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_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高二地理教案 2014-04-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地理教案】

                         导学案   1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 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方法指导:综合判读、自主学习
知识连接:回忆英国、日本的地理位置、气候地理环境等
自主探究:
一、区域差异
a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完成 :
1、形成原因
2、表现
二、区域差异比较——日本和英国
(一)、自然环境的比较
读课本p10日本和英国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a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

b(2)差异性:(合作展示)
表现:
 日本 英国
地形  
气候  
植被  
水文  
矿产  
b产生的原因:(合作展示)
日本、英国气候形成原因

2、经济发展的比较
读课本p12英国、日本工业分布图,并结合日本和英国的自然环境差异,完成下列问题:
a(1)相似性

b(2)差异性(合作展示)
表现:
 日本 英国
经济发
展特点  
工业
布局  
农业  
人口
与城市  
b产生的原因:(合作展示)
1、 日本、英国工业布局特点产生的原因

2、 2、日本、英国农业业布局特点产生的原因

c区域差异比较方法总结:(师生交流 )

自我反思:

当堂检测: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
 
1.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比较
相同点:(1)                        (2)                       
       (3)                        (4)                       
不同点:(1)                             
       (2)                                       
       (3)                              12345
2.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比较
相同点:(1)                        (2)                       
       (3)                             
不同点:(1)                                                  
       (2)                             

【例题】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
(1)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比较。
相同点:①——;②——;③——;④——。         不同点:①——;②——;③——。
(2)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比较。
相同点:①——;②——;③——。                 不同点:①——;②——;③——。
(3)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思路分析:第(1)题.所考查知识点不难也不偏.但关键在于从哪四个方面比较两国的差异。题目中要求比较自然环境特征,而自然环境特征则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四个方面,而地理位置又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只要抓住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从容做题。
第(2)题,解题的思路在于影响一个地区开发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资源、能源、交通状况及自然特征。第(3)题,要求有开阔的思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中国西部开发无外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的发展及保护环境的措施。以此为基础,再联系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就可得出结论。
答案:(1)
  相同点 不同点
  美国西部 中国西部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相近(温带、亚热带) 濒临海洋 地处内陆
地形 均以高原、山地为主 山脉南北纵列分布 山脉东西走向为主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西海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缺失大陆西安气候类型
资源 石油、天然气、水能、铜、铅锌等均丰富 缺少稀土、铁等矿产 有稀土、铁等矿产12345
(2)
    相同点 不同点
   美国西部 中国西部
开发条件 有利 能源、有色金属矿山丰富 西濒太平洋,海运便利 有第二亚欧大陆桥与国际联系
 不利 多山、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 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环境更为脆弱
(3)立法管理:加强国土立法,实行科学管理
保护环境: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农业走向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业: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冶金工业
交通:利用陆上交通优势,促进对外贸易         
城市: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进程。
【例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回答1——2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b     )
a.秦岭一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一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c  )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思路分析: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8 0 0 mm年降水量等值线和1月份o℃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的年降水量小于800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特色,华北为落叶阔叶林。该线以南的年降水量大于8 0 0 mm,属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华中地区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华南为热带季雨林。造成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而不是海陆位置,从而导致了气候出现差异。
【例2】下图所示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按区域分布方位)。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  d  )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分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与北部为界
思路分析:解答此题的第一步是根据甲、乙、丙三个自然区的位置和比例判断出甲地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乙为青藏高寒区,丙为东部季风区。第二步是逐个判断四个选项是否正确。a选项中甲区纬度位置比乙区高,但由于地势较低,年平均气温比乙区高;b选项中乙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区要多的主要原因是乙区地势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c选项中乙区与丙区的界限却是以地势的高低来确定的,因为这里地势的差异是最基本的差异;d选项中甲区与丙区北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且由此而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明显不同,故以降水因素为划界依据。12345
课后练习:
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摹依据是 (  a  )
a.地形和气候     b.水文和土壤      c.植被和土壤         d.气候和土壤
2.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  c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3.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a.热量条件的差异     b.水分条件的差异       c.垂直高度的差异       d.非地带性差异
4.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c   )
a.人口密度         b.自然条件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
5.下列省区属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b   )
a.晋、秦、陇        b.晋、豫、皖      c.豫、湘、渝        d.桂、湘、鄂
6.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突出表现在 (  d  )
a.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速度
c.气候条件和人口数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7.从社会和经济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东部地带近代工业起步早、基础好           b.西部地带沿边疆多邻国,人们的开放意识强烈
c.中部地带能源材料生产较多,生产结构较优   d.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关系不大
8.有关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中国改革开放首先从西部起步                  b.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到内陆逐步推进的
c.东部沿海首先开放是因其失业人口多,经济落后  d.东部经济地带的快速发展对西部开发意义不大
9.有关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东部第三产业比重最小
c.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越小       d.产业结构能反映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劣
10.中国近20年来,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
a.东部人才资源丰富  b.区位优越,政策优先  c.资源丰富,交通方便  d.气候湿润,农业丰收12345
1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a         ,b          。
(2)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d           ,e           。
(3)b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           。
(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布于           区。
(5)荒漠化最严重的是            区。
(6)a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7)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8)试分析人类对c自然区的影响为什么比a、b两区更深刻,更广泛?
(1)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
  (2)阿尔金山  祁连山
  (3)高原盆地
  (4)a (5)a( 6)水资源缺乏
  (7)400 mm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草原带与森林带分界线
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
(1)c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口的密度大,工农业发达,发展历史悠久,对自然的影响深刻。
而a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c区为高寒区,自然条件恶劣,居住条件差,人口密度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弱。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dilijiaoan/1811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