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技法|作文教学三技法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齐仓苻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写作本无规律,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风格,能给人以美感以情感颤动,或予人以知识者皆为好文章。然而,写作非与生俱来,个人风格亦需博采众长、广学诸家方可形成,学习乃为基础,为师者需指导学生以系统的作文教学,让学生从有规律的模仿、训练到无规律、个人风格的写作,此为作文教学之要义。本人现将平时教学中点滴经验整理出来,求教诸同仁指正。
一、表达法
表达方式分五种,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每篇文章均有各自侧重的表达方式。学生写作总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无话可写,与其表达方式训练不足有很大关系,因此表达方式的训练应为作文教学第一步。不妨将其肢解开来,先逐一训练,再综合起来。
1、“格”的训练
所谓“格”,就是将每种写作方式分成若干个“点”,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成一条线(即连续的句子)。训练时,将“格”空着,让学生试着用词填上。如:
(1)描写分“格”
他(放下)书包,(拿出)语文课本,(翻到)第104页,(指着)第2段对我说:“……”(动作描写)
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快活地)说:“我们有希望了。”(神态描写)
(2)抒情分“格”
字典,你是我的(朋友),是我的(老师),是我生命中的(良伴)。
青松啊,你(笔直)的身躯,让我(一生站立),永不(低头);你对严寒的(藐视),让我在困难面前永不(气馁),永不(屈服)。
“格”的训练在课文中会经常出现,只要多留心,就会发现很多。需要说明的是,填入“格”中的答案并不一定是唯一的。
2、以身边小事来训练
指导学生立足生活,留心周围熟悉的人和事,以出题的形式来训练。如:
(1)叙述:请叙述你早晨起床到进入教室之间的一系列事。
请叙述你放学回家的经过。
(2)描写:请描写妈妈做饭时的一系列动作。
请描写月圆夜晚天空的景色。
街上,你看到小偷把手伸向别人衣袋,此时,你心里……
(3)议论:校园里,有同学随地乱扔纸屑,你认为这种行为好吗?为什么?
二、审题法
对题目的审定、立意,是一篇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指导学生审题,可锻炼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与灵活性,并能实现快速作文。本人以四种方法指导学生。
1、打蛇七寸法
所谓打蛇七寸法,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目的表意重心,迅速明确立意,确定好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在审题思维活动中少走弯路。文题的表意重心就是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
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一天》,表意重心在“难忘”二字上,《快乐的我》表意重心在“快乐”上,审题时只要扣住表意重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独词式的文题,其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其本质特点,可写其象征意,也可写其比喻意,还可写其引申意。如《路》、《蜡烛》、《桥》等题即是如此。
2、冰糖葫芦法
对于一个文题,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小竹棒),就能以众多的材料(葫芦)串连成篇。此法要点首先在于中心线索的确定,其次在于组建材料。如《瞧我一家子》,可先确定我一家的快乐生活为中心,再列举爸爸、妈妈、爷爷、我的一些快乐事迹来构成全文。再如《面对挫折》,可先确定面对挫折时我不屈不挠为中心,再列举若干个遭遇挫折的事例来组建文章。
3、反弹琵琶法
此法较多应用于议论文体。对于一个文题,若以常规思维去议论,则难以求新而落于俗套,不妨反其意而用之。可正弹,如《抽烟的好处》,先列举抽烟的种种“好”处,最后将这诸种“好”处尽归于“害”,就能收到奇峰突现的效果,再如《个人英雄主义》,先列举种种个人开始时独立做事取得的效果,最后将这诸种效果归于失败,就能有力地证明个人英雄主义的害处,从而强调集体主义的重要。可反弹,反常意而用之,如《也说“拔苗助长”》,“拔苗助长”本是个贬义词,讽刺那些不顾客观规律的做法,在文中可反此意,颂扬勇于实践的精神,《静静的夜晚》,可描述在静静的夜晚中发生的一系列不安静的事件,以“静”与“动”作对比,对“动”的系列事件进行阐述。
3、添砖加瓦法
某些文题看来较宽范,有一定迷惑性,不易下手,不妨为该题加上一些因素,将文题缩小。譬如《哭笑不得》,可以在原题目的基础上加上“人”或“事”的新因素,使原题目成为《哭笑不得的人》或《哭笑不得的事》,这样写的范围就比较明晰了。再如《心事》,可为其加上“老师”、“我”等因素,使之变成《老师的心事》、《我的心事》等等,题目意思就很清楚了。
4、指东击西法
此法应用于一些看似很普通、简单的文题上,对于此类文题,若按常规去写,势必难写新意,可跳出文题的一般意义,写另一种相对独特的意义。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避开平常教室里的考试不写,而写思想、行为、意志等方面的一次考验。再如《珍贵的礼物》,避开“礼物”的一般意义(人情往来互赠的珍贵礼品)不写,而写父母、师长或上级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或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就,甚至还可以写自己送给自己的一句忠告、名言等等。
关于审题法还有很多技巧,只要细心分析、归纳,并将之形成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就能避免学生对一题目茫然无措、无从着手的现象发生。
三、主体法
在一篇文章中,都会出现一定的主体。如人称主体“我、你、他(她)”、物体主体(多见于说明文)、事件主体(多见于叙事文章)、立场主体(多见于议论文、抒情文章)。如果能巧妙运用主体变换,文章将会别出心裁、增色不少。譬如《路》这一题目,常规主体一般为“我”,可将主体变换为动物,如青蛙,写青蛙在水里行走了一段路,发现水里不再清洁,它无奈转到陆地上,却发现陆地上也到处是垃圾,它悲哀地看到环境污染让它再也找不到一条从前那样清洁的路,还可将主体变换为植物,如路边的青松,写青松目睹了它身旁小路的变化,从而反映改革开放带给人的变化,人们变得乐于探索,乐于奉献,青松最后也暗下决心,多呼出氧气,多铺展绿荫,为这条小路作出自己的贡献。
再譬如《收藏昨天》,按常规主体为“我”,写下来则成为“我”对昨天的回顾,可将主体变换为“昨天”、“今天”与“明天”,写昨天与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强调昨天的意义。
此法着眼于主体的变换,但要注意的是主体须与中心完好的统一起来,否则可能会不伦不类。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