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的教案_随机事件(优质课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2014-05-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数学教案】










25.1 随机事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枚举、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是一节“概率”的起始课。学生学会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随机现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对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 本节课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①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②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数学思考

① 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从事件的实际情形出发,会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解决问题 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的合作。 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知识重点 随机事件概念的形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袋和小球(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欣赏 (结合动画欣赏)播放一段天气预报, “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被引申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但是随着人们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课题:随机事件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创设情境 观察实例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常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感性上接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探索分析

解决问题 问题一 5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考虑以下问题: ①抽到的序号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②抽到的序号小于6吗? ③抽到的序号会是0吗? ④抽到的序号会是1吗? 问题二 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 ①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②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 ③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 123④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 注意强调二个问题中的第④个问题的结果是否确定?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random event). 从扔硬币、掷骰子和玩扑克等简单的机会游戏,到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婴儿的诞生,到世间万物的繁衍生息;从流星坠落,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这两次试验较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即可回答,但我们要的并不只是学生的答案,更注重的是学生是否经历了猜测、检验等过程。因此,在这个环节,一定要留给学生猜测、检验的时间,让学生经历这一数学活动过程,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探究与讨论,形成对随机事件定义的理性认识。

巩固练习 1. 做一做 在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张怡宁、王楠经过奋力拼搏,一路过关斩将,会师最后决赛,那么,在比赛开始前,你能确定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吗?    必然事件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不可能事件 (3)冠军属于王楠吗?    随机事件 2.相信你会很快完成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 (2)篮球队员在罚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 (3)掷一枚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 (4)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 (5)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6)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在学生了解和接受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与经验,完成题组练习。(多媒体显示) 本题考察学生对必然发生事件、不可能发生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理解与判断。

合作交流 自由讨论 同桌为一组,每位同学各举一例事件,让对方判断它是什么事件?(同桌的两位同学讨论,全班交流,深化概念。) 在举例中使学生体会概念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件是可转化的,体现了辩证的观点。体现了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也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 合作学习,强化概念,巩固新知。让学生自己举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充分肯定学生有利于学生信心的提高。

拓展演练 (摸球游戏)现在有一个口袋,4个黄球, 2个 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全部相同。 请你们按要求放球: ①任意摸出一球是黄球是不可能事件 ②任意摸出两球,一个是黄球,一个是白球是必然事件 ③任意摸出两球,都是黄球随机事件 ④任意摸出三个球,两个是黄球, 一个是白球是随机事件 通过学生动手设计摸球游戏,通过演练达到深化理解和认识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故事明理 (生死签)相传古代有个王国,国王非常阴险而多疑,一位正直的大臣得罪了国王,被叛死刑,这个国家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写着“生”和“死”的两张纸条),犯人当众抽签,若抽到“死”签,则立即处死,若抽到“生”签,则当场赦免。国王一心想处死大臣,与几个心腹密谋,想出一条毒计:暗中让执行官把“生死签”上都写成“死”,两死抽一,必死无疑。然而在断头台前,聪明的大臣迅速抽出一张签纸塞进嘴里,等到执行官反应过来,签纸早已吞下,大臣故作叹息说:“我听天意,将苦果吞下,只要看剩下的签是什么字就清楚了。”剩下的当然写着“死”字,国王怕犯众怒,只好当众释放了大臣。 123国王“机关算尽”,想让大臣死,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让机智的大臣死里逃生。 提出问题:(1)在法规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2)在国王的阴谋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3)在大臣的计策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小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注意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三类事件可以互相转化。 讲故事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该故事中“大臣被处死”的可能性由于条件的改变在相互转化,一方面强调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有一定的条件,另一方面,告诉学生,事物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要用辩证的思想看问题。

小结与作业

小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机会,并为程度不同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小结活动不流于形式而具有实效性,为学生创设条件,以梳理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布置作业 ①教科书习题25.1第1题 ②举出一些随机事件的例子。       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新的数学教育观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我遵循了教科书的结构模式:创设情景→数学活动→概括→巩固、应用和拓展。先由贴近学生生活的两个试验、猜测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然后再去判定,最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去举例,进一步去体会概念。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而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应用意识。课上,关注了学生感兴趣的抽签、掷骰子、摸球等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注重了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学生动起来,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uxuejiaoan/19193.html

  • 中职数学教案不等式_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分析法教学难点 分析法实质的理解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活动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和思考后点评. (学生活动)回答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 (3)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索研究的能力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小学数学教案课题_数学教案-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 (3)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索研究的能力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不等式的性质高中_不等式的性质2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同向不等式,异向不等式概念; 2.掌握并会证明定理1,2,3; 3.理解定理3的推论是同向不等式相加法则的依据,定理3是移项法则的依据; 4.初步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 教学重点:定理1,2,3的证明的证明思路和推导过程教学难点 :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教学...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_数学教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2.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简单的线性规划(二)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二)教学目标 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用此来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重点难点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是教学重点. 如何扰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是教学难点.教学步骤【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都表示平面...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直线的方程有几种]直线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 (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在整体上把握. (3)掌握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互化. (4)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圆的方程】圆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坐标和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也能根据圆的标准方程熟练地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2)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了解圆的一般方程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之间的互化. (3)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能够进行圆的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不等式_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

    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不等式”一章的内容,是在学完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本节内容具有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条件约束性等特点,所以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 (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的夹角. (3)能够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 (4)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5)进一步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