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咖黄敏胶囊的功效与作用_氨 铵盐

高二化学教案 2014-04-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化学教案】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及铵盐的性质。
掌握氨的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及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本节在化学键的基础上,介绍了氨的分子结构,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又介绍氨与水、氯化氢、氧气的反应,在介绍氨与水的反应通过“喷泉”实验,说明氨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氨溶于水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因了可递反应的知识。在介绍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检验时,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再归纳出铵盐的共性都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然后采用讨论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出检验铵离子的方法。这样,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
关于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采用了讨论式的写,先提出问题引导学习思考,再通过实验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本节教材安排了较多的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铵离子的检验。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理论指导氨的性质的学习,对于本节的实验,可根据实验特点和教学实际可采用“验证式”、“探究式”、“边讲边实验”等方式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又有利于理解和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写出氨分子的电子式,从其结构入手,指明 在水中的溶解性、然后利用“喷泉”实验说明 极易溶于水。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 的物理性质。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喷泉”的探究性实验酚酞溶液进入烧瓶后变为红色,进而分析得出形成碱性溶液,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氨溶于水过程的可递反应解释显碱性的原因( )并分析氨水中存在的分子和离子。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对于氨水的不稳定性,教师可补充演示实验,并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产生。(指明该方法是常用来检验氨气的方法之一)。同时,该实验也为铵离子的检验埋下伏笔。
为更好地区分氨水与液氨,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比较。
(2)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该部分内容,然后将[实验1—3]改为学生实验验证此性质,启发学生联系氨与水反应生成碱进行思考,分析得出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将该知识拓宽完成氨与硝酸、硫酸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时,会产生浓的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一种方法。
(3)氨与氧气的反应
此知识的引入建议从部分结构入手,氮元素呈-3价,为氮元素的最低价态,只能被氧化。在一定条件能与强的氧化剂发生反应,引出氨气与氧气的反应。

二、铵盐
1.铵盐受热分解
铵盐的受热分解较分复杂教学中不能随意拓宽。只要求学生掌握 、 受热分解情况。但应注意 的受热分解与 升华的区别。
2.铵盐与碱的反应
通过[实验1—5]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铵盐的通性—均能与碱共热产生氨气。并让学生根据 、 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氨的实验室制法
可以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反应原理由学生讨论选择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总结。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3.使学生了解铵盐的性质。
4.使学生掌握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铝离子的检验。

三、实验准备 的球棍模型、一集气瓶 、一烧瓶 、浓氨水、浓盐酸、 溶液、 晶体、 晶体、 。晶体、酚酞试液、红色石蕊试纸、试管、烧坏、试管夹、玻璃棒、滴管、酒精灯、双头胶塞、乳胶管、止水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氨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 氨的实验室制法,铵盐的性质

五、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言】我们知道“氮是生命元素”。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动、植物生长需要吸收含氮的养料。一般植物不能直接摄取空气中的游离态氮,只能吸收两种形式的化合态氮,一种是氨或铵盐,一种是硝酸盐,这一节我们就学习氨和铵盐的一些知识。

【板书】第二节 

    一、氨 

【引入】回研究物质的性质首先要从其结构入手。请用电子式及结构简式表示氨分子。

【板书】1.氨的结构

【设问】氨分子极性如何?空间构型又如何?

【展示】氨分子的球棍模型。

【思考、讨论、书写】

【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化学键:共价键

    空间构型:三角锥形

    分子极性:极性分子

【展示】一瓶集满NH3的集气瓶。

【演示实验 1-2】喷泉实验,观察现象。此实验说明NH3具有什么性质?

【设问】氨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2.氨的物理性质

【指导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强调】氨极易溶于水,也易液化。气态氨在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常用液氮作致冷剂。如各大型场所的制冷设备。

【一位同学上台闻气味】刺激性气味。

【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1.烧瓶内形成喷泉现象,烧瓶内液体变红。

    2.NH3极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显碱性。

【思考、回答】

【理解、分析】

【设问】在喷泉实验中,氨溶于水后显碱性,这过程中NH3发生了什么化学变化?

【板书】3.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讲解】NH3溶于水,有一水合氨生成,并有少部分一水合氨分子发生电离。例如 0.1mol/L的氨水在25℃时,只有1.34%发生电离。

【板书】

【讲述】氨水不稳定,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回答】

氨溶于水后有碱性物质生成。

【思考、回答】

氨水有弱碱性。

【书写】

    

【设问】浓氨水加热得到大量氨的原因是什么?

【追问】浓氨水中若加入生石灰或固体烧碱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讲解】用这种方法也可制取氨。

【讨论、分析、回答】

    是由于一水合氨分解和氨气溶解度下降共同作用的缘故。

【思考、分析、回答】

    大量氨气逸出。 或 在水中反应或溶解放出热量。

【过渡】浓氨水用水稀释后可以施入土壤,供给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氮。但实际上氨水却不能大量用作化肥,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问】能否把氨转化为固体化肥?

【板书】(2)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演示实验1-3】

【提示】注意观察两根玻璃棒接近时发生的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讨论、回答】

    氨水作为化肥的不足是:液态,易挥发,弱碱性。

【回忆、思考】

【观察、回答、书写】

大量白烟生成。

【讲解】利用这个反应,就可以使氨转化为固体的铵盐(铵态氮肥),同时,氨与盐酸和硝酸等挥发酸反应时,还因气相反应,直接产生固体铵盐小微粒,都伴有白烟。盐酸与氨的发烟现象,可用来检验氨的存在。

【提问】请写出氨分别与硝酸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氨与酸反应实质是什么?

【领会】

【分析、讨论、回答】

【设问】前面氨的性质所涉及的都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在NH3中,氮元素显现其最低化合价-3价,那么在一定条件下,NH3还能表现什么性质?

【板书】(3)氨与氧气的反应

【讲解】氨有弱还原性,例如氨在一定条件下与 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氨和 在催化剂(铂、氧化铁)作用下,就可发生氧化,生成物为NO和H2O,它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请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思考、讨论、回答】

    -3价的氮元素价态还可升高,所以氨应具有还原性。

【领会、书写、评价】

【小结】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回忆、领会】

【指导阅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总结氨的用途。

【板书】

    4.氮的用途

【阅读、归纳】

    (1)重要的化工原料

    (2)作致冷剂

    (3)制化肥(硫铵、硝铵、尿素等)

    (4)制硝酸

【练习—投影】

    1.氨气、液氨、氨水、铵离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2.氨水在贮运中应使用什么容器?

    3.请用两种方法检验氨气。

【作业 】

    课本一、二3、三1、2、四1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言】工业上是用N2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的。实验室可用铵盐和碱的反应来制备少量的氨气。一般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共热制氨气。

【板书】5.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设问】在实验室制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的原则是什么?

【追问】实验室制氮气应选择什么装置?收集方法?为什么?

【书写】

【思考、讨论、回答、评价】

【思考、回答】

    因为此反应为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可选用制氧气的装置。

    因为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和极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气取气法收集。

【引导】若在实验室制取并要收集一试管氨气,在实验过程中主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分析、讨论、回答】

    在安装仪器中,注意盛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强调】收集氨的试管口棉花的作用及检验氨气的操作方法。

【板书】(2)装置

       (3)制取

       (4)驻满

       (5)尾气处理

【设问】若制取干燥的氨气,可选择哪种干燥剂?能否用浓硫酸?为什么?

【过渡】氨与酸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称为铵盐。

【板书】二、铵盐

【板书】1.铵盐是离子化合物

      2.易溶于水

【指导实验】(1-4)氯化铵受热分解。

    在收集气体的试管口要堵棉花,便于集满。

    在验满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变蓝色则已满;也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放在试管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则满。

    在验满后,应立即停止加热,在试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盐酸浸湿的棉花球以吸收多余的氨,防止污染空气。

    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来制氨气,其余同学评议。

【分析、回答】

    可用碱石灰,不能用浓硫酸,因为硫酸可与氨气反应。

【倾听、领悟】

    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1-5](铵盐受热分解),叙述实验现象,其余学生观察、解释、评议、书写化学方程式。

现象:试管内壁附有白色固体

【板书】3.受热分解

【讲解】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遇冷时二者又重新结合为氯化铵,类似于“升华”现象,但不同于I2的升华。NH4HCO3加热则完全气化,也出现类似“升华”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讲解】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一般与温度和铵盐里的酸根的氧化性等诸多因素有关。

【设问】铵盐这类氮肥都是铵态氮肥,在贮存和施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强调】铵盐的不稳定性。

【思考、书写】

【理解】

【思考、回答】

    应密封保存在阴冷处。在施肥时,应埋在土壤下并及时灌水,以保证肥效。

【指导实验】(1-5)铵盐与碱的反应。

【讲解】这个性质是铵盐共同的性质。其反应实质是什么?

【讲解】铵盐和碱如果在溶液里的反应,都可用上述离子方程式表示,利用这个性质可检验化合物中是否含有 。

    二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l-5](铵盐与碱的反应),叙述实验现象,其余学生观察、书写化学方程式。

现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并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有 产生。

   

【思考、回答、书写】

【板书】三、铵离子的检验

【设问】有些地区的土壤呈酸性,要定期浇洒一些石灰水以中和土壤的酸性,在土壤中施用铵态氮肥时,能否同时浇石灰水或碱性物质,为什么?

【归纳】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红)

【思考、分析、回答】

    不行。氨气逸出,肥效降低。 

【小结】实验室制取氨的方法,铵盐的性质及 检验。

【课堂练习—投影】

    1.写出下列物质转变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用加热方法可分离的一组是(    )

    A.氯化铵和消石灰   B.碳铵和过氧化钠  C.碘和食盐  D.氯化铵和氯化钡

    3.只用一种试剂可鉴别 、 、 和 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4.若制取少量氨气(除了用铵盐和碱)还有其它方法吗?

【作业 】课本二、三 3、4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氨  铵盐

一、氨
1.氨的结构
化学键:共价键
空间构型:三角锥形
分子极性:极性分子
2.氨的物理性质
通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易溶于水
3.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2)氨与酸的反应

(3)氨与氧气的反应
4.氨的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 (2)作制冷剂 (3)制化肥 (4)制硝酸
5.氨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 (2)装置 (3)制取 (4)检满 (5)尾气处理(环保)

二、铵盐
1.铵盐是离子化合物
2.易溶于水
3.受热分解

三、铵离子检验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红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huaxuejiaoan/18251.html

  • 【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建议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获取安全的饮用水教案】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课题2 获取安全的饮用水学习目标1、了解从天然水中获得科饮用水的一半步骤与原理2、了解自来水厂获取大量可饮用水的一般步骤与原理3、掌握由普通饮用水质取纯净水的方法与原理4、认识污水处理的方法,污水处理的意义学习过程1、天然水含有很多杂质如 、...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电解池阴阳极判断]《电解池》一课时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②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了解电解的应用,特别是电解在电镀、电解精炼、电冶炼等方面的发展前景。3.情感态度与...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硝酸咪康唑乳膏|硝酸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使学生了解硝酸的用途。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硝酸的性质解释日常见到的现象、学以致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王水可溶解铂、金等)。情感目标:   通过硝酸的浓度变化—量变引起质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原子】原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用分子、原子观点分析化学反应实质;  2.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相似点、相异点和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概念及基本性质;  4.解原子的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5.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高二下学期化学集体备课记录】高二下学期化学《醇酚》集体备课教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完成3-1醇 酚的教学习题讲评第一课时:醇;第二课时:醇习题讲解 第三课时:酚 第四课时:酚习题讲解 2、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典型代表物,认识各类物质的性质;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视频讲解_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高二化学期末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高二化学知识点比较杂乱,而高二阶段又是化学难度和广度都在增加的时候,这个时期化学科目一定要按照章节,掌握各个掌握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出来,本文整理出高二化学前五章节的知识点,提供出来,方便同学们查看复习。一、 元素化合物: 类别 序号 问题 答案 卤族元素 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 i2...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高二下学期化学工作总结_高二下学期化学《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集体备课教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第五章 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有机合成材料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 2、教学目标: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加聚反应、缩聚反应;了解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结构、性质。通 过阅读教材,提高阅读获取信息能力。教学重...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