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温度计】4。1温度计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月    日 课题  4。1温度计1               第     学时一、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             教具准备:三个烧杯、冷水和热水、自制温度计、演示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电脑平台。 三、             教学过程:①     复习提问(课堂导入):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声音现象后,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②     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3.知道摄氏温度。③     重点、难点化解(探求新知、质疑导学、课堂反馈):

学生活动内容

老师活动内容

看天气预报,说说哪个城市最热?哪个城市最冷?为什么? 因为温度不同,温度高的地方热,温度低的地方冷。 回答:能 请一位同学操作,并说明感觉:右手感觉热,左手感觉冷。说明人对温度的冷热感觉并不正确。 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井水“冬暖夏凉”出示我国从南到北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一、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跟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农作物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生长、成熟。各种食品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才能制成并供我们食用。 那么你能确切地说出某一个物体的冷和热吗? 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凭感觉。现在请大家看这个实验。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在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请他说说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 教师:对于同一杯温水,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从热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凉,从冷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热。可见,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向学生出示以上温度计)了解常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观察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细管内的液柱变化情况:先变低再变高,然后一直上升。 12是因为物体的热胀冷缩。玻璃瓶先受热彭胀,液体下降一些,然后再液体受热彭胀,所以液柱上升。 有个符号:c,表示单位是摄氏度二、温度计 我们现在重点学习实验用温度计。 教师利用演示温度计讲解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将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看细管内的液柱变化情况。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情况? 玻璃瓶先热涨,然后再液体热涨。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    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最大刻度旁有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练习正确读温度,同时也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兴趣

通过制作过程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量程和最小分度值的认识。三、摄氏温度

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c,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读作37摄氏度。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制作一个简易的温度计,这样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品的评价得出温度计的改进方法。认识温度计 说出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1)实验用温度计 (2)体温计 (3)寒暑表四、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介绍量程和分度值的概念 (1)实验用温度计 (2)体温计 (3)寒暑表阅读小资料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的温度,回答教师的提问 水的凝固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和内焰温度各是多少?   鸽子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④     系统归纳: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⑤     练习巩固(课堂作业):练习温度计的读数。四、             作业布置:①     课后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 ②     家庭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3、4 五、             其它资料(除板书设计):

4.1温度计1

一.温度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二.温度计

1、  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  结构 3、  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三、摄氏温度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写作1 ℃。四、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温度计时先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3185.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