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画出;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经历画坐标系、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点

能画出;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三:教学难点 

   能能建立;求出点的坐标,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要在平面内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2:练习如图  你能确定各个景点的位置吗?“大成殿”在“中心广场”西、南各多少个格?“碑林” 在“中心广场”东、北各多少个格?

二)新课

1:我们可以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你能表示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吗?(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2: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通常两条数轴成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上或向右为正方向,水平位置的数轴叫横轴,铅直位置的数轴叫纵轴,它们的公共原点叫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其它三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4: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过该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垂足在横轴、纵轴上对应的数分别叫该点的横坐标、纵坐标。

1 写出多边形ABCDEF各顶点的坐标

                                                y

                                        A         B

 

                                       F    O       C x

                                        E         D

                                       

5:想一想

(1)       AB的纵坐标相同,线段AB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2)       线段DB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6:练习P131  做一做

三:小结 1)怎样画?

          2)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

(4)       知道点的坐标怎样描出点?

四:作业  P132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怎样画?

(学生练习画)

(2)       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

                                                 y

                                             A

                                            B    C

                                                O       x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cm,求出各顶点的坐标?

 

(3)       道点的坐标怎样描出点?

二:新课

     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1)(-65),(-103),(-93),(-33),(-23),(-65

2-93),(-90),(-30),(-33

3)(3.5,9,(2,7),37),(47),(57),(3.59

4)(37),(15),(25),(55),(65),(47

5)(25),(03),(33),(30),(40),(43),(73),(55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

 

                                      y

 

 

 

 

 

 

 

 

 

                                   O                        x

 

 

三:练习  P134做一做

   四:作业   P135习题5.412

 

 

 

 

 

 

第三课时

一;新课引入与复习

1)  怎样画?画时应注意些什么?

2)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过该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垂足在横轴、纵轴上对应的数分别叫该点的横坐标、纵坐标。)

二:新课

  3如图,矩形ABCD的长与宽分别是64。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y

                                                B                 A

  解:如图:以点C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DCB所在

直线为x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此时C(0,0)

                                                O

                                              C               D x

  CD长为6CB长为4,可得DBA的坐标分别为D60),B04),A(,4

思考:(还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吗?与同学交流)

 

 

 

 

4 对于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A

 

 

 

 


                                          B            C

 

三:小结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的坐标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找出坐标原点。

2)  要说明横轴与纵轴的位置。

3)  要求出必要的线段的长度。

四:练习P161(议一议)与随堂练习

        P162习题的第一题

五:作业 P162习题的第二题

六:课外练习P162(试一试)

 

 

 

 

 

 

 

                 鱼的变化第二课时

一:复习  点的坐标的特征

     

1)  关于横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相反

2)  关于纵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相反

3)  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反,纵坐标相反

 

二:看图确定点的坐标

   1)左右两幅图关于Y轴对称,已知A13B-3-1),试确定点CD的坐标?

 

 


                         A        C

 

 

 


                     B                 D

 

 

  2)左右两幅图关于Y轴对称,已知A-32B-31),试确定点CD的坐标?

 

 

                                          y

 

 

                              A                   D

                              B                  C

                              

                                                  x

三;练习

1)  P142做一做

2)  P143随堂练习

四:小结 P143议一议

五:作业 P144习题(做在书上)

    

 

 

 

 

 

 

 

 

 

 

第五章        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1)  在平面内,确定点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举例说明。

2)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给定点的坐标?举例说明。

3)  在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系轴上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4)  在直角坐标系中,将图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变化前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

5)  在直角坐标系中,将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加上一个数(或乘-1),变化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二:练习

  P145复习题A

三:小结点的坐标

•              一:点Pa,b)X轴的距离是︱b︱,到Y轴的距离是︱a,到原点的距离是√a2+b2

•           二:对称性 1)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

           2)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纵坐标相等。

•           3)关于原点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纵坐标互为相反。

•           三:平行  1)两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不相等,则这两点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与X轴垂直。

  2)两点的横坐标不相等,纵坐标相等,则这两点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与Y轴垂直。

举例

•           1)点P-34)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2)点A6-3)到X轴的距离为         

           Y轴的距离为          ,到原点轴的距离为         

•           3)点Aa,-4)B(2,b)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则a    ,b      .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则a    ,b      .

•           4)A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         

 

 

 

练习

•           1)点P4-3)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2)点A-2-3)到X轴的距离为         

           Y轴的距离为          ,到原点轴的距离为

•           3)点Aa-1,-4)B(2,b+3)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则a    ,b      .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则a    ,b      .

•           4)A-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

点的平移练习

•           一:1)点P-23)沿X轴的方向向右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2)点P-23)沿X轴的方向向左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3)点P-23)沿Y轴的方向向上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4)点P-23)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5)点P-23)沿X轴的方向先向右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6)点P-23)沿X轴的方向先向左平移二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5)点P-23)沿Y轴的方向先向上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的方向向右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6)点P-23)沿Y轴的方向先向下平移二个单位长度再

            

            

            

           沿X轴的方向向左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1)把点P3-2)沿X轴方向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点A5-2

•           2   把点P3-2)沿X轴方向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点A0-2

•           3   把点P3-2)沿Y轴方向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点A32

•           4   把点P3-2)沿Y轴方向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点A31

点的坐标练习

•           1)点P3-4)沿X轴的方向向右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2)点P-25)沿X轴的方向向左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3)点P0-3)沿Y轴的方向向上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4)点P-1-3)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5)点P4-2)沿X轴的方向先向右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6)点P-20)沿X轴的方向先向左平移二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7)点P-13)沿Y轴的方向先向上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的方向向右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8)点P-21.5)沿Y轴的方向先向下平移二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的方向向左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            

•           9   把点P-2-2)沿X轴方向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点A5-2

•           10   把点P32)沿X轴方向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点A0-2

•           12   把点P3-2)沿Y轴方向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点A32

           13   把点P-3-4)沿Y轴方向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点A31

•           14)点P4-2)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5)点A-4-1)到X轴的距离为         

           Y轴的距离为          ,到原点轴的距离为         

•           16)点Aa,3)B(-2,b)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则a    ,b      .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则a    ,b      .

           17)A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         

•           18)点P-2-3)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9)点A5-2)到X轴的距离为         

           Y轴的距离为          ,到原点轴的距离为

•           20)点Aa+1,-4)B(2,b+3)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则a    ,b      .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则a    ,b      .

           21)A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

            

            

            

           关系是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

•           22X轴上的     坐标为0Y轴上的     坐标为0

•           23)点Pa,b)a=0,则点P         ,若b=0则点P           。若ab=o,则点P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2255.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