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_第四节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使学生记住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位置、名称。
2.通过分析三大平原的分布和主要待点,使学生认识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渗透因地制宜的观点,认识到我们应该保护耕地,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难点
三大平原的成因。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图(挂图),三级阶梯及主要河流空白图,课本插图、彩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投影片),丘陵地区景观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填图】请同学们在发的空白图中填写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处的四条山脉的名称。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呢?
学生答:第一、二级阶梯。
【教师指图提问】我国第三级阶梯上又分布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学生答:平原和丘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板书】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一、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三大平原的名称,请同学们看地图册。它们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平原、首都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长江流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依山连海,是一条纵贯我国南北的冲积平原带。
【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东北平原示意图”。请同学在黑板前指挂图说明东北平原的位置、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指导读图】我们继续看这幅图。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约35万平方千米。它是由哪几个小平原组成的?
学生读图回答,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启发提问】它们的名称有何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是由松花江和嫩江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主要是由辽河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
【教师总结】我国东部平原多是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而成的,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势低洼处常形成沼泽地,请同学们看彩图14。东北平原分布有肥沃的黑土。据测算,黑土的养分比华北平原的褐土要高3~5倍。在沼泽地若能采取排水措施.它可变为良好的耕地、牧场。我国在此已建成了一批机械化农场。昔日“光长野草不长粮”的“北大荒”已变为富饶的“北大仓”,小麦、大豆、甜菜的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
【巩固填图】请同学在空白图中填写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及辽河的名称,在东北平原填写东北平原的特征——辽阔、肥沃。
【转折】我们刚才提到的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请同学们看课本插图,到黑板前指图说明华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启发提问】华北平原为什么又叫黄淮海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提问】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又是哪条河流呢?
学生回答:黄河,其次有淮河、海河。
【教师总结】黄河的含沙量为世界各大河之冠,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五章、第三节的“读一读”,“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可以知道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还有海河的支流永定河、潮白河,它们共同冲积成华北平原。平原大部地区的沉积物的厚度可达上千米。
【提问】那么华北平原的地表形态又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参看彩图18。
学生讨论回答:一望无际、非常平坦。
【教师补充资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面坡度约1:4000,如果坐在行驶在平原的火车上看日出,就会发现一轮红日从一望无际的麦田尽头升出了地平线。
【巩固填图】请同学们在空白图中准确填写华北平原及特征,并把海河、黄河、淮河的名称填在图上。
【教师指图】我国的第三大平原是……?
学生回答。
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较前面两个平原都小。别看它稍小,它却是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繁荣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部分,先请同学阅读课文,讨论后回答问题。
现在请同学阅读课本第34页“(三)长江中下游平原”课文及图3.19、图3.20及彩图15。看完后,讨论投影片中问题。
【出示投影】长江中下游平原图。
【提问】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
②在图3.19中,长江中下游平原范围内有哪些河湖?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如何形成的?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
请学生指挂图回答问题①。
【老师问】它北起?淮河
它南至?洞庭湖南部地区
学生指挂图回答问题②:长江、汉江、赣江、湘江、洞庭湖、鄙阳湖、太湖的名称。
学生回答问题③: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
学生回答问题④:地势低平,河渠如网。
【启发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东北平原有何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①地势更低,②河湖更多;③纬度位置更低,更热。
【出示投影】
【教师讲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华北、东北平原以旱田为主,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丰富的水热资源、广裹的平川沃土、众多的河流湖泊,地上水稻、油菜,水中鱼、虾、蟹、藕,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在空白图中填写长江中下游平原,并填注:汉江、长江、湘江、赣江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的名称。
【启发思考】请同学们完成本节的“想一想”。
学生回答。
“想一想”1.东北平原(地势坦荡)中部有一条稍稍隆起的分水岭高地,有些低地积水成沼泽。
“想一想”2.华北平原是由黄、淮、海三条河流共同冲积而成。
“想一想”3.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汉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农业生产是种稻、养鱼为主。
【引导读图】请同学们看地图册,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哪些面积较小的平原。
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山地多、平原少的国家,平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0。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现有耕地,积极开垦荒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人们提供更为充足、丰富的农产品。
【转折】同学们在读图过程中一定发现还有一种地形——丘陵。
【板书】二、主要丘陵
【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5页图3.21及彩图12,在丘陵地区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的?
学生回答。
【提问】课本中提到的丘陵地区的果园、经济林木具体是指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山东和辽宁有苹果、梨,浙江有蜜桔,南方还有茶叶、竹子等。
【出示景观投影片】①茶园②竹林③桂林山水④泰山
【板书总结】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利用及发展:梯田、果园、经济林木、风景区、
【结合实际,培养兴趣】若有家长到过“北大荒”插队劳动,下节课请你讲一讲家长看到的“北大荒”及其变化。
板书设计
一、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二、主要丘陵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利用及发展:梯田、果园、经济林木、风景区
相关教案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详细阅读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详细阅读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详细阅读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详细阅读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