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案大赛_辽宁省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辽宁省
教学目标:
(一)结合地图,了解辽宁省的自然地理位置。
(二)了解辽宁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区,辽中南是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并能在地图上找出其主要的工业中心。
(三)了解辽中南工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通过对辽宁省工业的着重渲染来介绍辽宁省的。在知识点的介绍上采取抓住工业这个重点来辐射其他的知识点。在介绍辽宁省工业时,又着重抓住辽中南地区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来进行阐述。教材中没有提及辽宁省的农业,正如前一节河北省没有提及其工业一样,都是力求突出重点,突出特色,不求面面俱到,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课后猎取其他知识的兴趣。
这样,大大减少了教材的篇幅,削减了繁 杂的识记内容。同时,增加了一些阅读和活动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导人:
方案①:提问:我国 18 000千米的海岸线(自北部的鸭绿江口到南部的北仑河口)上,最北的临海省级行政区是什么?
方案②:播放" 辽宁之窗"系列短片,让学生对辽宁省有一个初步感识。
在讲 述"辽宁省的地理位置"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方案①: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政区"图,教师点击辽宁省,然后依次点击渤海、黄河及与辽宁省相邻省区,并出现相应字幕。通过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得出辽宁省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北南部,南临渤海、黄海, 西南与河北交界,西北与内蒙古毗邻,东北与吉林接壤,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
方案②:教师展示"中国政区"图要学生仔细阅读,并 要求学生归纳出辽宁省的地理位置,或者根据已学知识,让学生从地图册上得 出辽宁省的大致经纬位置。(东经118°50"一125°47,北纬38°43"~43°29"。)
在讲述"以工业为主的省区"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教师可 制作课件或幻灯片,并配音:辽宁省是东北经济重心,在东北各项经济指标中,辽宁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东北的61%,工业总产值占全东北的59%,其中重工业产值占全东北的  60%,是典型的工业大省。
2.让学生阅读教材p38正文。
3.总结:辽宁省是典型的工业大省,辽中南工业基地是全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在讲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让学生读"辽宁省城市和交通、矿产资源分布" 图,找出辽宁省有哪些主要矿产,找出铁矿、煤矿和石油等重要能源或矿产地名称。
2.小结:辽宁省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其为辽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3.请学生完成课本p.38活动题2,对照"辽宁省城市和交通、矿产资源分布"图,了解辽宁四通八达的交通,并找出沈大线、京哈线、沈吉线、沈丹线的起讫点,找出辽宁省的交通中心,说出辽宁省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利用图2- 11,计算沈大高速公路的长度。
4.要求学生阅读"大连:东北海上门户",教师可设计以下二个问题供学生思考:(1)大连港为什么终年不冻?(2)大连与内蒙古东部地区通过哪些铁路干线连通?
对教材p.39图2-13的说明:

金石滩
位于大连市北郊的金县境内,因海滩上布满晶莹圆润的五色石,故名金石滩。金石滩有7.5 km长的沙滩,又有 5 km的奇礁异石 ,拥有海滨浴场和海上石林的双绝景色,形成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海水一片碧绿,清澈透明,肉眼可见3m深处的海底, 这里空气湿润清新,令人心旷神恰。海水水质和大气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我国北方最好的天然海水浴场。金石滩的"海上石林"有"龙宫""鳖滩""取 瑰园""南 秀园"四大景区50多处景点,各具特色。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交通方便,物产丰富,是具有科普教育、科学考察、水上运动、游览观光、度假休养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海滨风景名胜区。12
5.小结:辽宁省有发达的交通,优良的海港,四通八达的海运航线,它们为辽宁工业发展提供 了又一有利条件。
6.通过让学生讨论,完成教材p.39的活动题3。(提示:辽中南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1)工业基础好,开发早;(2)丰富的矿产资源;(3)丰富的能源资源(4)发达的水陆交通;(5)优良的海港。)
在讲述"主要工业中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辽宁省空白地图,图的右部集中了各主要工业基地名称。
2.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p.39"辽宁省主要工业基地"图,然后,请一学生上台用鼠标拖动工业中心名称于空白图上相应位置,如学生拖动正确的位置,多媒体音响即发出掌声以示鼓励。这样,既让学生了解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中心,又充满 浓厚的学习情趣。
课后活动:
1.从你的家坐火车去大连,怎么走?沿途经过哪些铁路干线?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533.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