“互相热烈地拥抱”是因为她们需要彼此的关爱和鼓励,“泪如雨下”说明她们内心的委屈和对未来的忧惧。]看上去似乎无缘无故,她们的生活一下子变成了一种危机。
    这一节继续写小姐的遭遇在她们心中产生的影响,她们现在急需有人来指点、引导,来疏导她们的心理。可是大人们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许多不健康的性格或心理大概都是孩童时期的经历在心里留下的阴影造成的吧。
    许多屈辱她们直到现在才有所体会,当中有一种她们感受得最为深切。她们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心里暗暗打定主意,小姐是这样地悲伤,应当尽可能使她心里高兴。她们勤勉而又仔细地做着作业,互相帮助。她们安安静静,不发一句怨言。小姐想要什么,她们总预先办到。[一方面写出她们的善良,一方面暗示人们:拯救这些孩子,使她们心理健康地成长现在还来得及。]可是这一切小姐一点也没注意,这使她们非常难过。在最近一个时期,小姐完全变了样子。有时候,一个女孩子跟她说话,她就一哆嗦,好像从睡梦中惊醒。她的目光也总要先彷徨(原来形容人走来走去,犹疑不决,拿不定主意往哪个方向去,这里指小姐因内心痛苦失落而表现的眼光无着落的样子,páng huáng)片刻,才从远方慢慢地收回来。她常常一连坐上几个小时,呆呆地望着前方出神。[写孩子眼中的小姐的行为。她因为饱受打击和伤害,内心忧虑、痛苦可能还有羞愧,使她整天恍恍惚惚,若有所失。]于是女孩子们就踮起脚尖走来走去,免得惊扰了她。她们朦朦胧胧地、极为神秘地感觉到,现在她正在想念她那在远方什么地方的孩子呢。出自她们日益觉醒的女性的柔情,她们越来越爱她们的小姐,她现在变得这么温柔、这么可爱。她原来的那种生气勃勃、热情奔放的步伐现在变得更加沉着稳重,她的动作也变得更加谨慎小心。孩子们从这一切变化感觉到一种隐蔽的悲哀。她们从来没有看见她哭过,可是她的眼圈常常是红红的。[孩子的观察很仔细,这说明小姐经常在她们的背后哭过。]她们发现,小姐想要在她们面前掩盖她的痛苦。可她们没法帮她的忙,她们简直感到绝望了。1234567891011121314
    有一次,小姐把脸转向窗口,用手绢去擦眼睛,妹妹突然鼓起勇气,轻轻地握住她的手说道:“小姐,您最近总是这么伤心,该不是我们惹您生气吧,您说呢?”[小姑娘的懂事和善良可见一斑,她是真心想帮小姐的,至少也想给小姐一些安慰。]
    小姐深受感动地望着她,轻轻抚摸她的秀发。“不,孩子们,不是你们,”她说道,“绝对不是你们。”她温柔地吻了吻孩子的额头。
    第二部分,故事的发展,明写小姐妹偷听女教师和奥托的谈话后的心理变化,暗写女教师遭纨绔子弟奥托抛弃。
    她俩窥探着,观察着,在她们目光所及的地方发生的事情,她们一点也不放过。这几天,两姐妹中的一个有一次进屋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句话。仅仅就是一句话,因为父母亲马上住口不说了。可是现在每一句话都可以在她们心里引起上千个猜想。“我也觉得有些异样,”妈妈说道,“我要把她找来盘问一番。”[家庭女教师的事情终于引起了主人的注意,故事将进一步发展。]小女孩起先以为这是说的她自己,吓得胆战心惊,跑去找姐姐商量求援。可是到吃午饭的时候,她们发现,她们父母亲的目光一直盯在小姐的那张漫不经心的、迷惘恍惚的脸上,然后互相交换眼色。[通过孩子的眼睛写她们的父母及她们的小姐。父母是老练有城府的,小姐却满腹心事,凄苦无助。]
    吃完饭,母亲随口对小姐说了句:“请您呆会儿到我屋里来一趟,我要跟您谈谈。”[彬彬有礼的语言下面隐藏的是冷漠和自私。]小姐微微地低下了头。孩子们浑身猛烈哆嗦起来,她们感到,现在要发生什么事情了。[虽然是对小姐说话,她俩却“哆嗦起来”,这说明她们现在已经非常敏感而多疑,任何一件跟她们有关或无关的事情都能让她们紧张和兴奋,她们预感,妈妈的谈话肯定与小姐,与奥托,与孩子有关,也许事情的真相马上就明白了。]
    等小姐一进她们母亲的房门,她们就马上扑了过去。[“扑”这个动词表明她们的急切。]把耳朵贴在门上,把各个角落搜查一遍,偷听,窥探,对于她们来说已经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她们根本不再感到这样做有什么丑恶,有什么丢人,她们一心只想探听到人家瞒着她们的一切秘密。[与第一次偷听女教师和奥托谈话时的紧张、羞愧相比,她们现在已经很老练了,不仅表现在动作的熟练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毫无罪恶感了,这样的变化令人扼腕叹息。]
    她们侧耳倾听,可是只听见嘁嘁喳喳(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的一片轻声耳语,她们的身体神经质地不住颤抖,她们生怕什么话都听不见。[写出她们的紧张和激动。]
    屋里有个声音越来越大,这是她们母亲的声音。听上去,恶狠狠的,像吵架似的。
    “您以为大家都是瞎子,这种事情都没觉察到?凭您这样的思想和品德,您是怎样在尽您的本分的,我可以想像得出。我竟然委托这样一个人去教育我的孩子,教育我的女儿,天晓得您是怎样忽视她们的教养来着……”
    小姐好像回答了一句什么。可是她说得声音太轻,孩子们都没听清。[一个声音“越来越大”“恶狠狠的”,“像吵架似的”,一个声音“太轻”,让人听不清,从声音的高低上也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母亲高声大气,她认为女教师给她丢人,没有尽到责任;女教师有一种负罪和耻辱感。]1234567891011121314
    “花言巧语,尽是借口!每个轻佻(言语举动不庄重,不严肃,佻,tiāo)的女人都有自己的借口。随便碰上个男人就跟了,别的什么也不想。余下的事反正有仁慈的上帝来料理。这样的人还想当女教师,还想去教育人家的女儿,简直是无耻!您总不至于认为,在您目前的情况下,我还会留您继续呆在我们家里吧?”[落井下石,写出母亲的冷酷、小市民心态。]
    孩子们在门外偷听,一阵阵寒噤透过她们全身。[写孩子们的感受。]这番话她们一点也不明白,但是听到她们的母亲这样怒气冲冲地讲话,而小姐唯一的回答却是一阵猛烈的低声抽泣,她们感到害怕。孩子们的眼里涌出了泪水。可是她们的母亲似乎火气更大了。
    “您现在大概只有哭天抹泪这一招了!这是不会使我心软的。对于这种人我绝不同情。您现在怎么办,跟我丝毫无关。您该去找谁,您自己心里明白。这事我问也不问您。我只知道,一个人下作到玩忽职守的地步,我是不能容忍的,她在我家里一天也不能多呆。”
    回答的只是抽泣,绝望的、伤心透顶的抽泣。这呜呜咽咽(低声哭泣,wū yè)的抽泣像寒热似的使门外的孩子浑身打颤(zhàn)。她们有生以来也没有听见人家这样哭过。她们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哭得这样伤心的人是不会有过错的。她们的母亲这会儿不吭声,等待着。末了她突然粗暴地说道:“好吧,我想跟您说的就是这些。今天把东西收拾一下,明天早上来拿您的工钱。再见!”
    这一部分写孩子们偷听到的内容,小姐妹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作者也没有对她的肖像作一字说明,但读者通过她的语言,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霸道蛮横、自私冷酷。
    孩子们一下子从门口跳开,逃进自己的屋里。这是怎么回事?她们觉得这简直是个晴天霹雳。她们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地站在那儿。[写孩子们在听了母亲与女教师的谈话后的表现,她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母亲会这样蛮不讲理地对待她们的小姐。]她们第一次不知怎地感觉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第一次敢于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一种类似愤懑(气愤;抑郁不平)的情绪。
    “妈妈这样跟她说话,太卑鄙了。”姐姐咬着嘴唇说道。
    妹妹听见这句放肆大胆的话,吓了一跳。[妹妹吓了一跳,说明她们姐妹俩平时对父母都是很尊敬的,但这一次为了小姐,姐姐生了正义的愤怒了。]
    “可是我们根本一点也不知道,她到底干了什么事。”妹妹结结巴巴地抱怨。[妹妹似乎在替母亲辩解,她真的拿不准谁对谁错了。]
    “肯定没干什么坏事。小姐不可能干坏事的。妈妈不了解她。”
    “瞧她哭成那样。我听着心里直害怕。”
    “是啊,真可怕。可是妈妈还跟她嚷嚷(rāng)来着。这真卑鄙,我跟你说吧,这真叫卑鄙!”
    姐姐气得直跺脚,泪水充满了她的眼眶。这时小姐进屋来了。她看上去疲惫不堪。[小姐现在是心力交瘁。]
    “孩子们,我今天下午有事,你们两个就自己呆着吧,好吗?可以信得过你们吧,是不是?晚上我再来看你们。”1234567891011121314
    她说完就走,也没注意到孩子们激动的神情。
    “你看见了吧,她的眼睛都哭肿了。我真不明白,妈妈怎么能这样对待她。”
    “可怜的小姐!”
    这句话又响了起来,充满了同情和眼泪。[她们的同情、友好和善良的天性在她们的小姐面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因为在她们的心里,小姐没有错,小姐应该得到同情和帮助。她们的多疑和粗暴是对付虚伪和不信任她们的人的,这反映她们纯真而令人感动的本性。]她们站在那儿,茫然不知所措。这时她们的母亲进屋来了,问她们想不想跟她一起乘车出去兜风。[几分钟前,她还疾言厉色地同孩子的家庭教师谈话,三言两语就把她开除了,现在却没事人一样轻松地要带孩子出去兜风,这说明她根本就没有把家庭女教师的遭遇当作一回事,这也反映出当时上流社会对处于下层的家庭女教师一类的人的生死毫不在意。]孩子们支吾了半天。她们怕妈妈,同时她们心里又暗暗生气,[没有人尊重她们,把她们当回事,这是由孩童渐渐长大时经常产生的心理。]小姐要走了,这事竟一点儿也不告诉她们。她们宁可单独留在家里。[她们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表示对母亲的不满。]她们像两只雏燕,关在一个窄小的笼子里扑过来扑过去,被这股说谎和保密的气氛压抑得透不过气来。[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小姐妹惊恐、焦灼、愤怒、无可奈何的心态。]她们考虑,是不是可以跑到小姐的房里去问问她,劝她留下来,对她说,妈妈冤枉她了。可是她们又怕惹得小姐不高兴。再说她们又感到羞愧:她们知道的一切,全是悄悄地偷听来的。她们不得不装傻,装得就跟两三个礼拜以前那样的傻。所以她们就呆在自己房里,度过整个漫长的无边无际的下午,思索着,流着泪,耳边始终萦绕着那些可怕的声音,时而是她们母亲的凶狠的、冷酷无情的怒吼,时而是小姐的使人心碎的呜咽。晚上小姐匆匆地到她们房里来看她们,跟她们道了晚安。孩子们看见她走出去,难过得浑身都颤抖起来,她们真想还跟她再说些什么。可是现在,小姐已经走到门口了,又突然自己转过身来——似乎被她们无声的愿望给拉了回来——她的眼睛里闪着泪花,水汪汪的、阴沉沉的。她搂住两个孩子,孩子们放声大哭起来,[对小姐的同情;小姐即将离开她们而她们毫无办法,无能为力;对小姐的留恋等使她们情不自禁地大哭起来。]她再一次吻吻孩子们,然后急步走了出去。[写出小姐对孩子们真心的爱和留恋。]
孩子们泪流满面地站在那儿。她们感到,这是诀别。
    “我们再也见不到她了!”一个女孩哭道,“你瞧着吧,等我们明天放学回来,她已经不在这儿了。”
    “我们以后说不定还可以去看看她。那她肯定会把她的孩子给我们看的。”
    “是啊,她人多好啊!”
    “可怜的小姐!”这一声叹息已经在悲叹她们自己的命运了。
    “没有了她,我们怎么办,你能想像吗?”
    “再新来个小姐,我是永远不会喜欢她的。”[她们并不是对子虚乌有的新小姐有成见,而是觉得惟有讨厌新小姐才是对她们小姐的一种声援、一种爱。]1234567891011121314
    “我也不会。”
    “谁也不会对我们这么好。再说……”
    她不敢把话说出来。但是,自从她们知道,她有了个孩子,一种下意识的女性的感情使她们对她肃然起敬。她们两个老是想着这事,现在已经不再怀着那种孩子气的好奇心,而是深深的感动,充满了同情。
    “喂,”一个女孩说道,“你听我说。”
    “什么呀!”
    “你知道吗,我真想在小姐走以前,让她再高兴一下。让她知道,我们都喜欢她,我们跟妈妈不一样。你愿意吗?”
    “那还用问吗?”
    “我想过了,她不是特喜欢丁香花吗。那我就想,你猜怎么着,我们明天早晨上学以前,就去买它几枝回来,然后放到她屋里去。”[孩子们决定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小姐的热爱。]
    “什么时候放进去呢?”
    “吃午饭的时候。”
    “那她肯定早就走了。你猜怎么着,我宁可一大清早就跑上街去,飞快地把花买回来,谁也不让看见,然后就送到她屋里去。”
    “好,明儿咱们早早地起床。”
    她们把自己的扑满(一种储蓄零钱的储钱罐)取来,一个子不拉地把她们攒的钱都倒在一起。一想到她们还能向小姐表示她们无声的、真心诚意的爱情,她们心里又高兴多了。
    这一部分写孩子们为了让小姐高兴,也为了表达她们对小姐的真心的爱和喜欢,她们决定送丁香花给小姐。因为能为小姐做这一点让她高兴的事,她们非常高兴。孩子多么的单纯、可爱啊。
    天刚亮,她们就起床了。她们微微颤抖的手里拿着盛开的美丽的丁香花去敲小姐的门,可是没人答应。[写出孩子们紧张又兴奋的心情,一方面她们为能给小姐送花表明她们的立场和感情,为替小姐做了点事而高兴,另一方面她们不知道小姐会有什么表现因而紧张。]她们以为,小姐还在睡觉,便小心翼翼地、蹑手蹑脚地溜进房去。房里一个人也没有,床上的被褥整整齐齐,没人睡过。房里别的东西凌乱不堪。在深色的桌布上放着几封白色的信。两个孩子吓坏了。出了什么事了?
    “我找妈妈去,”姐姐果断地说道。
    她倔强(性格刚强不屈,jué jiàng)地站在母亲面前,眼色阴沉,毫无畏惧,她问道:“我们的小姐在哪儿?”[“我们的小姐”,“我们”二字极具挑战的味道,很有意味。“我们”仅指小姐妹两个,言下之意,小姐是属于我们两个的,你把她弄没有了,你怎么办?你得赔!]
    “在她自己房里吧,”妈妈说道,感到十分惊讶。
    “她房里没人,被子也叠得好好的没动过。她准是昨天晚上就走了。干吗不跟我们说一声?”[最后一句责问很有力量。]
    母亲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女儿恶狠狠的、挑衅(借端生事,想引起冲突,tiǎo xìn)寻事的口气。她脸色刷的一下发白了,走到父亲房里去,父亲马上跑进小姐的房间。[写父亲的紧张状态。]
    他在那里呆了好久。孩子们一直用愤怒的目光死盯着母亲。[如果眼光能杀人的话,那么这种眼光就像刀子一样,直欲刺进母亲的心。]她看上去非常激动慌乱,都不怎么敢去看孩子们的眼光。1234567891011121314
    父亲终于出来了,他脸色灰败,手里拿着一封信,和母亲一起到自己房里去,和她嘁嘁喳喳地说些什么。孩子们站在门外,突然一下子不敢再偷听了。她们怕父亲发脾气。父亲现在这副神气是她们从来也没有看见过的。[暗示问题非常严重。]
    母亲眼泪汪汪、气急败坏地从屋里出来。孩子们似乎被她们的恐惧所驱使,下意识地迎上前去,又想问个究竟。可是她口气生硬地说道:“上学去吧,已经晚了。”
    孩子们只好去上学。她们在那儿坐了四五个钟头,夹在其他的孩子当中,像做梦似的,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见。[写满怀心事的孩子们心不在焉的神态。]一放学她们就发狂似的冲回家来。
    家里一切照旧,只不过大家的心里好像都有一个可怕的念头。谁也不说,可是所有的人,甚至于佣人,眼光都很异样。母亲冲着孩子们迎了过来,她似乎已经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要跟她们说点什么。她开口说道:“孩子们,你们的小姐不回来了,她……”
    可是她不敢把话说完。两个孩子的眼睛炯炯发光、咄咄逼人,直盯着她的眼睛,以至于她不敢向她们当面撒谎。她转身就走,逃回自己的房间里去。[写出母亲内心的虚弱和胆怯。]下午奥托突然出现了。家里派人去把他叫来,有封信是给他的。他的脸色也异常苍白。他神情慌乱,站在哪儿都觉得不合适。[“脸色苍白”是写他受刺激之大,“神情慌乱”是写他内心非常紧张。]谁也不跟他说话。大家都躲着他。他一眼看见缩在角落里的两个女孩,想跟她们打个招呼。“别碰我!”两姐妹当中的一个说道,厌恶得浑身直哆嗦,另一个在他面前吐唾沫。[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她们强烈的憎恨。]他狼狈不堪,不知所措,到处磨蹭了一会儿,然后就溜得无影无踪了。
    谁也不跟孩子们说话,她们彼此之间也不交谈。她俩脸色苍白,迷惘惆怅,像关在笼子里的野兽,一刻不停地从一个房间串到另一个房间,串了一会儿,又碰在一起,用哭肿了的眼睛你看我,我看你,一句话也不说。[女教师的死在孩子心里引起了太大的震动。在她们的眼里,小姐那么温柔,那么好,但现在却被奥托以及母亲逼死了,她们幼小的心里还不明白社会的冷酷,她们只能从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来看成人的世界,这个社会原来那么可怕。她们仅有的善恶是非的标准无法衡量这个世界了。]她们现在什么都明白了。她们知道,别人欺骗了她们,所有的人都可能是坏蛋,卑鄙无耻。她们不再爱她们的父母亲,不再相信他们。她们知道,她们今后对谁也不能信任,而可怕的人生的全部重担今后都将压在她俩瘦削的肩上了。她们似乎从欢乐安适的童年时代一下子跌进了一个万丈深渊。[写巨大的打击和刺激之后,小姐妹俩的感受,漆黑一片,绝望极了。]她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她们身边发生的可怕的事情,可是她们的思想正卡在这上头,几乎要把她们憋死。她们的面颊上泛起热病似的红晕,她们的眼里有一股凶狠的、激怒的眼神。在孤寂之中她俩像发冷似的荡来荡去。她们看人的神情是这样的可怕,谁也不敢跟她们说话,连她们的父母在内。[小姐的死使孩子受了很大的打击,她们仇恨一切人,这种仇恨只是因为她们喜欢的小姐死了。]她们脚不停步地在屋里转来转去,这反映出她们内心的骚动。虽然她俩谁都不说,可是都感到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休,欢乐;戚,忧愁、悲哀),祸福与共。沉默,一种参不透、摸不准的沉默,一种执著的、既不哭喊、也无眼泪的深锁在心的痛苦,使她们跟谁都疏远,对谁都仇视。谁也接近不了她们,通向她们心灵的通道已经阻断,也许多少年都不会畅通。她们身边的人都觉得,她们是敌人,是两个再也不会原谅别人的坚决的敌人。因为从昨天起,她们就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如果说偷听大人的谈话,还只是小姐妹俩对成人世界的怀疑对大人之间发生的事产生迷惘、迷惑不清的话,那么,小姐的死却使孩子们开始仇视这个世界了,这是发现被欺骗后的本能的反应。在她们心灵的深处,关于社会,关于未来,她们充满了恐惧和不信任,她们毕竟才只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啊。]1234567891011121314
    这天下午她们年纪大了好几岁。一直到晚上,她们单独呆在她们黑洞洞的房间里的时候,儿童的恐惧才在她们心里觉醒,对孤寂的恐惧,对死人的恐惧,以及对模糊的事物充满了预感的恐惧。全家上下一片慌乱,竟忘了给她们屋里生火。她们冷得哆哆嗦嗦地钻进一条被子,[她们“哆嗦”,一则是天气寒冷,二则是内心的恐惧,而后者尤其让人痛心。]用她们细瘦的孩子胳臂紧紧地搂在一起,弱小的、还没有发育的身体互相紧贴,仿佛因为害怕而在寻找援助。她们一直还不敢互相说话。但是,妹妹终于热泪盈眶,姐姐也跟着抽抽搭搭地大哭起来。两个人紧紧搂在一起痛哭。温暖的眼泪先是迟迟疑疑地,接着畅畅快快地流下来,沐浴着她们的面颊。她俩胸贴着胸,哭成一团,直哭得气噎喉干,死去活来。[她们哭,是因为她们委屈、无助和恐惧。]在黑暗中两个人化成一股痛苦,两个人变成一个人在悲泣。她们现在已经不是在为她们的小姐而痛哭,也不是在为她们从此失去了父母而痛哭,而是一阵猛烈的恐惧震撼着她们。对这个陌生世界里可能发生的一切,她们感到害怕。她们今天已经心惊胆战地向这个世界投了最初的一瞥。她们现在已经踏入的人生,使她们望而生畏。这个人生像座阴森森的树林,矗立在她们面前,昏暗、逼人,可是她们得去穿过这座森林。她们混乱的恐惧感越来越模糊,几乎像是梦幻,她们悲伤的抽泣声也越来越轻微了。她们的呼吸现在柔和地融成一气,就像刚才她们的眼泪流在一起。就这样,她们终于沉入了梦乡。[孩子终于进入了梦乡,可是读者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谁知道这件事在孩子的心里将会投下怎样的阴影呢?]
    第三部分,故事的高潮,写女教师被逼自杀在孩子心中引起的震动。
    这篇小说以家庭女教师的遭遇为中心事件,但目的并不在于介绍事件的过程,而是重在描写这件事在两个小女孩心里引起的震动,她们的心灵所受的影响。作者用了细腻的笔触,详细地描述了孩子心灵的震颤。作者构思奇特,选取的角度独特,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形象概要
    两个小姐妹——由天真单纯、无忧无虑而走向多疑、恐惧、无助。
    女教师——温柔善良、自尊有修养、忠于爱情。
    奥托——始乱终弃的纨绔子弟。
写作特色
1.独特的观察事件的角度。
    这篇小说写的是成人世界的事情,但作者却通过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的眼睛来反映这个故事,角度新颖。由于孩童世界的单纯,她们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会和事实有不小的出入,但读者会看得明白,这样不仅使作者在叙述中省却了不少麻烦,也使文章显得含蓄蕴藉,又增加了情趣。同时,以孩子的观察来写,便于表现孩子在整个事件中的感受,这样更容易产生艺术的震撼力量,因为没有一种力量能比孩子的心灵变化更能打动人心。
2.细腻、深刻、生动的心理刻画。
    茨威格的小说淡化情节,不注重外部环境、客观世界、自然风光等外界事物的描述,独具匠心地透视人物奇妙的内心世界,通过丰富复杂、层次深刻的心理活动、心理悬念及心理瞬间,剖析人类的灵魂。作家全部的焦点只集中在人物的心理世界上,锐意揭示其中的奥秘,展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创作才华。1234567891011121314
主旨探究
对本文的主旨有如下的表述:
1.这篇小说通过一对十二三岁的小姐妹的经历,写了一个家庭教师被一名纨绔子弟始乱终弃的故事,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两性关系的问题,暴露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小说写的是一个家庭教师被一名纨绔子弟始乱终弃的故事,作者的本意不在于表现爱情悲剧,而在于刻画出这幕悲剧在小姐妹俩心灵中引起的巨大震动以及她们对周围世界的新认识。
对本文的主旨你是怎么看的呢?123456789101112131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0909.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