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领域社会行为教案|社会行为示范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2012-10-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社会行为 示范教案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概念。
2.社会行为的特征。
能力目标
1.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理解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研究并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积极了解并且掌握动物的社会行为,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动物。
2.通过本节的学习,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动物社会行为的概念。
2.社会行为的特征。
●教学难点
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教学方法
讨论法、例举法、直观图示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准备一些《动物世界》中群居生活的影像资料及有关动物传递信息的资料。
(2)投影胶片
2.学生准备:课下收集各种动物群居的资料及有关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独居的,也有营群居生活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吗?
2.这些群居动物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整理成体系列到黑板上,比一比哪组做得更多更好。
(学生活动)
查资料、讨论、总结。
学生可能会将如下动物写在黑板上。
1.白蚁、羊群、鸡群、牛群、马群、蜜蜂、羚羊群、狼群、黑猩猩等等。
2.这些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如白蚁的社会行为。
 
小组依照自己书写的顺序讲解,不足之处,教师补充,但均给予鼓励。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些营群体生活动物的特点。
(师生互动)
学生分析,老师板书
1.这些动物不是独居的,是很多动物生活在一起的。
2.它们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
3.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分工合作的。
4.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5.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教师活动)
总结以上内容,打出投影胶片(内容如下):
1.社会行为:动物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2.社会行为的特征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教师活动)
根据社会行为的特征,分别举一些事例加以说明
多媒体播放课前准备的《动物世界》剪辑录像
1.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
2.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
3.一群蜜蜂
4.一群鸡(有一只漂亮健壮的大公鸡)
5.一群山羊(有一只威猛的头羊)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析、尝试回答
及时评价,最后给予点拨
学生如:分析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
1.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是首领。
2.有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和幼狒狒。
3.首领的优势: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4.首领的职责:负责指军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这就是一个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的等级社会。
学生:分析蜜蜂群体是有组织的,各有分工的。
1.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
2.工蜂负责建造蜂房、采集食物、抚育后代、照顾蜂王、防御敌害等。
3.雄蜂负责与蜂王交尾。
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繁衍。
学生:分析鸡群和羊群
在鸡群和羊群中都有占优势者。123
1.鸡群中是一只漂亮健壮的大公鸡为首领。
2.羊群中是一只威猛的头羊为首领。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1.是群体的领导者。
2.享有取食、选择配偶的优先权。
教师:非常好。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使同学们对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更加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你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表扬并激励发言的同学,同时指出营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成员,少则几十只,多则几千至几万只,它们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的语言是很丰富的。包括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分组讨论一些群体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并依序无重复地列举出来,可以把电视、网络、课外资料的新信息告诉大家,共同交流分享。
(师生互动)
学生举例,老师整理,及时激励表扬并补充。
学生:动作传递信息。
如: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可以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
如:雄黑鹳是从频频地点头来招呼雌黑鹳的,雄白鹳则是以上、下喙发出啪啪的响声来表示“欢迎”雌白鹳占巢的。
学生:声音传递信息。如:母鸡有多种不同的鸣声,而每一种鸣叫声表达不同的信息,有的叫声是召唤小鸡的,有的叫声表示找到了食物,有的叫声表示敌害即将来临。
学生:有靠气味传递信息的。如:蚂蚁外出寻找食物时,能够利用它的分泌物来标志路线,引导同巢的其他蚂蚁找到食物的所在地。
教师:同学们查找的资料太好了,还有没有补充的同学?
学生:蝙蝠、海豚是用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的。
教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界150多万种动物就是靠形形色色的不同语言来交流传递信息,维持着种族的生存和延续,如果我们人类能掌握动物的语言,对于我们保护和利用有益动物,防治和消灭有害动物是很有帮助的。
(师生互动)
先由学生主动举手总结本节内容,后由全体学生闭上眼睛过“电影”,最后抽查一人代表小组作本节小结。
学生:总结(略)
教师:肯定学生的总结,动物与人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人类与动物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不应该由于自己的私心而去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人类应更好地处理好与动物的关系尊重动物的各种行为,因为这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利用动物的行为、语言为人类服务从而使人与动物的关系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同学们查资料、举例,我们知道了许多营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过观察、分析营群体生活动物的特点,归纳总结出了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采用分析、讨论、归纳观察法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了大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大家的思维空间。
下面我们来做一些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一、看谁选得对
1.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①蚂蚁 ②菜粉蝶 ③蜜蜂 ④狒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2.下列不属于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的墨汁
答案:d
3.蜜蜂的群体是一个社群,是因为
a.蜂群中蜜蜂数目很多
b.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有分工123
c.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d.蜜蜂聚集在一起可以防御敌害
答案:c
4.一个白蚁的社群中,其职能为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幼虫和兵蚁的是
a.雄蚁        b.雌蚁
c.工蚁        d.兵蚁
答案:c
[作业布置]
1.参考书p39~41探究蚂蚁的通讯。
2.到果园向园工征集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
3.到养蜂场探究蜜蜂的信息交流方式。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707.html

  •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和理解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观察思考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思考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可以四人一组,将...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行为课件】《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导学案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当前在《生物学》新课标,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形势下!有多少教师地教学,正在偏离“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北师大版)

    姓名: 班级: 级( ) 一、 骨的结构及其功能①在青春期,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身高突增,身高突增主要是 骨的增长,与其长长最相关的是骺端的 细胞。②如果某人的长骨需要进行手术,作为医生,你认为应该尽量...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八下生物教案)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_生命起源教案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 一 ) 认知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思维导图】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3节 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内容

    梳 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 样的运 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主要应该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的 原理。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 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运动的实质是肌肉的收缩牵拉着骨 围绕关节活 动。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配合...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吗_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