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分解法]分组分解法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组后能运用提公因式和公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2.通过因式分解的综合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中,提公因式法和分式法的综合运用.

难点:灵活运用已学过的因式分解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并说明运用了中的什么方法.

(1)a2-ab+3b-3a; (2)x2-6xy+9y2-1;

(3)am-an-m2+n2; (4)2ab-a2-b2+c2.

解 (1) a2-ab+3b-3a

=(a2-ab)-(3a-3b)

=a(a-b)-3(a-b)

=(a-b)(a-3);

(2)x2-6xy+9y2-1

=(x-3y) 2-1

=(x-3y+1)(x-3y-1);

(3)am-an-m2+n2

=(am-an)-(m2-n2)

=a(m-n)-(m+n)(m-n)

=(m-n)(a-m-n);

(4)2ab-a2-b2+c2

=c2-(a2+b2-2ab)

=c2-(a-b) 2

=(c+a-b)(c-a+b).

第(1)题分组后,两组各提取公因式,两组之间继续提取公因式.

第(2)题把前三项分为一组,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再与第四项运用平方差公式

继续分解因式.

第(3)题把前两项分为一组,提取公因式,后两项分为一组,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然后两组之间再提取公因式.

第(4)题把第一、二、三项分为一组,提出一个“-”号,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第四项与这一组再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把含有四项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时,先根据所给的多项式的特点恰当分解,再运

用提公因式或分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在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应用所学过的各种因式分解的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二、新课

例1 把 分解因式.

问:根据这个多项式的特点怎样分组才能达到因式分解的目的?

答:这个多项式共有四项,可以把其中的两项分为一组,所以有两种分解因式的方法.

解 方法一

方法二

例2 把分解因式.

问:观察这个多项式有什么特点?是否可以直接运用分组法进行因式分解?

答:这个多项式的各项都有公式因ab,可以先提取这个公因式,再设法运用分组法继续分解因式.

解:

=

=

=

=

例3 把45m2-20ax2+20axy-5ay2分解因式.

分析:这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5a,先提取公因式,再观察余下的因式,可以按:一、三”分组原则进行分组,然后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解 45m2-20ax2+20axy-5ay2=5a(9m2-4x2+4xy-y2)

=5a[9m2-(4x2-4xy+y2)]

=5a[(3m2)-(2x-y) 2]

=5a(3m+2x-y)(3m-2x+y).

例4 把2(a2-3mn)+a(4m-3n)分解因式.

分析:如果去掉多项式的括号,再恰当分组,就可用分解因式了.

解 2(a2-3mn)+a(4m-3n)=2a2-6mn+4am-3an

=(2a2-3an)+(4am-6mn)

=a(2a-3n)+2m(2a-3n)

=(2a-3n)(a+2m).

指出:如果给出的多项式中有因式乘积,这时可先进行乘法运算,把变形后的多项式按照分组原则,用分解因式.
三、课堂练习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2+2ab+b2-ac-bc; (2)a2-2ab+b2-m2-2mn-n2;

(3)4a2+4a-4a2b+b+1; (4)ax2+16ay2-a-8axy;

(5)a(a2-a-1)+1; (6)ab(m2+n2)+mn(a2+b2);

答案:

(1)(a+b)(a+b-c); (2)(a-b+m+m)(a-b-m-n);

(3)(2a+1)(2a+1-2ab+b); (4)a(x-4y+1)(x-4y-1);

(5)(a-1) 2 (a+1);  (6)(bm+an)(am+bn).

四、小结

1.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就先提出公因式,把原多项式变为这个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积的形式.如果另一个因式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再考虑用因式分解.

2.如果已知多项式中含有因式乘积的项与其他项之和(或差)时(如例3),先去掉括号,把多项式变形后,再重新分组.

五、作业 

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3y-xy3; (2)a4b-ab4;

(3)4x2-y2+2x-y; (4)a4+a3+a+1;

(5)x4y+2x3y2-x2y-2xy2; (6)x3-8y3-x2-2xy-4y2;

(7)x2+x-(y2+y); (8)ab(x2-y2)+xy(a2-b2).

2.已知x-2y=-2b=-4098,求2bx2-8bxy+8by2-8b的值.

答案:

1.(1)xy(x+y)(x-y); (2)ab(a-b)(a2+ab+b2);

  (3)(2x-y)(2x+y+1); (4)(a+1) 2 (a2-a+1);

(5)xy(x+2y)(x+1)(x-1); (6)(x2+2xy+4y2)(x-2y-1);

(7)(x-y)(x+y+1); (8)(ax-by)(bx+ay).

2.原式=2b(x-2y+2)(x-2y-2)当x-2y=-2,b=-4098时,原式的值=0.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突出“通法”的作用.

对于含四项的多项式,可以根据所给的多项式的特点,常采取“二、二”分组或“一、三”分组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这是运用分组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的通法,是带有规律性和程序性的解题思路,学生应切实掌握.安排例1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分组的通法把一个含有六项的多项式分解因式,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加强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

把与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之间结合为一体,进行纵横联系,综合运用,考察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能的状况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目标.通过讨论例3,引导学生综合应用三种方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以开发学生解题思路的变通性和灵性活,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开阔学生的视野起到重要作用.

3.打通相反的思维过程.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的变形,也是相反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学习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时,也应当适当联系整式的乘法.安排例4,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把多项式因式分解时,如果给出的多项式出现了有因式乘积的项,但又不能提取公因式,这时就需要进行乘法运算,把变形后的多项式重新分组,再分解因式,从而启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善于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融汇贯通习惯于正向和逆向思维.
探究活动

系数为1的 型的二次三项式同学们已经会分解因式了,那么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 怎么分解呢?如:

1. ;2.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模仿 型式子的因式分解试着把上面两式分解因式,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答案:

1. ; 2. .

规律: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 分解因式时,若满足下列条件,则可将其分解为 :

可分解为 , 即

可分解为 , 即

, , , 满足 ,即

按斜线十字交叉相乘的积之和 若与一次项系数 相等,则可分解因式,

第一个因式由第一行的两个数组成

第二个因式由第二行的两个数组成

分解结果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2033.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