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2005-2006八年级期中考试

八年级政治教案 2013-05-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2004-2005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中试题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2001年,我国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公民是指(      )

A.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B.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C.在我国生活、工作的人 D.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国人
2.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订婚或一起生活多年,如有出现矛盾,对此最正确的说法是( )

 A.社会舆论不予支持和保护 B.法律不予承认和保护C.亲属关系能保护  D.朋友关系能保护

2003年2月2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获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据此回答3~4题:
3.金怡濂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公民依法享有 权的表现。(         )

A.名誉    B姓名   C 荣誉         D肖像
4.未成年人向金怡濂学习,主要是要(        )

A.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B.提高思想道德素质.C.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D.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据此回答5~7题:
5.在所有这些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权利      B.社会经济权利        C.政治权利和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

6.公民的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是(           )
A.劳动权      B.生命健康权       C.隐私权             D.继承权
7.吴某在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时落选,他认为是镇领导陈某有意打击报复,便多次在公开场合辱骂陈某,并伙同他人捏造事实中伤陈某。吴某的行为侵犯了陈某的(       )

A. 隐私权         B.荣誉权             C. 名誉权            D.姓名权
8.传播别人不愿公开的私事,偷看别人的日记、信件等是侵犯了公民的(         )

A.名誉权           B.姓名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9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为了执行任务,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或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是宪法和法律所允许的,但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下列属于合法程序的行为有(    )

A.执行搜查必须持有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由公安人员进行搜查B.为了抓罪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C.执行搜查时只要出示公安人员工作证即可D安派出所可以漫无目标的突击查夜

10.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履行该义务就是要(      )

(1)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2)在精神上安慰父母(3)为家庭分担经济负担 (4)在感情上体贴父母

A.(1)(2)      B.(1)(2)(4)           C.(3)(4)   D.(2)(3)(4)
我国已建立起完整教育体系,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为公民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据此回答11~12题:
11.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制定了助学贷款政策。这表明(     )
A.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 B.受教育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C.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D.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
12.贵州某乡是一个贫困乡。一些乡亲认为与其让孩子上学,还不如让他们为家里干些农活来得实惠,致使一些孩子,特别是女孩失学在家。在乡政府的多次干预下,这些孩子终于回到了课堂。这说明(     )

(1)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

(3)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4)接受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
A.(1)(4)    B. (2)(3)(4) C.(1)(2)(3)    D.(2)(3)

成都市一位消费者到酒楼用餐后,从楼梯下楼时不慎滑倒致死。死者家属在与酒店两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将酒店推上了被告席。后法院判决由酒店向消费者家属赔偿58017.63元。回答13~14题:
13.材料表明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享有 (   )
A.安全权和求偿权  B.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受尊重权
14.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消费者错误的做法是(   )
A请消费者协会调解  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C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D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15.《常回家看看》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助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儿女回家在精神上给父母慰藉,丰富父母的精神生活,是在 (     )
A.采取措施,努力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B.经常听取父母意见,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C.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担负父母的一切生活费用和赡养费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包括 ( )
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B.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C.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D.任何组织都不得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2、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 )
A.有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无偿性
3、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包括 ( )
A.肖像权    B.姓名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与荣誉权
4、王某在餐馆就餐,因啤酒瓶爆炸而伤了左眼。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判啤酒厂和餐馆承担医疗费并赔偿一定数量的精神损失费,这表明消费者享有( )
①、依法求偿权 ②、人身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 ③、人格尊严受到尊重的权利 ④、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下列不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的有( )A.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B.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或扣压C.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企业领导对其员工禁止寄发信件或拆看来信D.父母或监护人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信件可以代为开拆
6、下列的行为中,哪些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 )
A未经本人同意,把他人的肖像印在了挂历或广告上B丑化他人肖像,故意损坏他人肖像C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D新闻报道中的摄影和参加社会活动的照片
三、判断分析题。(共22分)
1、柳叶是初一学生,新学期开学,她向父亲要课本费。她父亲大怒,说:“义务教育不是免费的吗?读书要钱,那就别去了,回家给我种田去。”柳叶于是辍学了。柳叶父亲言行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2、小刚是某校初二学生,以下是他一天生活中的七个片段,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他的行为给予判断,并说明理由。(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8分)
片段一、早上上学怕迟到,见无交警,便骑车闯红灯。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二、第二节思想政治课,不喜欢上,溜出校门玩了一圈。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三、玩过后,回学校时在传答室请假记录上签上小明的名字。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四、午饭后,到小店买东西,明知不能报销,非要店主开发票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五、上计算机课时,利用无意间记住的密码,偷看小红的电子邮件。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片段六、放学回家,爸爸要检查小刚的作业 ,他却对爸爸说,作业 是我的隐私,你无权查看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16分)

1、广东省肇庆市有一家自选商场设了一块“小偷公告牌",把当场捉住的小偷姓名、住址登记在公告牌上,以示警告。2000年春节前后有两名 10岁左右的孩子因被怀疑偷窃商场的东西,而被工作人员带进办公室审问。当场 从一个孩子身上搜出一些物品,商场强迫两小孩写了一张检讨书。并把他们的名字也公布在公告牌上。此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记者也采访一些人士。不久,肇庆市公安局责令这场商场拆除这块“小偷警告牌"。(10分)
〈1〉商场在处理两个孩子的事件中,做出了哪些违法行为?

 

〈2〉商场以两个孩子的检讨书作为证据,证明小孩是小偷,是否有效?

〈3〉成年人偷东西,名字上了公告牌,商场的行为是否合法?

〈4〉商场东西失窃,如有公安人员在场,公安人员是否有权进行搜查,为什么?

 2、王光和李强同班同学,因一些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一天,王光在学校收发室见到李强的信件,为了报复李强,就假借李强的名字取走了信件。看完后,他就把信中的部分内容告诉了他人,于是有关李强家庭中一些秘密被广泛传播,给李强造成了很大痛苦。在李强追查这件事时,王光又偷偷地将李强的信烧掉。请问:
1)在这件事中,王光侵犯了李强的哪些权利(3分)   

2)李强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3分)
 

五.、简答题(14分)
1、非法侵入住宅一般表现为哪两种情况?(4分)

 

2、中学生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5分)

 

 

 

 

 

3、成年子女如何对父母尽义务?(5分)



2004-2005八年级期中考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7989.html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及思维辩别能力; 3、为教学质量检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尊重、善意与沟通【教学难点】:正确面对竞争压力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练习、提问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专题内容]1、人们之间...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如何建设精神文明]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做了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能结合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发表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律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这种说法对吗]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内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和与同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PPT】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那些方面的保护,并...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复习导航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诚信做人到永远主题班会|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十课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3、“人而无...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