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化学集体备课记录】高二下学期化学《醇酚》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2014-04-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化学教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完成3-1醇 酚的教学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醇;
第二课时:醇习题讲解
    第三课时:酚
第四课时:酚习题讲解
   2、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典型代表物,认识各类物质的性质;强化结构决定性质;
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3、资料准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1.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在复习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乙醇的取代、消去、氧化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化合物。
【方案ⅰ】复习再现,探究、接受、迁移学习
复习再现(情景创设):复习乙醇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计算机课件、立体模型展示乙醇的结构,深入认识羟基官能团。
 
探究学习: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首先讨论乙醇和水结构的相似点,进而根据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推测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规律。然后开展讨论,对比乙醇、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现象,书写乙醇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乙醇的还原性──乙醇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的反应,讨论小结实验现象。
接受学习:演示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讲解乙醇的消去反应规律;讲解乙醇的取代反应规律;讲解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规律。
迁移学习:根据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规律,推测甲醇、正丙醇、乙二醇、丙三醇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根据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可能生成乙烯或乙醚的反应规律,推测2丙醇可能的反应产物;根据乙醇与氢溴酸反应的规律,推测1-丙醇与氢溴酸反应的产物;根据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推测1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产物。
小结提高:分析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变化的基团和不变的基团,归纳反应中“官能团转化”的规律。
例如,乙醇(ch3—ch2oh)→乙醛(ch3—cho),变化的是—ch2oh→ —cho,不变的是ch3—,规律小结:醇→醛,即r—ch2oh→r—cho。
【方案ⅱ】资料呈现,探究学习,交流提高
资料呈现(情景创设):教师展示有关乙醇的各种学习资料,如乙醇的样品,乙醇的结构模型,乙醇的燃烧、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的实验录像,乙醇消去反应制乙烯的实验录像,探究实验用的实验仪器、药品(如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铜丝、硫酸铜溶液、naoh溶液、锥形瓶、试管、酒精灯等)。
提示研究问题:观察记录乙醇的物理性质;为什么乙醇能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的产物是什么?如何检验乙醇催化氧化产物?人喝酒后,脸红、发热的原因?(注:这是因为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刺激人体表面毛细血管引起血管扩张)123
探究学习:学生分组研究有关学习资料,讨论上述提示问题,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归纳总结有关结论。
交流提高:各组同学选派代表交流探究结论,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并进一步要求学生书写乙醇与钠的反应、 消去反应、与氢溴酸的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苯酚的结构和性质
【方案ⅲ】实验探究,对比思考,总结提高
情景创设:用计算机课件展示苯酚的分子结构模型。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探究,了解苯酚的性质。
 
对比思考、讨论提高:
(1)苯酚、乙醇均有羟基,为什么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反应?
(原因:苯酚中苯环使羟基o—h键极性变大,可以部分解离出氢离子而表现出酸性)
(2)苯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甲苯不能反应,为什么?
(原因:羟基使苯环变得活泼,易在邻、对位发生取代反应)
小结: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学习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如甲酚的三种结构,推测甲酚可能的性质。
交流提高:了解酚类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药皂中加入苯酚消毒,医院消毒用来苏水的主要成分是甲酚肥皂溶液等)。
二、活动建议
【实验3-1】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炭化现象,因此反应生成的乙烯 中含有co2、so2等杂质气体。so2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要先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naoh溶液洗气,以除去co2和so2。为降低炭化程度,减少副反应,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 ℃左右,不能过高。
将反应生成的乙烯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到褪色现象后,可更换尖嘴导管,将乙烯点燃,观察乙烯燃烧现象。
【实验3-2】
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是k2cr2o7晶体溶于水、再加入稀硫酸配制而成。实验时建议做空白对比实验,以便更好地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实验3-3】
苯酚溶于水形成的浑浊液,实际上是乳浊液,苯酚呈油状,不是沉淀。因此苯酚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苯酚后不写“↓”。实验时,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建议使用较大的试管,苯酚用量稍多一些,开始时加入水的量不要太多。
【实验3-4】
苯酚溶液一定要较稀,可将配制好的苯酚溶液稀释后使用,否则不易出现沉淀。溴水量较少时,可能生成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而不沉淀。因此,溴水浓度一定要大,应选用橙红色的饱和溴水,如果加入少量溴水后不出现沉淀,可继续加入溴水直至出现沉淀。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了解含酚工业废水的危害及含酚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参考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①进行的是操作_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这一步操作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③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由设备③进入设备④的物质b是____________;
(3)在设备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设 备④中, 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_和水,可通过________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分离产物;
(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萃取; 分液漏斗(2)c6h5ona;nahco3
(3) c6h5ona+co2+h2o→ c6h5oh+nahco3 123
(4) caco3、naoh;过滤  (5)naoh水溶液、co2
三、问题交流
【思考与交流1】
某些分子(如hf、h2o、nh3等)之间,存在一种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称为“氢键”。以水分子间的氢键为例,由于氧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且原子半径较小,因此氧原子上有很大的电子云密度,而由于h—o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氧原子,氢原子接近“裸露”的质子,这种氢核由于体积很小,又不带内层电子,不易被其他原子的电子云所排斥,所以它还与另一个分子中的氧原子中的孤对电子产生相互吸引力。这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是氢键,如图3-1所示。
  
    图3-1  水分子中的氢键示意图
形成氢键的条件是:要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强的元素(如f、o、n)以共价键结合的氢原子,同时与氢原子相结合的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必须具有孤对电子。在常见无机分子中,氢键存在于hf、h2o、nh3之间,其特征是f、o、n均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同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电负性强)。因此电子云密度大,具有较强的给电子能力,是较强的电子给体。
在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羟基(—oh)、氨基(—nh2)、醛基(—cho)、羧基(—cooh)等官能团的分子之间,也能形成氢键。因此,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相比,醇具有较高的沸点;同时,这些有机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因此含有这些官能团的低碳原子数的有机分子,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思考与交流2】
处理反应釜中金属钠的最安全合理的方法是第(3)种方案,向反应釜中慢慢加入乙醇,由于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缓和,热效应小,因此是比较安全可行的处理方法。
【学与问1】
乙二醇的沸点高于乙醇、1,2,3-丙三醇的沸点高于1,2-丙二醇,1,2-丙二醇的沸点高于1-丙醇,其原因是:由于羟基数目增多,使得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增多增强。
【学与问2】
乙醇在铜催化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乙醛。实验方法如下:
(1)将铜丝卷成螺旋状,在酒精灯氧化焰中灼烧至红热,将铜丝移出酒精灯焰,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表面有黑色氧化铜的铜丝再次灼烧至红热,迅速插入盛有无水乙醇的锥形瓶中,可观察到铜丝迅速恢复红色,说明氧化铜被还原成铜,反应是放热的。如此反复操作几次,可闻到锥形瓶中的液体有不同于乙醇气味的刺激性气味。如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液体,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两个反应合并起来就是
 
可以看出,反应前后铜没有变化,因此铜是催化剂。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huaxuejiaoan/18342.html

  •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_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归纳

    课标要求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的(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 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种性质3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4 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要点精...

    发布于:2014-05-01

    详细阅读
  • 【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防治【导入】 20世纪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人类在创造了一个亘古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几乎控制了所有的生态领域,可在这种快速“生产文明”的过程中,日益严重的污染与能源危机问题一样,正日渐成为人类威胁自身存在的隐患。在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主要污染物给我们的空...

    发布于:2014-05-01

    详细阅读
  • 【高二下学期化学集体备课记录】高二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第二 节 醛、酮及习题讲评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简单介绍酮的性质。第三课时:《步步高》 醛的练习讲评。第四课时:《步步高》 酮的练习讲评 2...

    发布于:2014-05-01

    详细阅读
  •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_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教案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过程与方法 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

    发布于:2014-05-01

    详细阅读
  • [化学式式量与分子质量的区别]化学式式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化学式概念的涵义,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将化学概念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熟练计算技能,提高化学计算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教学...

    发布于:2014-05-01

    详细阅读
  • 探秘食品添加剂教案_高二化学食品添加剂教案

    主题2 课题3 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辨认食品标签开始学习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作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些种类,并了解常用添加剂的名称。 2.使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思想,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贴近,让学生学会用知识武装自己,具有初辨食品质量的能力。情感目...

    发布于:2014-05-01

    详细阅读
  •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五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

    课标要求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3.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讨论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要点精讲 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1 合成高分子化合...

    发布于:2014-05-01

    详细阅读
  •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视频]走进化学科学

    第一节 《》教案【课程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

    发布于:2014-05-01

    详细阅读
  • 【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建议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获取安全的饮用水教案】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课题2 获取安全的饮用水学习目标1、了解从天然水中获得科饮用水的一半步骤与原理2、了解自来水厂获取大量可饮用水的一般步骤与原理3、掌握由普通饮用水质取纯净水的方法与原理4、认识污水处理的方法,污水处理的意义学习过程1、天然水含有很多杂质如 、...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