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措施|防治计算机病毒--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2013-09-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危害。

  2.掌握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提问的形式。

  【教具

  多媒体教学软件、自制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信息交流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计算机应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以计算机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安全涉及国家、社会道德和公民个人安全的方方面面。

  二、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危害。

  2.掌握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三、布置任务

  学生查看课本相关内容,解决下面的5个问题。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4.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5.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四、教师提问,找学生说出答案,然后教师用幻灯片显示答案,并加以讲解和补充

  问题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或指令集合。这种程序能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传播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和破坏。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软盘、光盘和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系统上的广泛传播,会造成大范围的灾害,其危害性更严重。

  问题2:计算机病毒具有的特点

  ① 隐蔽性 病毒程序一般隐藏在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② 传染性  传染性是衡量一种程序是否为病毒的首要条件。病毒程序一旦进入计算机,通过修改别的程序,把自身的程序拷贝进去,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③ 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能力,它能够潜伏在正常的程序之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被激活,开始破坏活动,叫做病毒发作。

  ④ 可激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具有激发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是某个时间、日期、特定的用户标识、特定文件的出现和使用、某个文件被使用的次数或某种特定的操作等。

  ⑤ 破坏性   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最终目的,通过病毒程序的运行,实现破坏行为。

  问题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计算机病毒有很大的危害性。世界各国每年为防治计算机病毒投入和耗费了巨额的资金。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删除或修改磁盘上的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使之无法正常工作。

  ② 修改目录或文件分配表扇区,使之无法找到文件。

  ③ 对磁盘进行格式化,使之丢失全部信息。

  ④ 病毒反复传染,占用计算机存储空间,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效率。破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使计算机不能工作。

  问题4:计算机病毒的表现

  计算机感染病毒以后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知道了病毒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毒、消除病毒。123

  常见病毒的表现一般有:

   ① 屏幕显示出现不正常。例如:出现异常图形、显示信息突然消失等。

  ② 系统运行不正常。例如:系统不能启动、运行速度减慢、频繁出现死机现象等。

  ③ 磁盘存储不正常。例如:出现不正常的读写现象、空间异常减少等。

  ④ 文件不正常。例如:文件长度出现丢失、加长等。打印机不正常。例如:系统“丢失”打印机、打印状态异常等。

  问题5: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如果发现了计算机病毒,应该使用专门的杀病毒软件及时杀毒。但是最重要的是预防,杜绝病毒进入计算机。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一般包括:

  隔离来源 控制外来磁盘,避免交错使用软盘。有硬盘的计算机不要用软盘启动系统。对于外来磁盘,一定要经过杀毒软件检测,确实无毒或杀毒后才能使用。对连网计算机,如果发现某台计算机有病毒,应该立刻从网上切断,以防止病毒蔓延。

  ② 静态检查 定期用几种不同的杀毒软件对磁盘进行检测,以便发现病毒并能及时清除。对于一些常用的命令文件,应记住文件的长度,一旦文件改变,则有可能传染上了病毒。

  动态检查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种种异常现象,发现情况要立即检查,以判别是否有病毒。常见的异常有:异常启动或经常死机,运行速度减慢,内存空间减少,屏幕出现紊乱,文件或数据丢失,驱动器的读盘操作无法进行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的计算机病毒,这些病毒将会以更巧妙更隐蔽的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因此每个人必须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增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掌握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在操作计算机过程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五、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也要求网络的参与者遵守相关的法律、政策等问题。技术是最直接的保证信息安全的手段,同时还需要道德和法律约束机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来保证信息安全。

  (一)信息安全法规

  1.为保证信息安全,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等。

  2.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又审议通过了《关于维护网络全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草案)》。

  3.xx年4月30日,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为了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政保护,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并于xx年5月30日起实施。

  (二)网络道德

  1.网络的参与者不仅要注意网络安全问题,还要加强网络道德和素养,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2.作为一名中学生,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规定,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善于辨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3.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制作、不传播计算机病毒,不设置破坏性程序,不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不阅读、不复制、不传播、不制作妨碍社会治安和污染社会环境的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123

  4.端正对网络的认识,不断强化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影响,规范上网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六、通过本课你学到了什么?(小结)

  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危害。

  2.掌握了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3.学会了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七、课堂练习

  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对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的一些看法。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chuzhongxinxijishujiaoan/1124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