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笔记】第六课 第一框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第六课 第一框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本课概述
1、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课专门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设置,因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本课着重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的必要性,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各方面的责任。它在本书上册的“国家与法律”板块中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2、本课的知识结构:
第六课由引言和四个框题组成。
引言统领全课,点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成年人依法保护自己的要求。
第一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主要讲述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必要性、保护对象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二框“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主要讲述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基本要求。
第三框“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主要讲述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
第四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未成年的中学生提出依法保护自己的各项要求。
3、总体教法建议:
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事实和教师自己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所掌握的一些详实材料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本课内容讲解。如有可能,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一些探究活动,如调查本校、本居民区、本地区范围内,近年来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事例以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使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未成年人的涵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教材中所给的小字资料、小栏目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重点分析:
本框是第六课的教学重点,因为主要讲述了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如果理解、掌握了此部分内容,也就掌握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精神,对后面三框内容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教法建议:
关于这部分内容,教师首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入手,说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特殊性,证明他们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平时自己对现在或以往学生的了解、观察,特别是结合一些典型的正反面事例来讲述,这样可能更具针对性,更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便于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法院或者上网调查近年来本校、本地区范围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或事例,已备课上使用。使学生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本框知识的理解,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讲,可能更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些。
投影:
据新华社报道,在近几年的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14—25岁的青少年竟占总数的60℅以上,而其中14—17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是逐年递增;目前,全国未成年犯在管教所服刑的少年犯就达1万余人,在劳教所的则更多。
广州市海珠区看守所现有6个少年监舍,共在押未成年人77人。这类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侵犯财产罪为主,涉嫌抢夺罪、抢劫罪、盗窃罪分别占37℅、32℅和22℅;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文化程度占44℅,小学文化程度占22℅,不少人初中只读了一年;以外地人员为主,占总人数的86℅。独生子女占未成年犯罪的80℅,团伙犯罪案最为突出,占70℅;离异家庭孩子犯罪率高,溺爱打骂造成不良品行;三成学生沉迷玩“机”,中“毒”成瘾诱发犯罪,玩游戏机引发犯罪案占10℅。
提问:阅读以上资料,你的感受如何?
归纳:(略)
导入 新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青少年又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因此,更需要法律业余特殊的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进入第六课的学习
第六课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板书)
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板书)
在上面,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已经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青少年又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加上一些不法之徒教唆、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造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与特殊保护,需要国家给与特殊关注。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与特殊保护(板书)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与特殊关注(板书)
党和国家政府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是,在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非常繁重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其中,制定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用法律维护青少年的正当权益、约束他们的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关于我国制定的保护青少年正当权益的法律,你知道几个?下面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写出来,大家来一个竞赛,看谁写的多。
总结归纳、评比:(略)
我国宪法和许多法律法规对青少年的保护都做了某些规定,但是都比较零散、不系统,因此,我国于1991年和1992年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 (板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提问:谁能讲讲在我国未成年人指那些人?
归纳:
1、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板书)
引导同学阅读或将P77的“小知识”栏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保护未成年人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的准则。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板书)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育原则: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手段:
1、 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小栏目、文字资料及教师自己、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案例,解决本框教学的重点、难点。
2、 可以利用投影片、实物投影、电视录像及影视作品或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知识点。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8052.html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详细阅读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及思维辩别能力; 3、为教学质量检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尊重、善意与沟通【教学难点】:正确面对竞争压力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练习、提问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专题内容]1、人们之间...
-
[如何建设精神文明]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做了明确规定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能结合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发表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律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
-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这种说法对吗]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详细阅读
学习内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
-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详细阅读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
-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和与同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
-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PPT】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详细阅读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那些方面的保护,并...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详细阅读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复习导航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
-
诚信做人到永远主题班会|诚信做人到永远详细阅读
第十课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3、“人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