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案|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交流,学会使用酒精灯并归纳水的三态及特征。

      2以老师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使学生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3通过实验使学生自己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教学器材:自制温度计,酒精灯,火柴,支架,冰块,自来水,温水,热水,常用温度计,烧杯,体温计,学具盒,多媒体等。

        

知识点

教师活动及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物质的三态及酒精灯的使用

播放冰川、河流、云、雨、雾、露、霜、雪、雹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物质的三种状态。 一、物质的三态、酒精灯的使用 教师出示冰块,问:冰除了有这种状态外,它还能变化成哪些状态? 继续提问:如何使冰块变成另外两种状态呢? 师:加热的手段,方法很多(如:各种热具)实验室里我们用酒精灯作为热源来加热。 师:请同学们认识酒精灯并配合课本p28信息快递“酒精灯的使用”尝试点燃和熄灭酒精灯,体验酒精灯的使用过程,谈谈你是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的? 师: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应该用酒精灯的哪部分火焰?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酒精灯的哪部分火焰的温度最高?

师:掌握了酒精灯的使      请同学们相互配合,完成课本p28“做一做”实验田

认真观看 学生回答:液态,气态或水和水蒸气 生答:加热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热源。 同位的同学相互协作,操作课桌上已准备好的酒精灯,归纳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交流后回答教师的提问   讨论,设计实验步骤,  动手试试

实际操作,从中完成教师的提问

知识点

教师活动及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温度计及温度的测量实验,观察水的不同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它们的形状、体积是否固定? 师:除了水有三态外,其它物质也有类似的三种状态,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质就是以不同的状态存在的。同学们能否举一些不同状态物质的例子。 接着播放铁水、干冰、固态碘和气态碘等不同状态的物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的三态。 二、温度计、温度的测量                                       师:同学们已观看了云、雨、雾、露、霜、雪、雹的画面,又进行了水的三态及特征的实验研究,这些物质的形成,物质三态的变化都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知道物体的温度的呢?由此,你知道温度所表示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吗?(师生共同探讨)。 师:(出示温度计)对于温度计,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能否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教师板出学生提出的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问题,对于相去甚远的问题,教师也应给予鼓励。 (1)       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师:出示自制温度计,问:当把这个装置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 师: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师:取出装置放入冷水中验证并提问:为什么会发生上述两种现象? 师: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量装置? 师:现在谁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手举自制温度计) 师: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你认为它有哪些缺点?应如何改进? (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发言作出适当的评判。) 师:把改进后的温度计和已有的温度计比较,看看谁能描述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  123思考  举手回答 根据日常的生活知识,回答教师的提问:温度计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思考   讨论,提出问题 讨论  回答 学生观察 猜想后   回答 观察 分析 :热胀冷缩 分组讨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 举手回答 分组讨论,回答自己的见解 学生回答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温度计刻度的划分 师:(手举演示温度计)刚才,有的同学提出,要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必须有刻度,现在来研究一下温度计上面的刻度是如何划分的。 摄氏温度的规定: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0“信息快递”并讨论0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 练一练:列举摄氏温度的错误读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练习摄氏温度的读写。 (3)       温度计的使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结合课本p30“议一议”回答教师提问。 师:使用温度计常出现哪些错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量程 1使用前观察

分度值                会放

2使用时     会读

             会记

师: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完成p30“做一做”并注意测温度前应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师:除了我们现在学习的温度计,日常生活中,你还常见哪种温度计?

(4)       体温计

师: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温度计结合课本p32“www”第三题运用比较法了解体温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及使用方法。

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隐患,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生活 物理 社会”,了解“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及其带来的后果。理解陆游的“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探讨了哪些知识?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缺点列举法,比较法等)

根据要求阅读课文,识记教师提出的问题 练习 实验,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提问 理解记忆 分组实验 思考  体温计 结合课桌上已准备好的体温计分组讨论,归纳总结教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 讨论 123回顾  归纳  巩固练习 1、  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______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物质外于哪种状态与_______有关. 2、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_______表示;实验室常用________来测量,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3、  常用的温标是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来表示,这种温标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冰点,即0℃,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沸点,即100℃. 4、  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用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天气温为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 a   37℃       b   38℃       c    36.5℃     d   35℃ 5、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  内径细的升的高,它的示数亦大 c、  内径粗的升的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的高,示数亦大

作业设置

1、  温度计知识的拓展

(1)温度计除了可以测量温度外,有无其它用途?(做热敏报警器、制成工艺品等)

(2)我们所学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的,那么,用其它原理能否制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等)

(3)根据你的需要,可否做成其它形状的温度计?(弯曲或其它形状)

(4)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变大将会怎样?

(5)温度计内的液体能否用水代替?代替了又将如何? 2、  2、课本p32“www”第2题。 3、  3、课本p32“www”第4题。 4、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3056.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