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

3.通过我国资源在“总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学习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于自然资源总量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优势,以及造成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为在后面几节的内容里会具体介绍。但是作为这一章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教材并没有解释,它是通过数据来体现自然资源的含义的,教师应予以补充。

教材还通过想一想安排学生将我国与世界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相对比,给学生几个启示:第一,控制人口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紧张的一个途径;第二,即使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足,只要利用合理,同样也能把经济发展好。
在教材的最后,提到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教师需要为学生解释清楚。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得不合理,同样也会面临无法再生的局面。


教法建议
本节的从内容上来说线索非常清楚,但这一思路决不能成为教师教授的线索,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据事实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国情分析出来。所以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查找资料,或者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资料,使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之后,再提升到理性认识上。

为了明确自然资源的含义,教师可以在介绍概念之后再举出几种事物,让学生来判断这些是否属于资源,从而理解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接着再让学生辨别哪些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哪些不可以,为后面提出解决资源紧张的措施作个铺垫。

 

教学设计方案1

[新课引入]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影片,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及数据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并以此感到自豪。

[出示相关资料]

展示资料:(投影)

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类别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资源基本特征

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6

自然资源大国

通过数据,能够让学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

[出示资料]“我国资源人均量及在世界上的排名”。

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类别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资源基本特征

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1/3

3/5

1/3

1/4

1/5

人均资源不足

人均量居世界位次 

80

67

88

121

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占有资源量极其稀少,人均资源不足。

[小结]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即: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出问题]根据我们所了解的知识,请大家对比一下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三国在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有何差异?

[学生分析,教师小结]略

对比之后,我们从日本这个国家对资源的利用政策上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呢?

从分析中找到我国在资源利用上的问题:利用不尽合理

对于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分析,并能认识到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实际行动中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一名小环保主义者。

板书: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大国——总量大

2.人均资源不足

3.开发利用不合理

二、对现状的认识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重点 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征。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那么谁能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呢?(学生回答)

[展示]人类利用土地、矿产、森林、水和水能资源的图片。

[讲述]可见人类离不开资源。那么我国的资源状况是怎样的呢?

[提问]大家都进行了家庭小调查了吗?谁能把结果告诉我呢?

[过渡]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是耕地。我们班的同学住在全区的各个地方,把同学们的调查结果汇总起来便可以得出我们这个区的森林资源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大致趋势。

[练习]现在,大家请看三幅示意图,每一副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出示]三幅示意图

  

森林资源总量变化趋势线      人口变化趋势线      人均占有森林资源变化趋势线

[讲述]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们这个地区的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其实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们这个地区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式是十分严峻的。

[展示]中国的资源状况(1997年数据)。

[讲述]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称是自然资源大国。

[展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值

[提问]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与世界平均值比;与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相比)你能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吗?

[展示]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讲述]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问]根据以前所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你能不能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区别?

[讲述]我国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展示]资源利用不合理

[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呢?

[讲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展示]阅读资料: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

[启发提问]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请大家分组讨论。(成立小小环保队、回收废旧电池、垃圾分类等活动)

[展示]节约和保护资源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分析讨论,大家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但是这节课我们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确定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

 

探究活动

题目:家庭小调查

内容:

在第六章的学习之前,请学生回家做一个调查,内容如下:

1.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2.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3.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4.从这个小调查的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目的:使学生通过调查家庭世代居住环境的变化,了解我国资源的变化情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230.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