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报三春晖|难报三春晖

八年级政治教案 2013-06-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
教学思想:
政治课是一门“知”“信”“行”统一的学科,要达到“信”与“行”的统一,就应该以情感人,让每一节课都震撼人的心灵,都引起思维的碰撞,在这“震撼”和“碰撞”中,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不孝敬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长辈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能力目标——能辨证分析孝敬父母长辈好处和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怎样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会幸福快乐,是本节课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辅助用具:多媒体电脑、黑板
板书设计:(ppt投影)
三、难报三春晖
1、 爱洒心间:——为什么我们要孝敬父母?
⑴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家庭作出了贡献
⑵ “百行以孝为先”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
⑶ 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怎样孝敬父母?
⑴ 从小事做起,不同场合有不同要求
⑵ 爱父母,帮父母。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
⑶ 不愚孝,不盲从。孝敬父母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⑷ 孝父母,敬长辈。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教学前准备:
1、 收集“难报三春晖”的诗词歌赋和flash
2、 收集孝,不孝,愚孝,盲从的故事
教学过程:
简介:1 “难报三春晖”flash导入(3分钟)
      2  学生看书,了解课文结构(2分钟)
      3  讲解第一部分:
            ⑴第一点用“十大杰出母亲”的事例
            ⑵第二点用“考叔孝母” “扼虎救父” “刻木事亲”的故事;
            ⑶第三点用课文上“吴大妈”的事例
         4 作小结p17(15分钟)
         5 详细讲解第二部分:(22分钟)
             ⑴重点分析“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看p15的两幅图,p14的各  种小事,让学生拿出纸,把自己做过的类似的小事写上来,稍作分析点评
            ⑵ 由“小事”过渡到“表现”
            ⑶点出误区,愚孝和盲从,解释到底什么是愚孝,什么是盲从,用例子“埋儿奉母”“芦衣顺母”1234
            ⑷扩展到父母的长辈
        6总结(3分钟)
【导入】:“难报三春晖”诗词flash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爱我家”,体会到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亲为了我们的家付出了很多很多,那么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flash 。http://www.qin119.com/flash/play.asp?id=13890
◆ 播放“难报三春晖”诗词flash(板书“三、难报三春晖”)
老师:同学们,看完这个flash之后,你们认为这个flash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有哪个同学知道的请踊跃举手吧。
同学: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老师:对,讲得很好,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其中“三春晖”是什么意思呢?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难报三春晖”意思就是母爱深深,难以报答。
老师: 在这节课,我们用这个标题来概括父母亲及长辈对我们的关爱之深。下面大家可以大概看看我们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呢?没错,主要讲了两个内容,一个是为什么我们要孝敬父母,一个是怎么样孝敬父母。其中,怎样孝敬父母是我们要重点掌握的。
【第一部分】
老师: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大家看ppt“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候选人罗文辉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对于她的女儿小雨来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她的妈妈不仅赋予了她生命,还含辛茹苦的哺育她成长,不离不弃,风雨不改。这个故事很好的印证了我们书上p13的一段话,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最重要的原因。
老师:讲“考叔孝母” “扼虎救父” “刻木事亲”的故事,提问学生还知不知道关于“孝”或“不孝”的故事,不孝的故事有“”,总的来说p17
老师:如果说孝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从道德义务的角度说的,那么在现代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更是法律义务了,用课本“吴大妈“的例子。
 ◆小结,播放ppt,打出板书
【第二部分】
老师:既然父母为我们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孝敬父母是我国的历史传统,又是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具体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孝敬父母”,大家看到p14,孝敬父母包括三个内容,尊敬!侍奉!赡养!这三个内容是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出,孝敬父母不是等到自己长大赚钱给父母用才叫孝敬父母,而是要敬重和爱戴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孝。
老师:孝敬父母,要从敬重和爱戴父母开始,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从小事做起”,大家看到后面的两幅图,这两幅图是比较典型的敬重和爱戴父母的表现,看了这两幅图,大家再来看看p15的表格,请几个同学来回答,哪些是敬重和爱戴父母的表现。
同学:左边的一列
老师:回答得不错,“小事”顾名思义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那么请同学们拿出纸笔,把你认为你平时对父母敬重和爱戴的表现的小事写上来,看看大家对“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是怎么理解的。1234
■同学:积极思考,讨论
老师:随即选出几个同学的纸条进行点评。
老师:刚才我们说的小事归纳一下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大家看到p16,在思想上,行动上,学习上,我们有不同的要求,除了这些还有从语言上,从态度上等。
老师:在这里,我们要区分清楚,我们所说的孝敬父母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从,而是什么?
同学: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老师:没错,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愚孝之所以为愚,是其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根本上说,不是真正的孝道。盲从之所以为盲,是因为他只知道顺从父母,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在这里有“埋儿奉母” “芦衣顺母“的故事。
◆播放“埋儿奉母”“芦衣顺母“字幕
老师:同学们认为这两个故事中哪个是“愚孝“,哪个不是?
同学:“埋儿奉母”
老师:为什么呢?
同学:。。。。。。
老师: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当父母的绝不会让你去杀子以示孝的。父母要求的孝道与父母的爱子之心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子女的孝举与父母的爱子之心相悖,造成了对父母的心理伤害,岂不是南辕北辙吗?
老师:父母代表的其实就是长辈,我们要孝敬父母,当然也要孝敬长辈,因为没有父母的长辈也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也就没有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孝敬父母。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以及如何孝敬父母,因为父母生我养我,因为孝是我国优良的历史传统,因为孝是道德和法律义务,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从小事做起,不同场合有不同要求,爱父母,帮父母;不愚孝,不盲从;孝父母,敬长辈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附:各种故事:
1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2 十大杰出妈妈的故事
罗文辉,湖南长沙人,第二届中国“十大接触母亲”候选人,1996年夏,她刚满周岁的女儿小雨馨被诊断为“小儿脑瘫”,这种疾病,孩子长大后会站不稳,听不见,有语言障碍,智力有可能低下。然而,坚强的母亲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于命运抗争。
3 考叔孝母,书上相关链接
4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5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1234
6 吴大妈的事例
7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8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
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8576.html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政治导学案年级:初二课型:新授使用时间: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和基本要求2、过程与方法:自主交流小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增强守法意识;理解法律监督的作用,增强守法意识二、重点难点:依法治国运用所...

    发布于:2013-06-15

    详细阅读
  • 【文明交往礼为先手抄报】《文明交往礼为先》学案

    一. 生活幽默以下是一位年轻人问路时的一段对话,请同学们与自己的同桌进行对话练习(年轻人):喂,过来老头,我来问你,到无棣新区还有多远?(老大爷):五拐杖!(年轻人)::五拐杖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论里?(老大爷):论礼?论礼你应该管我叫大爷!1 这则笑话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呢?2 请你阅读教...

    发布于:2013-06-15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卷人教版含答案|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一、基本概念、基本知识1、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2、 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第四单元B部分|第四单元树立远大理想教案

    第四单元 树立远大理想一、本单元地位在教材中的地位:根据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每册的四个单元都是按照成长、交往、规则、理想四个板块展开的。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就是“理想”板块的内容。该部分是整套教材中集中展现理想问题的部分,因而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既是生活在现实中,也是生活在理想中的。现实...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维护财产权的法律|《维护财产权》教案3

    《维护财产权》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 什么是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利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交往的行为后果】第7课行为与后果教案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总第 22 课时课题第7课 行为与后果 第2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不良的行为产生不良的结果。懂得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危害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 能力目标:培养明辨是非和严于律己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序号课题第3课时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班级姓名审核:学习 目标培养自尊心,自觉尊重他人,捍卫人格尊严 用法律维护自己尊严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维护人格尊严学习难点:维护人格尊严的主要内容学习范围:教材71页到75页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讨论、举例...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三大优良作风】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

    第三课 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意志的力量,懂得优良的意志品质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2.学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磨炼坚强的意志。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坚强意志的四种特征,能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2.知道意志的作用:能激发人的潜能,...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八上第九课美丽的颜色】八上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三框题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交往艺术新思维》,对应课程标准“交往的品质”模块。本单元分别从礼貌礼仪、竞争合作、宽容、平等、尊重、诚信几个方面对交往艺术、交往品质进行多维阐述。而本节课《平等尊重你我他》正是从平等尊重的角度来说明交往的品质。本节课依...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一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难点:团结就是力量教学过程:一、自...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