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节目】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了解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
3.培养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4.培养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难点]
1.重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
2.难点: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一个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水资源现状
探究活动一:将全班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资料,以竞赛必答题的方式,各小组轮流派代表上讲台来展示自己组搜集到的资料并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合理的组加10分,分析不合理的组不扣分。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分组竞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分析完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出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注意:
1.在学生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这两幅图,总结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状况及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在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资料时,引导学生尽量搜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资料,这样更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二)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
课堂活动二:针对上一活动所讲的水资源令人担忧的现状,各小组都争当医生,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方案。(各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抢答竞赛,答案合理的组加10分,答案不合理的组则扣10分)抢答完后,教师根据学生抢答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概括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方案,并对成绩突出的小组进行肯定。
注意:
1.在讲跨流域调水工程时,重点介绍南水北调工程,教师制作课件,将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包括调水水源、调水路线、调水的终点、解决缺水问题的地区及所形成的调水格局)用flash动画演示出来,这样设计显得直观、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2.对于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要求学生找出具体措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堂活动三:“保护水资源”漫画制作大赛。(提前布置各小组学生画好漫画,并挑选出四幅最佳漫画。上课时,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网上下载的水资源漫画,再由老师用电脑向大家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漫画,并由听课老师作评委,评选出最佳漫画。)
课堂活动四:最具创意“保护水资源”广告制作大赛。(提前布置各小组的学生制作好各自的广告,上课时可以各种形式对自己制作的广告进行展示,并由听课老师作评委,评选出最具创意广告。)
课堂活动五:“保护水资源”宣传口号创作大赛。(各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后,举手回答自己组创作的宣传口号,并由听课老师作评委,评选出最具感染力的宣传口号,作为本班的“保护水资源”班级口号。)
以上三个课堂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小结
四、欣赏“水资源电子报”
(教师将世界水资源的现状、世界水日、各国节水意识和措施及一些节水标志制作成穿插有九寨沟风光、配有空灵静穆的班德瑞森林音乐的flash动画,让学生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受到教育)。12
[教学后记]“中国的水资源”是笔者在本学期所上的一堂“生本教育”公开课,这节课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生本教育”的理念,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将学生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如搜集、整理信息资料、进行知识竞赛、广告制作、漫画创作和宣传口号的创作等),掌握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找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并树立了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生本教育”理念。
这堂课令笔者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这首先表现在分析我国水资源现状这一环节中,各小组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搜集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有在教材中搜集资料的,也有上网搜集资料的,还有利用相机拍摄有关水资源现状的。在展示搜集的资料时有做成幻灯片进行展示的,有制成word文档进行展示的,也有直接用口头进行表达的。其中有个小组的同学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容桂街道河涌污染的图片,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强烈反响,收到了震憾性的效果。
其次是表现在最具创意“保护水资源”广告制作大赛中,各小组的同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两个小组的同学以小品的形式对自己组的创作进行了展示,小品演得浅显易懂,幽默滑稽,惹得全班同学和在场的老师哈哈大笑,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高潮,另一个小组则把广告制作成一个优美的flash动画,让同学们在欣赏优美的配乐动画的同时,又受到教育。
最后是表现在最具创意“水资源漫画”制作大赛中,有两幅漫画(一幅叫“渴”,另一幅叫“流血的地球”)受到了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总之在这堂课中,学生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情,教师则把学生能够调动的资源全部调动起来,把能够交付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完成,学生的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他们在老师为他们提供的情感氛围和信息资料环境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和实践的愿望,并从中获得了知识和经验。
12-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详细阅读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详细阅读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详细阅读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详细阅读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