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实验视频_第二节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一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磁性黑板,自制几种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纸板标尺(纸板背面粘有铁片),自制可在磁性黑板上移动的游码。

学生实验用具:体积相同的长方木块、铝块、铁块(长×宽×厚为4cm×3cm×1cm)、墨水瓶、水、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课题

提问:实验室常用称质量的工具是什么?

讲述:这节课学习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每张桌面所放的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及一杯水的质量。

(板书:二、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器材”,并请学生将实验器材与桌面的实物对照检查。

二、复习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提问:(1)托盘天平主要有哪些部件构成?

(2)观察你所在实验小组的托盘天平,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别多大?

结合学生答题,教师用磁性黑板显示说明质量的单位克的符号: g.提问:a.各标尺的最小刻度值多大?b.将游码放在磁性黑板上标尺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读数。

(3)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怎样调节?

三、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1.每个实验小组动手调节桌上的托盘天平,使横梁平衡。

教师统计该步骤完成好的前五名,将他们所在的组次记在黑板的表格内。

2.分别称出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的质量。

学生实际操作,将称的结果填入作业 本实验记录的表格内。教师巡视,将这步完成好的前五名组次记在黑板表内。

请一个实验小组汇报称的结果,全班学生判断该结果是否合理。

3.测1墨水瓶水的质量

提问:(1)用调好的天平怎样合理地测出1墨水瓶水的质量?

学生讨论得:①用天平称出空墨水瓶的质量m1;②将空墨水瓶灌满水后,用天平称出水和瓶的总质量m2;③用m2—m1得这瓶水的质量。

提问:(2)为什么要先测空瓶的质量?

学生讨论得:如先测瓶与水的总质量,倒去水后再测空瓶的质量,由于瓶内还残留着水,测量的误差较大,因此先测空瓶质量较合理。

学生实际操作,将结果记入实验记录的表格内。教师巡视,将该步骤完成好的前五名组次记在黑板的表格内。

请一学生汇报称的结果,全班判断该结果是否合理。

4.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

四、归纳小结

1.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用天平称质量小于天平最小刻度值的物体,可用“聚少成多,称多算少”的方法。

2.讨论课本习题1。

注:文中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2598.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