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磁场》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一、--思想

“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磁场”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本节课的--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实践经验,采用“类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把生活实际中认识“风”的方法、手段“迁移”到物理课堂上,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找到形成磁场概念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迪。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

重点:磁场的概念。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

四、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风力演示仪(自制)、条形磁体、磁针、铁屑、实物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手端着磁针,站在远离讲台的位置,磁针指向南北。

【问题导引】: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知道,磁体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现在请你们判断:教室的哪个方向是南?

【实验演示】:教师把磁针放在讲台上,磁针立即发生了偏转,不再指南北了,在学生惊诧目光的注视下,教师把讲台上的报纸揭开,发现讲台上有一个大磁铁。

【问题导引】:磁针在刚才的那个空间里能够指南北,到了磁铁周围的空间就不再指南北了,那么磁铁周围的空间与其它空间有什么不同呢?

在磁铁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叫做磁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场。

(二)新课教学

【问题导引】: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磁体周围的磁场是什么样子的?

结论:磁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法直接观察。

【问题导引】:看不见摸不到的现象怎样研究呢?

【实验演示】:拿出风力演示仪,引导学生研究怎样确定是否有风、各点风的方向。

【问题导引】:你能否把风力演示仪中的风的状况描述出来?能利用图表示更好。

结论:我们可以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风的状况,每一根曲线的方向都代表风吹动的方向,在一些漫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

【方法启迪】:如果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能够对某些对象施加影响,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对象来认识这个“神秘”的事物。在物理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磁场能够对磁针发生影响,我们就可以通过磁针来认识磁场。

【实验演示】:把磁针放在磁场中的a点,观察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在a点放置不同的磁针,观察磁针的指向。

【问题导引】:观察实验现象,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结论:我们发现:磁场很有“个性”,它把放在a点所有磁针的n极都“吹”向同一方向(见图1)。

【方法启迪】:如果风把纸片吹向东方,我们就说风是向东吹的,同样,放在a点的磁针n极都被磁场“吹”向图示方向,在物理学中就把这个方向规定为磁场的方向。

【问题导引】:我们利用磁针确定了a点的磁场方向,那么磁体周围b点、c点的磁场方向又如何呢?12

【实验演示】:在磁场的b、c点都放置磁针,观察磁针n极所指方向,每个磁针都显示了该点的磁场方向。

【问题导引】:怎样让磁针更小,显示的点更多呢?

【实验演示】:铁屑撒在磁铁周围,观察铁屑形成的图案。

【方法启迪】:铁屑撒在磁铁周围被磁化成一个个细小的磁针,磁场“吹”动每个铁屑的n极,形成了奇妙的图案,这和风吹落叶的景象多么相似呀!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也可以把铁屑排列的图案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表达出来,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实验演示】(或图片展示):各种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条形、碲形、同名、异名)

【问题导引】:观察各种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从n极出发回到s极等。

【问题导引】:磁针受力转动是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磁针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

你能说出地球的南磁极在哪里吗?

介绍地磁场、磁偏角、沈括的贡献。

【问题导引】:你认为地磁场是怎样产生的?

(三)课堂小结

1.知识梳理(略)

2.方法概述(略)

(四)巩固练习 (略)

(五)作业

思考题:在物理学中,把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规定为磁场方向,如果我们把s极所指方向规定为磁场方向,本课中的哪些说法会有所改变?你能否按着新说法把这节课重新讲述?

(六)板书设计 (略)

六、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思路主要是展现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展现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如对生活中“风”的研究。另一条主线是物理场景的展现,对磁场进行研究。两条主线并行,前一条主线是后一条主线“迁移”的素材,为后一条主线打基础,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课堂情景,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2489.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