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五单元第4课毛泽东学案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第五单元  第4课  毛泽东
【学习目标】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毛泽东开辟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难过程,和曲折艰难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毛泽东一生思想理论自我发展、完善的原因和对毛泽东一生的客观评价。
【自主学习】
一、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     家庭。少年时接受了早期启蒙教育,之后进入        ,开始接触近代科学知识。19xx年考入            。
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等由学习       转向学习       。在《            》等书影响下,实现了思想上的伟大转折,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于1920年底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毛泽东参加了中共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从此走上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的革命道路。
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
1、第一个时期是1921—1927年,这段时期毛泽东主要领导工农运动,是其革命思想理论萌芽时期。中共一大后,毛泽东回到了湖南,从事            工作,并开展           。
在这期间,毛泽东到广东参加了              和              。
2、第二个时期是1927—1931年,毛泽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胜利的革命道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召开            ,批判陈独秀的               错误,确定                          总方针。毛泽东提出“                    ”著名论断,并在同年秋领导了     起义。随后开创了一条有别于“            ”的,以              、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一时期,毛泽东相继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                             》、《                 》等著作,论证了         在农村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              ”思想,从理论上阐释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方向。123
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在红军三次反围剿期间,以     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掌握了           的领导权,排挤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     年1月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四、建立新中国
(1)1937—1945年,毛泽东领导中共和人民军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毛泽东思想也成熟起来。抗战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            》等著作,形成完备的          理论。1942年他领导全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为夺取       和        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45—1949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腐败的国民党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命运的抉择。毛泽东参加了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但国民党破坏         ,挑起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1949—1952年底,主要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时期;1953—1956年底,主要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春,毛泽东发表了《             》的讲话,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                国家的基本方针。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重要讲话,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特别是提出要正确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犯了左的错误。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               运动。1966年又发动了“              ”,使“左”倾错误发展到高峰。这一切都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
3、对毛泽东一生的评价:毛泽东的一生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他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犯了“左”的错误,但是错误是第二位的。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23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实力。                          ——《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那个时候,给我安了一个名字叫“枪杆子主义”,因为我说了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们说,政权哪里是枪杆子里头出来的呢?马克思没有讲过……的确,马克思没有这么讲过,但是马克思讲过武装夺取政权,我那个意思也就是武装夺取政权,并不是讲步枪、机关枪那里头就跑出一个政权来。                             ——毛泽东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了怎样的思想?其存在的可能性条件是什么?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的主要革命思想。

(3)材料一、二在思想方面的共同点?

【当堂检测】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做出了哪些独创性贡献?
第五单元第4课  毛泽东
【合作探究】(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继续存在买办豪绅阶级的分裂和战争。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2)武装夺取政权。(3)开展武装斗争。
【当堂检测】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928—1930年,毛泽东根据井冈山斗争实践,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作了阐述。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884.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