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思维导图】光现象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

  激光笔、蚊香、玻璃砖、白纸板、盛水的小烧坏、空烧坏、喷雾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第二章“光现象”(板书)。

  二、进行新课

  (一)光源

  师: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生:讨论交流。

  师:对,我们小学自然课学过。

  师: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生:讨论。

  师(板书):萤火虫 恒星 水母

        火柴 蜡烛 电灯

  师:这些物体能够发光,称之为光源。

  像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师: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二)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们都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老师却猜想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也就是说,光的传播会发生改变。(板书)

  3.设计实验。

  师: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显然,科学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去检验。今天,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4.进行实验。(生讨论,师指导)

  师:下面我们欢迎这一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展示:

  生a:用激光手电沿白纸照射,显示轨迹……

  生b:沿激光射出喷雾,发现一条光束……

  生c:激光手电(蚊香)。

  生d:激光手电(水)。

  5.分析论证。

  师:刚才同学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在这些物质中,光是怎样传播的?

  6.评估。

  师:同学们想想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分析论证(结论)——评估

  师:刚才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积极,思维活跃,并且验证了你们的猜想,有没有同学也验证过老师的猜想是否正确?

  有(展示)。

  没有(师:请同学再设计实验,探究老师的猜想是否正确。边讨论,边实验)

  (生讨论,师指导)

  展示:

  生a:激光手电照射平面镜,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12

  生b:激光手电斜射盛水的酒瓶,光发生偏折,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改变。

  师:同学们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出示课件)

  师:嗅,原来光的传播方向还可以发生改变!可见老师的猜想也有一定的道理,而刚才我们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出示课件)。

  师:对比这三种现象,此时你最想解决什么问题?请分组讨论。

  7.提出问题:(生讨论,师指导)

  光为什么有时沿直线传播,有时传播方向变了?

  光到底是怎样传播的?

  什么情况,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在什么条件下光沿直线传播?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并提出了这么多新问题,下面让我们都来当一次小科学家,探究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8.假设。

  师: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刚才的实验现象,对这一问题(指板)提出自己的假设。

  (生讨论)

  展示:光从一种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板书)

  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假设?

  生:实验中光从空气进入另一种物质(水)时,方向变了。

  师:光从一种物质(体)射到另一种物质(体)时,说明光经过了几种物质?也就是说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9.设计实验。

  师:到底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来验证(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说说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展示:

  a.激光手电照射平面镜。

  b.激光手电斜射有烟雾的白酒瓶。

  c.激光手电照射玻璃砖。

  d.激光手电斜射烧杯(奶或红酒)。

  师:我们看不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否改进?

  10.分析论证。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指板)。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能否说出光在什么条件下方向不改变(沿直线传播)?

  师:(补充板书)1.特点:光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11.评估。

  师:在刚才的探究过程中,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

  今天所说的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说法不很严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做进一步研究。

  12.应用。

  (课件:(1)开凿大山时,为什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2)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毛毛想想在烈日下怎样防晒?)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把桌子对齐,你能说说刚才是怎样做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三)光速

  师:节日放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后听到响声,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生:(讨论)光速大于声速。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关于光速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请自学课本。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讨论交流。

  四、布置作业

  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想想故事中有哪些物理知识?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3183.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