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设计]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例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例设计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辩论赛展示出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教学活动之前的准备、指导和策划,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网上或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查找、选择、阅读和整理地理材料,并把这些材料提供给辩论赛的正反双方;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2)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4)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5)对所用资料可以大胆批判、怀疑、探索、交流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南、北方地区各有利弊)。

(6)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小组进行分析、研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国南北方人民的智慧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谐之美。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学法指导

把本节内容改为“是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选择南北方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加以研究,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重点放在辩论人选的选拨过程,在最后辩论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原则。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进行了阐述。

首先,教材通过图5.9,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自然景观(主要体现植被)做对比描述来体现。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北方地区的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

第二,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仍然存在差异。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四大地理单元是为了适应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划分的,这是一种宏观尺度的划分。应该注意即使在同一单元内也存在很大差异”。从图5.9我们可以看出,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同属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与华北平原在自然景观上有显著的差异:从图5.9中可以看到“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又从图5.10中看到东北林海雪原中被白雪覆盖的针叶林。表现出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同理,我们可以看出同属南方地区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条件也有差异,从图中反映出的海南岛与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首先要找到南北方两大区域各自地理事物的共性,即区域的明显特征。从气候来看,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

第三,分别就上述自然地理要素在区域间进行比较。从气候上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不同之处:北方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明显少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南方地区的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教材安排设计了活动,可以从图像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落实教学内容要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继续进行活动一,分别可以比较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教材中用长江代表南方地区的河流,用黄河代表北方地区的河流,通过分析河流流量过程线,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通过图5.9中的两幅景观图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河流流量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其它

第四,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要原因,突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继续完成活动二。从植被类型来看,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表现为植物的生长要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从河流流量来看,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大,主要原因是与当地的降水量有关。因此,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气候的影响。

以上这些内容主要通过地理图像知识加以体现,通过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重点难点

重点: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难点: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原因及优劣。

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活动过程

1.出示活动课题

反方:有人说:“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

正方:也有人说:“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1234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哪个自然条件好,你同意哪种观点,请就此结合你所了解的事实发表你的看法。

2.主持人宣布辩论的一般程序和规范

3.正反双方由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和自由人按顺序开始辩论

4.全体同学补充观点和论据

5.正反双方作总结陈词

6.全体同学评出最佳辩手一名、最好口才二名、表现最佳同学二名并及时进行奖励

7.指导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评价的标准如下:

1.能较好地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水平,合作、交流、倾听等技巧。

2.能较好的表达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论证自己观点时的说理条理性,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论据的充分程度。

3.学生注意力集中,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作好记录。

附:相关资源

(1)人民网

① http://www.pep.com.cn/czdl/index.htm

② http://www.ncct.gov.cn/jsp/page/sub_standard/geography/0201_geography_05.htm

③ http://www.chinawater.com.cn/ztgz/xxnsbd/article/xxnsbd21.htm

④ http://www.chinaiiss.org/future/report/xxmodern/a01.htm

⑤ http://www.pep.com.cn/xx06/ca422490.htm

(2)教材、图书;景象材料。

(3)辩论赛的一般程序和规范

赛制程序如下:

一、主席宣布辩论赛开始:

1.介绍双方辩手

2.介绍评委团

3.介绍辩题,及正反双方立场

二、辩手自我介绍

三、陈述观点

1.正、反两方一辩分别阐述本方观点,时间1分钟。

2.正、反两方自由人第一次发言,(自由人可选择不发言)

3.正反方自由人发言两次共计1分种30秒。

四、一对一攻辩盘问阶段

1.反方二辩依次向正方一、二、三辩提问,正方回答时间共1:30秒

2.正方二辩依次向反方一、二、三辩提问,反方回答时间共1:30秒

3.反方二辩一对一攻辩盘问小结,时间1分30秒

4.正方二辩一对一攻辩盘问小结,时间1分30秒

五、自由人攻辩

正方→反方(双方各有2分钟,但每次发言不得超过30秒)

六、自由论述(双方各4分钟)

正方→反方

七、自由人第二次发言(2次发言的时间共1分30秒)

正方→反方

八、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时间2分钟)

正方四辩(时间2分钟)

九、辩论结束,评委评分,评判团离席

十、主席公布结果和奖励。

评分标准:

1.论据内容丰厚,引进资料充实,恰当 (20分)

2.分析的角度和层次、有说服力、逻辑性 (20分)

3.语言的表达能力流畅、有文采 (20分)

4.机智、辩才、反驳和应变能力 (20分)

5.幽默感 (10分)

6.举止、表情、风度 (10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教师指导

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和自由人分工,重点说明本区自然条件的优越和对方自然条件的不足,抓住本区自然条件的原因关键并提出弥补的办法。

一辩从地形上

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平原等,主要地形区: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比较复杂,主要地形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二辩从气候上

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1234

三辩从河流流量上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长江和黄河流量过程线图

可以看出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因为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因此,可以看出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河流流量的大小与气候有关系。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经常会出现洪涝灾害。

四辩从植被类型上

教材提供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幅景观图

北方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为气候条件不一样造成的。

自由人:各方综合说明自己一方好的理由。

上课时,在教室中展示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特点的图片,轮流播放具有南、北方特色的音乐。各方轮流发言,用讲解、表演、展示资料等方法试图说服对方。

辩论结束后,撰写小论文“我喜欢北(南)方地区”。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472.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