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爱国情操】立志培养爱国情操(二)

八年级政治教案 2013-05-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有关祖国的知识,如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等。

2、准备相关的画像、图片、录音磁带及录像资料。

3、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入  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国情操的重要意义,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爱国情操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学生:有三点。第一,爱国情操是中华民族的崇高情感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美德和高尚品格;第二,爱国情操使人精神高尚;第三,爱国情操促进青少年奋发向上.

教师:对。这三点意义说明,培养爱国情操对于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应该怎样来培养自己具有爱国情操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2、怎样培养爱国情操(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关于培养爱国情操,教材上给我们介绍了哪些途径与方法?

学生:教材给我们介绍了三种方法。一是努力学习,丰富爱国情感。二是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三是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

教师:回答得很正确。

(多媒体显示板书)

(1)努力学习,丰富爱国情感。

(2)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

(3)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三种方法,看看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正确地掌握它。

(多媒体显示学生活动内容)

趣味竞赛:四人小组合作,请每个小组列举出我国的5个中国之最。

准备时间:2分钟。列举不出为输。

(教师可让学生当堂列举,也可事先准备抢答题目,题目可以是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形式可灵活多样。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小组1:我们列举的五个中国之最都是中国的世界之最:(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国家;(2)我国的夏朝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流星雨的记载;(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了北宋,我国已在航海方面使用指南针;〈4)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把圆周率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第一人;(5)我国东汉时期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一一地动仪。

小组2:我们列举的五个中国之最有:(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例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3)我国不仅最早发明了指南针,而且印刷术、火药、造纸术都是我国人民最早发明的,它们被称为古代的“四大发明”;(4)我国古代的建筑技术也十分发达。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5)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小组3:我们小组列举的中国之最是:(1)中国的蚕丝织品,长期令西方人羡慕不已;(2)中国的瓷器早就名扬天下,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3)中国铁器在世界上领先了两千年之久,其产量和质量都令西方望尘莫及;(4)中国的医药学自成一家,为世人所瞩目;(5)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

小组4:我们组准备了10道竞赛题,想与其他组展开擂台赛,不知你们敢不敢应战。下面五道题请第五组回答:(1)我们常用的阴历,也叫农历起源于哪个朝代?(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3)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哪些?(4)谁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人人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5)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从什么演变而来的?

小组5:农历起源于夏朝;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小组4:回答完全正确。下面5道题请第六组回答:(622年我国男子足球冲出亚洲,全中国为之欢欣鼓舞,尔知道足球起源于我国的什么活动?(7)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是我国的哪一部史书?(8)请列举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9)请说出《离骚》、《天问》的作者是谁?(10)请举出我国古代有名的青铜器?

小组6: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活动;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书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离骚》与《天问》的作者是屈原;我国古代有名的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小组4:回答正确。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祖国的知识了解得真是不少。通过刚才有关祖国之最知识的竞赛活动,以及同学们对问题的回答,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觉得我们祖国真是太伟大了,我爱我的祖国。

学生2:我认为古代的中国确实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现在我们落后了,有很多方面不如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我们应该勤奋刻苦地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教师:说得真好。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们的爱国情感是在对祖国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对祖国的认识了解,情感也越深厚。这就是“有所知,方能有所感”,“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的道理。而要想做到深刻地认识祖国,就必须努力学习。因此,努力学习是丰富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呢?

学生1:要学习有关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2:要了解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学生3:也要了解跨入21世纪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

学生4:党的十六大刚刚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还应好好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

教师:对。那么我们怎样进行学习呢?

学生1:通过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

学生2:还可以通过看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学生3: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

教师:当我们对祖国知识的了解积累得越来越多,并在我们头脑中经过认真思考后,就会上升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稳定而持久的爱国情操。这是我们培养爱国情操的第一种方法和途径。

形成 丰富 培养

努力学习 爱国认知 爱国情感 爱国情操(板书)

教师: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一种体会:快乐的情境,能使人产生偷悦感;而悲哀的气氛,会让人产生悲痛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呢?

学生1:当我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参加学校组织的迎新春联欢活动时,心情就很愉快。

学生2:清明节扫墓,当我置身于烈士陵园时则会产生悲壮的肃穆感。

学生3:当我置身于考场时,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感。

教师:这就说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产生也同样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它是爱国情操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所以,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也是培养爱国情操的有效方法。利用情境又分为利用自然情境和利用创设的情境两种,它们都可以陶冶爱国情感。例如,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许多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你去过哪些地万呢?

当你在欣赏这些美好的风光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略)

(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两名中学生在观赏了自然风景后的感想)

教师:祖国的风光是秀丽美好的,充分利用自然情境可以培养我们对祖国的依恋之情、热爱之情。同时,利用创设的情境对我们爱国情感的形成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可展示学校开展过的活动的图片,如歌颂祖国的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庄严的升旗仪式、活跃的主题班会等)

教师:当我们置身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诗歌朗诵会等情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1:每当我参加升国旗仪式,耳畔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注目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我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2:上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爱国、颂党、勤学”诗歌朗诵会、,还获得第二名。在整个朗诵会的过程中,我一直都感受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都很激动。

教师:所以,我们在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时,还应该善于和利用创设的情境,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受到更多的爱国情感的陶冶和教育。这是我们培养爱国情操的第二种方法与途径。

陶冶 培养

利用情境 爱国情感 爱国情操(板书)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构成爱国情操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学生:构成爱国情操的三个要素是:爱国认知、爱国情感、爱国行为。爱国认知是爱国情操的基点,爱国情感是爱国情操的核心,爱国行为是爱国情操的归宿。三者是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爱国认知和爱国情感,只有化为实际行动时,才能真正显示出它们感人的力量。

教师:说得很好!这就是说,我们培养爱国情操不仅要在认识、了解祖国的基础上,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还要拿出自己切切实实的爱国行动。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这就是我们培养爱国情操的第三种方法与途径。

增进 培养

爱国行动 爱国情感 爱国情操(板书)

教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拿出自己的爱国行动呢?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爱国行动就应该为祖国作出一些大的贡献,取得一些大的成就才能算得上是爱国行动。这种认识对吗?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则小故事:

(多媒体显示材料)

闻名中外的卢沟桥,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中外游客来这里游览。卢沟桥上有许多石狮子,形象别致,栩栩如生,是雕刻艺术中的精品。游客们出于好奇,常常用手去抚摸石狮子,天长日久,石狮子脏了。附近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为了保护文物,使这些石狮子重放光彩,定期给石狮子洗澡。他们带着水壶、脸盆、洗衣粉、抹布和刷子,把一尊尊石狮子洗干净。中外游客看到红领巾的行动,赞不绝口,少先队员们也感到无比骄傲。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使石狮子恢复了往日的风采,为祖国做了一件好事。

教师:可见,爱国行动也可以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小事里。实际上,爱国与否并不在于行为的轻重、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把祖国放在首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介绍的两则材料)

教师:通过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爱国行动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祖国建设的推进,将为我们青少年提供更广阔的施展爱国行为的舞台。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最后,让我们记住一句名言:

(多媒体显示名言)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一一高尔基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培养爱国情操的途径和方法。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这些方法,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课堂练习]

最佳选择题

1、秋瑾说:“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的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这句话说明培养爱国情操需要( )。

A、努力学习,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丰富爱国情感

B、利用自然情境,升腾起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C、利用创设的情境,产生爱国情感的体验

D、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

2、下列活动,属于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的是( )。

①看了《改革开放20年》的电视片后增进了对祖国的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②学校每周一上午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③参加庆祝申奥成功的游行 ④星期天,参加美化母亲河的义务劳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A 2B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7983.html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及思维辩别能力; 3、为教学质量检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尊重、善意与沟通【教学难点】:正确面对竞争压力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练习、提问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专题内容]1、人们之间...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如何建设精神文明]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做了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能结合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发表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律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这种说法对吗]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内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和与同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PPT】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那些方面的保护,并...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复习导航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诚信做人到永远主题班会|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十课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3、“人而无...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